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妍
摘 ?要:2011年版的《小學語文基礎課程標準》建議,教師應注意加強學習,不斷改進課堂教學方法,培養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教師應能夠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適當地整合教學內容,使教育活動能夠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有效提高學生的綜合漢語閱讀能力。本文研究單元整體教學法的特點、實施過程和實施策略,以有效提高課堂教學的質量。
關鍵詞:單元整體;教學;策略
一、單元整體教學的特點
與現有的教學方法相比,單元整體教學效果更為突出。在集成方法方面,單元集成培訓也是必需的。鐘其全教授認為,“統一”是分裂與瓦解的對立面,將事物帶到了一個統一的狀態。這種完整性可以幫助教師充分掌握教材并提高教學效率。
二、圍繞教科書整合整個教育設計
教師闡明小學數學教科書的整體內容結構和安排系統,探索教科書的知識結構的上下文,了解知識點之間的潛在邏輯關系,與此同時教師需要注意建立課外知識獲取以及內部數學思維方法和學生的整體思維能力。
三、科學整合和合理的教育目標設定
(一)彌補主要教材的不足,提高效率,減輕負擔
教科書的整合應該是因為主教科書具有某些方面或某些知識不足,并且補充教科書的有益資源被用來補充或調整主教科書。
(二)確定教育目標
學生的學業狀況是確定教育目標之前要考慮的重要因素。要使用單元整合策略,必須首先分析學生的學業狀況,按照以學生為中心的原則使用綜合策略,以提高教學效果。在制定學生應達到的預期目標時,會為平時學習成績的高低來設定其預期目標。
四、以素養為落腳點,注重單元整體聯系
教學不能只立足于水平連接,而應強調單元的整體垂直連接。班級與班級之間以及單元與單元之間的聯系也更加深入。因此,必須在知識點的創建、連接和擴展上付出很多努力。
五、注意培養學生的語言能力
在實踐教育中,小學語文教學應為學生創造更多機會練習語言,傳授簡單的表達技巧,并有效地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人際交往能力。
六、注重學科課程體系和學生能力體系的建設
全科教育還注重建立課程體系和學生能力體系,在課堂教育之外建立校本課程,以豐富漢語基礎教育的內容,拓寬學生視野,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
七、結語
簡而言之,根據教授的需求和學生的實際情況,可以在整合過程中進行課程的總結,使教材可以用于教學,學生可以在有限的上課時間內更有效地獲取知識。這樣,可以大大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無論是實際水平還是理論水平,知識體系從點到線、線到面、面到三維、分散到集中、集中到核心。老師必須是這條道路的領導者、貢獻者和建設者。
(責任編輯:向志莉)
參考文獻:
[1]成秀麗. 要把握語文單元統整的“度”[J]. 小學生作文輔導(讀寫雙贏),2017(01):40.
[2]高浴. 練習融通,對比揣摩?鏈接整合——小學閱讀教學統整策略淺談[J]. 寫作(下旬刊),2017(0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