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燕平
【摘要】現如今,中國正處于高速發展的新時代。基于新時代以及社會的需求,義務教育階段必須“五育并舉”,全面育人。而地理不僅是“一門綜合地理環境、人文關系、人與自然關系等知識點的基礎性課程,也是滲透環境保護教育等情感熏陶的主要課程”。而本文從師資情況、教學安排和課堂教學現狀進行淺析,然后提出開創高效課堂、充實師資力量、提升教研水平等深化學校管理的具體舉措,以提升地理教學質量。
【關鍵詞】地理;教學質量;有效策略;高效課堂
義務教育階段的學生要認識地理環境、形成地理技能。地理課理應是一門必修的課程,可目前,我縣初中地理教學質量偏低。針對現狀,筆者結合多年的教學經驗,依客觀實際,拋出不成熟的論點,拋磚引玉,從而提高初中地理學科的教學質量。
一、慎思篤辨,理清現狀
(一)從教學成績來分析,筆者借用“先優科技”統計2021學年下學期最近的兩次全縣統考中地理科的考試情況,了解到我縣學科知識的傳授與掌握運用之間存在偏差,教與學之間的不平衡現象。附表如下:
從表中數據分析,全縣七、八年級地理科兩次監測是有進步的,特別是七年級進步明顯,控低率不錯,但及格率和優良率均較低,說明了地理科的教學質量還是偏低。
(二)從傳統觀念來看,有的教育管理者、地理科科任教師以及家長和學生,都認為地理是副科。不過,地理科的成績將納入中考的總成績中,從這點意義上來講,提升地理科教學質量,更是迫在眉睫。
(三)從師資角度來看,地理科專業教師的數量明顯不足和地理科的教學水平有待提高。現中國處于老齡化階段,更不用說我縣教師隊伍了,老齡化的確很嚴重,也不用說地理科的歷史遺留問題了。如今,各學校地理專業的教師少之又少,幾乎都是由其它學科專業教師兼任,更有甚者,地理課被學校安排為“搭稱”(湊夠教學課時)。
(四)從課堂教學來看,很多課堂教學、教研教改流于形式,教法學法亂象叢生,高效課堂無從談起。地理課堂教學不規范、不高效,每天都在進行著。
二、針砭時弊,善于開拓
(一)開創高效課堂
如今,在教育界中,高效課堂,可謂耳熟能詳。如何實施?如何讓課堂實現效果最大化?在各個平臺,已有很多詮釋。筆者認為,構建高效課堂需要多方面努力,無論是學校行政管理層面,還是縣級教育行政部門,甚至是更高級的教育行政部門,需要出臺具體的政策或者通知方案,作具體的操作指引,然后督促落實。高效課堂落地生根、深入推廣,不會是某個科任教師能辦到的,也不會是某間學校自發性實施的。教育行政部門,理應整體謀劃,開啟高效課堂之門,高屋建瓴,落地而生根。具體來說,高效課堂不是多次備課了,就是高效的;不是說課堂“五環節”齊全了,就是高效的。那么,如何構建高效地理課堂呢?簡單講三點。
1.要敢放手相信學生。很多教師認為,現學生基礎差,學困生多,被動學習的學生多。教師如此心態,導致學生的主體地位無法實現。構建高效課堂,教師就要相信學生,相信學生的學習能力,無論哪個城鎮學校還是農村,無論什么班級,都要敢于放手,真正地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把課堂交給學生。從筆者的教學經驗來看,思想有了高度,變化才會有溫度。
2.要及時檢測和評價。據了解,很多課堂教學,是僅為課程進度而教學。構建高效課堂,需要教師和學生之間進行友好地交流,對所授的新課進行及時地反饋和評價,反饋的方式可以是提問形式,可以是學生自主展示形式,更可以是堂上監測的形式等,通過學生的反饋了解學生對本節課的掌握情況,然后再及時地進行補充和強調。
3.要真情實感教學生。構建高效課堂,就是立德樹人,這是教育的根本任務,也是每一節課的任務。把家國情懷融進教書育人的各個環節,做一個有情懷的教育工作者,其實就是實現高效課堂的充分條件。
(二)充實師資力量
縣教師發展中心、學校要加大對地理教師的業務培訓,通過“請進來、走出去”的模式,讓地理教師師資力量充實起來。同樣,要打造地理科名師高地,示范帶動,專業指導,全面提升,可操作性是比較強的;根據需求,配備足夠的地理專業教師。
(三)提升教研水平
“教研工作是保障基礎教育質量的重要支撐,它的主要任務是服務學校教育教學,引領課程教學改革,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服務教師專業成長,指導教師改進教學方式,提高教書育人能力;服務學生全面發展,深入研究學生學習和成長規律,提高學生綜合素質;服務教育管理決策,加強基礎教育理論、政策和實踐研究,提高教育決策的科學文化水平。”從這個意義上看,筆者認為,提升地理教研水平是提高地理教學質量的關鍵。
1.地理科教研應通過鏈接、引領為教師賦能,給予地理科教師專業發展的內生動力和外部支撐。地理教研還要能夠引領教師成長,激發教師成長的內在動機,提升教師的地理學科知識、教學教法,創新能力、育人境界等,讓教師能夠迎接變化新常態。
2.地理教研活動要合理設計,要實行整體規劃,不能夠隨意、碎片化。筆者建議,地理教研活動要整體策劃每學期或每學年的教研活動主題、時間安排、參與人員以及教研方式等。每次教研活動,通過宣傳、強化、再學習等途徑來放大其價值。
3.深化地理教材研討和搜集整理初中地理教學資源,形成一套具有德慶特色的高效完善的地理科課程資源,提供給各學校各科任教師使用,從而使地理課堂教學向規范化、科學化和專業化發展。
(四)深化學校管理
眾所周知,各學校對本校的教育、教學、科研、后勤和師生員工等各項工作進行計劃、組織、協調和控制得如何,在教學質量中可以直接體現。從這個意義上來講,深化學校的管理,對地理學科教學質量的提升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1.學校要重視地理學科的教學,合理安排課時,合理安排校本教研活動。
2.學校要因地制宜,倡導組織開設地理興趣小組或者社團。
3.學校要大力推動高效課堂、規范課堂的落實。
三、結語
總而言之,地理科教學質量的提升,在實際推進過程中,要根據教學的現狀,積極整合各方面的資源。嘗試和探索,思考和開創,及時調整策略,相信,不久的將來,學生的能力能得到真正的發展,初中地理教育教學質量會得到質的飛躍。
參考文獻:
[1]教育部.義務教育教科書·地理[M].中國地圖出版社,2013.
[2]邱菊榮.淺談初中地理教質量的提升[OL].https://www.xzbu.com/9/view-7713193.htm.
責任編輯? 楊? 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