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紫苑
【摘要】快樂教學是推進高效小學數學課堂的重要條件。小學數學教師要深入研究和分析當前課堂教學的現狀,通過多種方式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以快樂教學的原則提升他們的課堂專注度,幫助學生掌握數學規律和數學學科學習的技巧,從而穩步提升數學課堂教學的效率。基于此,我從五、六年級小學數學教學實例出發,分析小學數學教學現狀和快樂教學以營造高效課堂的策略。
【關鍵詞】快樂教學;小學數學;高效課堂;現狀分析;策略探討
快樂教學是小學數學課堂的新型教學方式,也是滿足全體學生學習需要的教學模式。在這種模式下,師與生在快樂教學中始終處于平等的地位,能針對數學問題進行平等溝通和探討,學生則能夠作為主人翁的角色,以愉悅的精神狀態和身心狀態投入到課堂當中,感受數學學科學習的樂趣。因此,教師只有努力構建良好的學習氛圍,師與生共同成為高效課堂的創造者。
一、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現狀分析
第一,教學模式單一。數學教師的數學課堂存在教學模式單一的共性問題,因為大部分數學教師習慣傳統教學思路與教學模式,在教學實踐中不愿過于花費心思和時間設計快樂課堂,從而影響數學課堂教學效率的提升。傳統的教學模式在一定程度上能滿足學生數學成績提升的需要,但難以順應新時代數學學科創新教學的需要。如果教師長時間進行單一的授課模式,則容易導致學生不愿參與到數學課堂當中,影響了數學課堂的整體效率和教學呈現。
第二,師生課堂互動不足。大多數學教師在課堂上的表現嚴肅,以個人角色的權威性促使學生配合課堂教學,致使小學生對數學教師或多或少會產生畏懼心理,快樂教學的氛圍勢必難以構建。師生間的課堂互動不足,導致教師難以掌握學生課堂學習的實際狀況,雙方難以獲得實時性學習反饋。學生難以以愉悅的心情投入到課堂活動中來,必然會導致數學課堂的低效性。
第三,學生主體地位不突出。在新課程理念下,學生才是數學課堂的主體,是教學活動的主人,數學教師扮演的是引導者和組織者的角色。快樂教學模式需要教師充分尊重并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結合教材內容和流程組織教學工作。學生作為數學課堂的重要參與者,難以在課堂上發揮創新能力并活躍思維,不利于高效課堂建設。
二、實施快樂教學,營造小學數學高效課堂的策略探討
第一,依托趣味情境實施快樂教學。趣味情境能將學生帶入到數學課堂的氛圍當中,讓他們進一步感受數學學習的快樂和魅力,激發學生的學習欲望,從而有效提升數學課堂教學的積極性。例如,在進行五年級上冊《2、5的倍數的特征》的教學時,數學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和簡易版道具向學生構造“物品裝箱”的情境:某水果店運來了95個蘋果,假如每三個蘋果裝一袋,可以正好裝完嗎?如果每五個蘋果裝一袋,能夠正好裝完嗎?學生在解決問題的情境下,化身為水果店的一名售貨員,以興奮的狀態投入到生活化的問題解決當中,學習熱情很快就會高漲起來。在趣味性的情境教學模式下,學生一方面能在動手操作中感受數學課堂的知識,另一方面在情境中扎實的學習和理解課堂知識。
第二,依托學生的喜好實施快樂教學。以學生的喜好為基礎的快樂教學課堂,需要數學教師提前做好備課環節,合理設計教學內容,實現數學知識與學生喜好的完美融合,提升學生在數學課堂的活躍度和參與度。例如,在進行六年級上冊《圓》一課的教學時,數學教師不妨以故事導入的形式幫助學生更好的認知圓,引導他們認識到圓看似是簡單的形狀,實際卻充滿了奇妙之處。古時候的人起初是從太陽和農歷十五的月亮獲得圓的概念的……在有關圓的生動的故事中,學生慢慢產生對探究圓的興趣,在圓的知識學習中自然也更投入。當然,教師還與他們一起互動討論在日常生活中還發現了有哪些屬于圓的物體,從而有效拓展生活中的知識,
第三,依托動手實踐實施快樂教學。實踐表明,學生自主動手操作有助于提升學生的參與感,愉悅學生的身心,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從而達到高效課堂構建的目標。例如,在進行五年級下冊《長方體》的教學內容時,數學教師可以組織學生拿出書本、鉛筆盒等長方體物體,由學生動手數數立體圖形有多少頂點,各個棱長的長度關系等,在小組競爭中對回答最快最準的小組提供精神獎勵。這樣,讓學生在實踐中對立體圖形形成認知,有利于扎實的記憶本節課的數學知識。
第四,依托數學游戲實施快樂教學。數學教師可以將班級中的學生劃分為若干個學習小組,并且設置合理的獎懲措施,以小組在游戲中競爭的方式激發學生參與游戲的熱情,讓學生在數學課堂的游戲中感受到快樂,以更舒服的狀態學習知識并釋放天性,保留對數學學習的熱情與喜愛。例如,在進行六年級下冊《數學好玩》一課的教學時,數學教師可以先組織學生繪制學校的平面圖,基于比例和形狀的學習,向學生展示學校的實景圖。然后,要求學生參照實景圖繪制出平面圖。很多學生對生活了六年的校園環境充滿著特殊的情感,所以在繪制學校平面圖時也顯得特別投入、特別認真。數學教師對各個小組的繪畫活動進行計時,應該適時給予指導。當各個學習小組繪制結束后,可由各個小組平等投票決出平面圖繪制最合理的小組。在高度融合生活實踐的游戲中,學生以數學思維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強關聯性,有利于實施快樂教學和高效課堂。
第五,依托信息技術實施快樂教學。在當前信息科技術高速發展的背景下,教師可以充分挖掘信息技術的優勢,利用多媒體技術、平板電腦等智能設備來進一步拓展教學資源,能夠為學生構建一個愉悅的學習氛圍。例如,在進行五年級下冊《數據的表示和分析》的有關內容教學時,教師可以從疫情防控的形勢為背景,從口罩的使用數量與需求量出發,利用信息技術設計相關數學作業。此外,教師還可以引導學生通過觀看視頻來研判疫情防控形勢及疫情數據變化,及時布置一些視頻作業、繪畫作業等,讓學生在信息技術中不斷增強學習數學的熱情,從而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
總而言之,小學數學教師的高效課堂建設離不開快樂教學的氛圍。各個小學生作為課堂的一份子,需要積極參與到課堂當中,由內心散發出快樂和主動學習的意愿,才能提升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成效。因此,我們一線小學數學教師不妨從依托趣味情境、學生喜好、動手實踐、數學游戲、信息技術等方式實施快樂教學,從而為數學課堂注入新的活力源,助力打造高質量的小學數學課堂。
參考文獻:
[1]吳雨芳.基于問題的小學數學高效課堂的構建研究[J].科學咨詢,2019(24):128-129.
[2]李祥國.核心素養下小學數學應用題高效課堂的構建研究[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9(25):99-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