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振超 王鄭 孫禮光 曾成
摘 要:2020年完成脫貧攻堅任務后,我們迎來鄉村振興戰略的新部署。本文結合2016年至2019年的最新數據,對安徽省望江縣的農業發展現狀、農業發展條件以及農業發展環境進行分析,發現望江縣的農業發展仍存在農業生產條件薄弱、農業生產規模不大、農產品市場體系不完善、農業資金投入相對不足等問題。因此,建議加大農業基礎設施建設力度,發展休閑農業、鄉村旅游,集中資源加強規?;洜I等推動望江縣農業持續穩定發展。
關鍵詞:望江縣、農業發展、對策研究
一、望江縣經濟發展現狀
(一)望江縣概況
望江縣是安徽省安慶市的下轄縣區,地處安徽省西南,皖贛交界處。屬于亞熱帶季風氣候,氣候溫暖濕潤、夏季多雨。域內擁有多條省道、國道,G35濟廣高速穿境而過,建有望東長江大橋,與省會合肥以及武漢等大城市距離相近,交通十分便利。望江縣歷史文化十分悠久,是“不敢越雷池一步”典故的發生地,被譽為“三孝故里”,擁有作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望江挑花”。
(二)望江縣經濟運行情況
2019年年底,望江縣的總人口為55.4萬人。近年來,望江縣經濟取得了又好又快發展,全縣經濟生產總值從2016年的108.36億元發展到了2019年的185.1億元,財政收入從2016年的8.01億元發展到了2019年的11億元。
二、望江縣農業發展現狀
(一)農業生產總值
望江縣農業生產總值自2016年以來存在較大波動,且有下降的趨勢,但綜合各種可考慮因素看,可比價仍然是增長的趨勢。其中2017年可比價同比增長2.9%,2018年同比增長3.3%,2019年同比增長2.6%。農業發展呈現穩中有漲的良好局面。但不可忽視的是,整體農業生產總值仍然較少,第一產業在整個經濟發展中仍然占比過大。
(二)農村居民可支配收入
望江縣農村居民可支配收入在2018年之前均未達到安慶市的平均水平。2019年農村居民可支配收入達13006元,超過了安慶市的平均水平??傮w趨勢上,望江縣農村居民可支配收入保持穩中上升的趨勢。雖然總體上呈現較好局面,但是與安慶市的較發達縣區仍然存在不小的差距。
三、望江縣現代農業發展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
(一)農業基礎設施落后,自然災害防治水平不足
望江縣作為長江中下游的沿江縣區,自古以來就是洪澇災害頻發的地區之一,其中1998年長江特大洪水以及2016年的洪澇災害都給望江縣的農業生產帶來了深重的影響。雖然近年來,農業基礎設施的建設力度不斷加大,但是抵御自然災害的能力依舊不足,大部分沿江圩區的農業生產依舊擺脫不了“靠天吃飯”的困境。
(二)農業產業規模較小,農業產業鏈延伸不足
望江縣的農業產業仍然停留在從種植到銷售的低端模式,對于農產品的深加工模式探索不足,農產品科技含量有限,經濟效益低下。就傳統的棉花行業來看,植棉扣除人工成本平均純收入為2157.87元/公頃,不扣除人工成本收入為16698.6元/公頃,經濟效益較低。縣域內缺少有較強實力的農產品深加工企業,不能對農產品的經濟價值進行有效開發,農業產業鏈的延伸不足。
(三)農業科技水平低下,農民經營觀念落后
農業科技方面投入不足,相關的鄉鎮農業技術推廣站工作人員知識老化,導致農業生產的科技水平低下??h內缺少較強的農業生產企業,不能對農產品進行有效研發。另外,縣內大量農村青年勞動力外出務工,村內留守務農的農民大多年齡較大,知識文化水平不足,農業經營觀念很難跟上時代發展的步伐,導致農業生產水平仍然停留在傳統農業生產階段。
(四)農業資金投入不足,不能促進現代農業發展
現代農業是相對于傳統農業來說的。它的特征:一是機械化,現代農業的生產是機械化的生產,不再是農耕時代; 二是集約化,現代農業采用生態農業、有機農業、綠色農業等生產技術創新,質量高,效益好,競爭力強,發展可持續;三是市場化,現代農業高度商業化,其經營循環市場化,有高效率的管理體系,有新型的經營主體等; 四是產業化,現代農業是一個較高經濟效益和市場競爭力的產業。然而近年來雖然國家對于農業方面的投入逐年增加,但是對于望江縣來說,工業發展仍是重中之重,農業發展的資金投入仍然不足。農業生產規模小,沒有辦法吸引資金投入開發,影響現代農業的發展。
