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日娣
【摘要】小學的語文教學中,傳統的教學模式很難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課堂效率比較低,不利于培養學生的語文興趣及語文素養。對于這種現象,教師需要做出一些改變,如積極響應創新教學理念,優化自己的教學過程。同時結合課程改革的要求,不斷提高小學語文課堂的教學效率,實現小學語文高效教學。基于此,本文對如何實現小學語文課堂高效教學作了系列探討。
【關鍵詞】小學語文;課堂教學;高效教學
語文是一門生動性、活潑性較強的科目,它具有多樣化的內容,相比其他的科目更容易培養學生的興趣。當前,由于受到傳統教學的影響,小學語文課堂的教學效率比較低,學生在學習語文的過程中無法感受到樂趣。要想提高小學語文課堂的高效性,就需要思考現階段語文課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針對這些問題,進行優化,以此來構建高效的小學語文課堂。
一、小學語文教學前應做好的準備工作
第一,積極轉換角色。當前課程理念下,課堂教學的主體是學生,老師要主動地轉換自己的角色,將學生放在第一位,積極地引導學生進行學習。老師要認真備課,要結合教學目標提前設計教學流程,將學生的積極性調動起來。
第二,掌握學生特點。教學方案是需要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來進行制定的,教師需要關注學生的性格特點,需要了解他們的認知水平,根據這些來制定相應的教學方案,在新課程理念的指導下將知識傳授給學生,使學生的綜合素質得到提高,從而促使每一個學生的全面發展。因此,教師要根據學生的特點來制定相應的教學方案,以此來提升學生的能力。
第三,深究教材內容。小學語文的教學需要圍繞教材內容來進行,所以教師需要在備課階段要較為深入地去思考教材的內容,準確把握課文的主旨,同時將相應的課外讀物向學生展示,以擴展學生的知識面,豐富教學內容。
二、小學語文高效課堂的構建措施
第一,烘托良好的教學氛圍,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傳統的教學模式都是由老師講學生聽,課堂教學中以老師為主體,學生被動地學習知識。在這種環境下,學生的思維很難被調動起來,盡管老師講的內容很豐富,但學生的學習效果卻很差。所以在新課標的理念下,需要改變以往的教學模式,將學生作為學習的主體,去引導學生進行思考探究問題,從而調動他們的學習積極性,讓他們深入地思考和討論,以此提高語文課堂的學習效率。教師可以采取一定的方式去構建一個輕快的學習氛圍,減少學生對學習的恐懼感,讓他們成為課堂的主人,使他們更加大膽地發言,同學之間展開討論,以此加深他們對學習內容的理解,進一步提高小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要關注每一位學生,將他們的特點與閃光點找出來,進行鼓勵,以便增強他們的學習積極性與信心。例如,在學習《草船借箭》這一課時,教師可以讓學生自行閱讀,然后鼓勵學生將文章的內容復述一遍,給予他們贊揚和鼓勵。這不僅調動了學生的信心,還可以增加學生對這篇課文的理解。通過這種氛圍,讓學生在愉快中學習知識,在自信中思考問題,從而構建高效的語文課堂。
第二,創建問題情景,培養小學生的探知能力。小學階段是學習語文的關鍵階段,是思維發展的重要時期。所以在小學語文的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考慮學生的理解能力以及認知能力,結合相應的教學內容,創立出對應的問題情境,讓學生在這種情景下去思考探究,這不僅鍛煉了學生的語文思維能力,還可以增強學生的學習觀念,使他們更有針對性地探究問題,在探究過程中發現文章的情感以及作者想要表達的意圖,從而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例如,在學習《落花生》這一課時,教師可以在學生閱讀完整篇課文,并對課文有一定的了解基礎上,適當提出一些問題,如:大家認為花生的品質是什么樣的?這樣的人還是想做花生,這樣的人是指什么?這些問題,讓學生在課文中尋找答案,自己開動腦筋,去思考找出答案。通過這種方式,使學生更加深入地理解課文的內容,提高了他們的探究能力。
第三,構建競爭環境,培養學生的競爭意識與參與感。要想實現小學語文的高效課堂,需要學生積極地加入到課堂的教學之中,增加他們的參與感。在小學語文課堂的教學中,需要采取一定的措施去提高學生的參與意識,可以根據小學生爭強好勝的特點,去創造一種競爭形式的環境,讓他們積極主動地參與進來,以此激發學生的競爭意識和好勝感。這種競爭是多方面的,可以是個人競爭,也可以是小組競爭,競爭過程中可以強化學生的參與意識,可以培養師生之間的感情交流,提高教學效果。例如,在學習《將相和》這篇課文時,教師可以給學生進行分組,幫他們創建競爭的氛圍,讓小組的同學先認真地對課文內容進行閱讀,然后根據課文里的角色進行分工,不同人演不同的角色,把課文的內容表現出來,然后將每個小組的表現進行評分。通過各小組之間相互的競爭,在這種氛圍下,每個小組的同學都能認真地投入進去,認真地表現,把課文的內容展示出來,同時積極討論角色的特點,相互指正,在討論與表演的過程中,使學生更加理解課文的內容,進一步提高了語文課堂的教學效率。
第四,善于利用科技來增強教學的生動性。隨著電子技術的發展,多媒體技術已經廣泛應用于教學中。教師通過利用多媒體技術,在一定程度上優化了課堂的教學,增強了教學的趣味性與生動性,很好地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熱情,從而提高了教學質量。在小學語文的教學中,利用多媒體技術可以增強語文教學的生動性與趣味性。例如,《鯨》這一課,小學生都沒見過鯨魚,如果只憑老師的口述,是很難將鯨魚的特點描述出來的,通過多媒體技術,利用視頻或照片向學生展示鯨魚的特點,從而使學生更清楚地認識到鯨魚。教師利用多媒體技術,在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時,增加了課堂的趣味性與生動性,進一步提高了課堂的教學效率。
綜上所述,實現小學語文的高效課堂,不僅僅是老師們追求的目標,同時也是新課標的要求與趨勢。建立高效的小學語文課堂,需要從多個方面入手,通過調整教師的角色,積極做好備課工作,凸顯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將教學內容與學生的個性特點相互結合,選擇合理的教學方式,通過運用多媒體技術等來提高課堂的教學效果,不斷促進小學語文高效課堂的建設。
參考文獻:
[1]梁海軍.淺談如何實現高效的小學語文課堂教學[J].吉林教育,2016(10):123-125.
[2]黃佩玉.淺談如何進行小學語文高效教學[J].學周刊,2016(12):4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