王海燕
摘? 要:英語閱讀能力是評價學生英語水平的重要指標之一,良好的語篇閱讀能力能有效促進學生提高英語學習效率。文章針對學生的語篇閱讀能力培養策略進行深入探究,通過分析體裁結構、引導實踐生成、創設遷移語境的方式,展開英語教學實踐。
關鍵詞:英語語篇;閱讀能力;培養策略
語篇教學在學生學習完單詞、語法等較為枯燥乏味的知識后,把這些內容貫穿于整個語篇之中,將整節課的知識串聯起來。語篇內容作為重要元素占據著學生學習的絕大部分時間。因此,培養學生的語篇閱讀能力,可以有效促進學生進行高效的語篇閱讀,提高學生學習英語的整體效率和水平。
一、分析體裁結構,預測信息
英語語篇內容分為多種不同的結構類型,有議論文、敘事文,還有詩歌、民謠等形式。教師可以從體裁結構方面為學生分析,讓學生通過特定語篇類型的體裁結構,預測其中的有效信息,實現語篇內容的高效閱讀。
例如,在教學人教版《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英語1(必修)》(以下統稱“必修1”)“English around the world”這節內容時,學生要學習“Standard English and Dialects”這篇文章。教師先詢問學生:大家看到這個題目時,有沒有想到這篇文章可能是什么體裁?學生開始思考,在無法得出準確的猜測后,教師講解:我們可以將這個題目翻譯為“標準英語和方言”,那么作者想向大家講述的就是與Standard English相關的英語文化知識。因此,我們可以推斷,這篇文章是要向讀者說明一些東西,那么它的體裁就是說明文,在說明文中一般會包含哪些內容呢?學生此時又開始思考,說明文一般會介紹事物,那么只需要找到“... is ...”這種句型就可以找到文章的主旨脈絡。教師對這種想法予以肯定:除了事物的定義闡釋,說明文往往要從起源說起,介紹一項事物的發展歷史,那么一定會應用到許多過去時態的句子,大家只要找出語篇內容中含有過去時態詞匯的句子,就可以判定其為描寫事物歷史發展的語句。通過這種方式進行區分,我們可以有效分辨事物的歷史和當前狀況,進行高效閱讀。這樣分析體裁結構,能夠提高學生理解文章的效率。
二、引導實踐生成,內化知識
在學生學習語篇內容時,教師要引導學生在實踐練習中生成語篇內容中的相關知識,從而幫助學生理解相關語句。在這種生成的過程中,學生能夠更加深入地感悟所使用語句的內涵,實現知識的內化。
例如,在教學必修1“Earthquakes”這節內容時,學生要學習“A Night The Earth Didnt Sleep”一文,教師先向學生講解:從題目來看它的體裁,這是一篇記敘文。分析完體裁后,教師引導學生應用已經積累的知識進行語篇中相關語句的搭建生成:仿佛、好像,用英語短語如何表達?學生開始回憶。在剛剛學過的單詞中,有as if這一短語可以作為好像、仿佛使用。教師提問:結束、終結,我們也可以用之前學過的短語進行類似意義的表達。學生此時想起了at an end這一短語。教師繼續提問:那么“世界好像要終結了”應當如何表達?學生進行造句實踐:As if the world is at an end. 此時,學生就學會了教材中的“It seemed as if the world was at an end!”這句話。教師繼續用相同方法讓學生自主生成教材中的關鍵語句,這樣學生就能夠完全將語篇所包含的英語知識點內化。
引導學生進行實踐生成,可以利用學生的自我創造意識,應用已經習得的知識,從而產生與教材原文相類似的語句,促進語篇內容的學習。
三、創設遷移語境,學以致用
通過上述環節,學生已經掌握了如何高效進行語篇內容的閱讀,但是在應用方面還不夠熟練,教師可以創設有效語境,引導學生遷移在語篇內容中學到的知識,從而幫助學生將知識進行深刻記憶,實現學以致用。
例如,在教學必修1“Nelson Mandela-a modern hero”這一單元時,學生要學習“EliasStory”這一語篇內容,教師可以在學生學習完成后,引導學生進行語句的應用遷移。教師先詢問學生:大家在整篇語段中選出一個印象最深刻的句子。一名學生踴躍舉手,選出自己印象最深刻的語句,如“The day when Nelson Mandela helped me was one of my happiest.”教師為學生創造遷移語境:大家經歷了多年的學生生活,那么在學習和生活中,最難忘的是哪一天呢?此時學生開始回想,教師繼續說出要求:大家能用這一句式將自己的經歷表示出來嗎?學生開始造句:The day when I came to this school was one of my favorite. 通過這樣的過程,學生就學會了如何對學到的知識進行遷移應用。
通過這樣的遷移語境的創設,能夠引導學生通過自己的求知欲、表達欲自覺地進行語句表達,從而促進學生應用語篇內容中學到的英語知識,有效提升了語篇學習效果。
四、結束語
不同體裁的語篇給學生創造了更多與現實社會生活接觸的機會,為學生呈現了豐富多彩、不同視角的世界文化與動態。未來期待有更多學者針對這一領域展開更深層次的研究,探索出更加有效、可行的方法。
參考文獻:
[1]顏麗麗. 核心素養背景下的小學英語語篇教學探究[J]. 科學咨詢(科技·管理),2020(10).
[2]李曉麗. 英語學科核心素養在高中英語語篇教學中的實踐[J]. 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2020,3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