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小珍
【摘要】小學階段,作為班主任不僅要關心學生成績起伏、班級事務、集體榮譽等管理工作,更需要關注學生道德品質、心理健康、價值觀正確引導等德育工作。班主任要力求對班上學生的思想動態都有一個大致的了解,多組織班級活動,提高班級的凝聚力,建造良好的班風班紀。本文從網絡時代背景下的小學中低段開展德育工作實際出發,提出德育滲透的優化策略,以期對班主任德育水平的整體提高提供參考。
【關鍵詞】網絡時代;小學班主任;班級工作;德育滲透
小學階段屬于幼兒意識形態逐步形成的階段,受到外界因素的影響較大。在進行日常班級管理的過程中,為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以及思想品質,更需要在日常管理的過程中將德育工作進行滲透。采取正確的引導措施,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思想價值觀念。而結合實際可以發現,在進行班級管理的過程中德育滲透工作依舊存在有一定的局限性。部分班主任在進行德育的過程中,未能充分考慮到該階段學生的特點,促使德育措施缺乏針對性以及有效性。同時,在教育方式上形式較為單一,無法有效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且部分班主任過于注重對學生學習成績進行提升,對于學生的德育存在有一定的忽視,同樣會影響到小學德育工作的順利進行。為幫助學生建立起良好的品質,更需要班主任在日常教學的過程中做好德育滲透工作。
一、教師充分了解學生的學習生活,針對性展開德育
班主任是小學生進入學校學習生活的領路人,在自身認知還不夠成熟的情況下承擔著指引小學生前進方向、監督學習成效、管理小學生情緒和解決小學生心理健康問題的重任。如何把德育與學生的實際生活相聯系?如何將德育工作具體落實并讓學生理解認可?如何把德育工作?在展開德育的過程中,為使得對應教育工作可以更加順利且高效的進行展開。班主任更需要對每位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掌握,在日常班級管理的過程中可以定期和學生進行交流談心。在和學生交流的過程中,班主任則需要對學生的生活以及學習等方面的情況進行充分的了解,并給與針對的講解,幫助學生正確認識生活中所存在的問題等。此外,可以通過定期舉辦班級活動的形式展開德育。例如,可以指導學生進行拔河比賽等,幫助學生認識到團結的重要性。或者可以定期到學校周圍的敬老院進行訪問,教會學生敬愛老人等。
二、熟練利用多媒體技術,利用班會課堂開展德育
在日常課程安排的過程中,班級會定期開展班會活動,但是真正將班會有效利用起來的班主任卻很少,往往只是用于將近期出現的問題并進行糾錯,或者是把班會作為主課的延續,讓學生在班會時間自主進行學習,這與設立班會的初衷是相違背的。創新班會形式,把它作為德育課堂,是對時間的有效利用,僅僅依靠對個人心理和情感的輔導只能是解決個性的問題,對于班級共性的問題需要通過集體德育活動來讓學生共同樹立正確的品行。為此,作為班主任要有效利用班級干部,通過提前與班干部溝通交流,明確學生目前對于德育的一些看法和建議,并通過群力群策的方式制定出本學期班會德育課堂的主要安排和運作流程,并通過班費購買筆記本、圓珠筆、零食包等獎勵物品,讓學生站上講臺做講解人,圍繞著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愛國主義、百年黨史等主題進行德育教學。講解人提前搜集好需要講解的內容,包括視頻、案例、圖片等材料,匯總成PPT,通過現場的感悟分享讓全體學生對道德的內涵、表現及如何養成有一個學習的氛圍,并通過現場學生評價分享效果給與一定的小禮物,以耳濡目染的形式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實現德育的目的。
三、打造實踐平臺,培養學生實際生活中的道德品行
班主任平時開展的德育工作大多是教材中凝聚出的共性知識,只有與實踐相結合才能夠領會到思想方面的更高境界,畢竟思想是意識形態方面的,必須與實踐相結合,才能夠成為學生自己德行的一部分,從而更好地成長成才。班主任可以通過與敬老院、社區聯系,讓小學生去開展志愿服務,體會關愛老人、無私奉獻、勞動光榮、勤儉節約等傳統優秀道德品質,以個人的實際行動去為社會主義道德建設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是廣大學生通過德育學習所要實現的最終目的。班主任平時要要多關注微信公眾平臺、社區公告欄、微博等物聯網媒介,將社會需要志愿服務的名額爭取下來,帶領學生以志愿者的身份到實地進行操作,并根據學生志愿的時長、同學的反饋、自身的心得體會,對志愿服務的結果進行評估,實現德育的知行合一。
四、家校協同,動態監測學生的道德修養
除了學校,孩子第二個成長天地便是家庭。小學生的認知觀還不夠健全,對于樹立正確道德品行的重要性還需要家長和教師協同推進,做好動態監測,并及時糾正。在家校協同道德教育下,班主任承擔著統領者的角色。班主任要主動與學科教學教師、家長、學生提前溝通聯系,要通過了解學生的道德表現、思想情緒、心理預期的反饋,對每個學生的道德水平進行記錄,再定期召開家長會,讓家長在家率先垂范,監督和糾正學生在家庭中的不文明行和不禮貌為,自身要明確在學生教育成長中的重要責任。同時,班主任要善于利用現代化的互聯網技術,建立由家長和自身組成的微信群和QQ群,將近期的德育工作分享在群內公布,及時讓家長知道子女的道德培育動態,并通過電話或視頻的方式及時疏解家長的一些苦惱,給出一些學生德育方面的建議,力求實現與自己孩子親密互動,來共同促進下一代的成長。同時,父母要把子女的不文明情況在群里進行分享,讓家長都反思自己的家庭的道德教育工作,與班主任一起行動起來,讓學生在長期的積極健康的道德環境中耳濡目染,讓德育工作事半功倍。
在網絡時代,小學的班主任德育工作需要多元并舉。要充分了解學生的學習生活,強化師生互動;要熟練利用多媒體技術,利用班會課堂開展德育;要打造實踐平臺,培養學生實際生活中的道德品行;要通過家校協同,動態監測學生的道德修養。這樣,學生才能夠在德育工作中形成較為健全的人格素養。
參考文獻:
[1]王潔.網絡時代背景下小學班主任班級管理中德育滲透路徑[J].中國新通信,2019(23):171.
[2]卓慧珺.小學班主任班級管理與德育研究[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21(4):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