四、望江縣農業發展的對策及建議
(一)加大農業基礎設施建設力度,改善自然災害防治不足現狀
實施農業基礎設施建設工程,建設一大批能夠有助于農業發展的農業基礎設施。加快農村公路建設,保證交通運輸的通暢;興修水利設施,提高抵御自然災害的能力;做好基本農田的保護工作,推進退耕還林工作,保證農業生態的可持續性;大力發展設施農業,在長嶺鎮、涼泉鄉等鄉鎮一級建設多個花卉、瓜果和現代養殖產業基地。
(二)加大農業科技投入,改善農民落后的生產觀念
加強各鄉鎮農技站工作人員的培訓,提高他們的知識理論水平,保證最新的農業科技產品能夠走進田間地頭,真正幫助到農民。要加快農業技術推廣人員的更新換代,保證新鮮血液的注入。多安排農業技術推廣活動,真正將最新的農業科技推廣至農民,提高農業的科技水平。要加快現代農業產業示范園區建設,使之成為現代農業的示范基地和農民的培訓基地。提高農業生產的機械化水平,加大購買農用機械的補貼力度,改進落后的農業生產方式。
(三)集中資源,加強規模化經營
針對望江縣多丘陵山地的地形特點,發展規?;洜I存在一定的困難,所以要推進土地流轉,將農村土地進行集中管理,發展規?;洜I。發展水稻、棉花的規模化種植,引進先進的管理經驗,推進農業生產的機械化水平,提高產量。在水產養殖業上,要統籌多方力量,對武昌湖、泊湖兩大水域的生態環境進行整治,針對圍湖造田的問題,推進退田還湖,保證水域的生態環境保護水平。研究適合水域生長的多種水產品,集中資源,保證規?;洜I,提高產量。加大農業生產合作社的創建力度,政府給予一定的政策資金補助,鼓勵農民主動集中資源創建農業生產合作社,推進農業生產的規?;M程。
(四)發展休閑農業及鄉村旅游
望江縣地處長江中下游平原,是有名的魚米之鄉。境內毗鄰長江,有多處濕地、山地,可供旅游開發的資源眾多。在武昌湖及泊湖水域,可以發展水域旅游業,加大政府的政策扶植力度,在保護生態環境的前提下,吸引外來資金對其進行開發,組織當地農戶發展農家樂產業,提高農民的收入。
望江縣也是有名的油菜生產基地,境內油菜生產規模巨大,可以在油菜花開時節,舉辦油菜花節,吸引外來游客。要加大境內鄉村旅游的宣傳力度,打造鄉村旅游的品牌。要借鑒其他國家、地區的成功經驗,為己所用。
還要加強產業融合,休閑農業要與鄉村建設優化組合,美麗鄉村、特色小鎮能為休閑農業增添豐富的內涵。只有將農業生產與第二、第三產業結合發展,推進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的發展,才能從根本上解決農民收入低的難題。
(五)延長農產品產業鏈,加強農產品品牌建設
結合各地農產品的特點優勢,政府扶植或招商引資,興辦一批農產品深加工企業。將棉花、茶葉、油菜等農產品深加工,打造成為符合市場需求的新興農產品,延長農產品的產業鏈,提高農產品的附加值,讓更多農民參與生產加工過程,增加農民的收入。加大農產品品牌的建設力度,打造特色優勢農產品品牌,對中國十大名蟹之一的“武昌湖大閘蟹”以及入選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望江挑花”等加強品牌的宣傳推廣,在全市、全省乃至全國范圍營造一定的知名度。
參考文獻:
[1]熊忠炯.安慶市現代農業發展思路與對策探析[J].安徽農學通報(上半刊),2011,17(21):19-22.
[2]柯冬芹.安慶市宜秀區現代農業發展現狀與對策[J].安徽農業科學,2015,43(08):264-266.
[3]李杰鋒.望江縣休閑農業產業現狀與發展對策[J].安徽農學通報,2019,25(22):3+32.
(作者系安徽農業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學院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農村發展與社會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