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智全


摘 ?要:隨著大數據與課堂教學的深度融合,大數據在課堂教學中的有效應用已成為教育關注的熱點。大數據在識字教學中的有效應用,不僅能夠進一步解放教師,讓教師教得輕松;而且能夠極大地激發學生語文學習的興趣,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效率。
關鍵詞:大數據;小學語文;識字教學
一、當前小學語文識字教學現狀
(一)方法單一,簡單加減,機械記憶
識字教學中,有些教師僅僅關注漢字的筆畫、結構、讀音,而忽略了漢字的字源、字形演變,運用簡單的“加”“減”法進行教學。這種教學方法單一,缺乏邏輯的生搬硬套使漢字學習缺乏系統性。
(二)生編硬造,歪曲字義,誤導學生
這種歪曲字義,生編硬造的現象在識字教學中普遍存在。有些教師教學中不顧漢字本身的意義,把漢字隨意拆解,以追求短時間內達到識記的目的。但學生對漢字意義的理解卻出現了偏差。
(三)反饋滯后,評價呆板,效率低下
小學語文識字教學中,一些教師僅僅注重課堂教學的過程,而忽略了教學的反饋;教學評價僅僅局限于傳統的口頭表揚,缺少表揚的載體,學生進步不可見;學生學習興趣不濃,學習效率低下。教學是師生雙邊活動的過程,缺少當堂學習情況的反饋,缺少形評價的載體,學習效率很難提高。
二、大數據在小學語文識字教學中的應用
(一)大數據的概念及應用
大數據是在“物聯網”“云計算”“移動互聯網”等技術發展之下誕生的一個新生事物。對于“大數據”,研究機構Gartner給出了這樣的定義需要新處理模式才能具有更強的決策力、洞察發現力和流程優化能力來適應海量、高增長率和多樣化的信息資產。隨著信息化時代的到來,大數據已經應用到越來越多的行業和領域,與教育的深度融合也越來越受到教育主管部門的青睞。
(二)大數據在小學語文識字教學中的有效應用
1. 創設情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在識字教學中,可以利用信息技術圖文并茂、聲形合一、色調鮮艷等優勢,根據識字教學任務和內容,結合學生認知規律,制作色彩鮮艷、形象生動的PPT或flash動畫,創設出對多種感官形成刺激的學生感興趣的環境,把枯燥難懂的漢字圖像化、具體化,能極大地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如在教學漢字“火”時,首先在屏幕上出現一團熊熊燃燒的火焰動畫,學生立刻就叫出了這是火;然后,教師利用課件演示“火”字從象形文字到小篆再到楷體的演變過程圖,點擊鼠標,實現了火焰到“火”字的蛻變,學生興味盎然,語文學習興趣高漲。
2. 整合資源,改變教學內容呈現方式
在傳統的識字教學課堂中,教師在課堂上僅僅靠一支粉筆就能闖天下,這樣傳統的課堂教學模式已經不能適應新時代教育發展的需求了。教育信息化時代,大數據及信息化手段的使用是必不可少的。在識字教學中,教師要充分利用信息技術手段整合教學資源,改變教學內容的呈現方式。課前,教師可以借助工具書或網絡弄清漢字的字形、字義以及發展變化。如在教學“朝”字時,傳統的教學就只需要告訴學生這個字是左右結構,“?”加“月”就是“朝”。這樣的教學教師省事,可學生對這個字的字義和演化就一無所知了,這樣的語文教學失去了語文味。大數據背景下,教師教學“朝”字,又是另一番景象,課前教師利用“字源網”查詢“朝”字的字形演化,制作成課件:
這樣形象地呈現“朝”字字形的演變,再輔以教師的解說,“朝”字甲骨文的字形像太陽從草叢中升起而殘月還未消失。字的右邊變化較多,金文為水形;小篆為“舟”;隸書以后為“月”。這樣,學生對字形、字義有了更加直觀、全面的了解,學習效率高,學習輕松愉悅。
3. 設置動畫,教給學生歸類識字方法
漢字有六種構字法:象形、指事、形聲、會意、轉注、假借。小學語文教材中的生字多數都是形聲字,形聲字由兩部分組成:形旁和身旁。形旁表示字的意義,聲旁則表示字的發音。傳統識字教學課堂,沒有辦法把形旁相同的形聲字,運用歸類識字法呈現在學生面前。有了信息技術的介入,形聲字歸類識字顯得更加簡單、生動、有趣。
4. 及時反饋,提高識字教學的針對性
有了大數據的介入,識字教學便能夠做到一對一,及時反饋,及時了解孩子生字掌握情況。在傳統課堂中,每個班有50—60個學生,一個教師不可能一對一進行識字情況檢測。大數據的介入,讓這些不可能變成了現實。在布置生字認讀、課文朗讀任務時,借助“作業盒子”“一起小學生”等APP,給全班學生布置識字作業,APP教師端就會把學生作業提交情況、用時情況、每個題目的正確率、每個學生錯誤情況一一呈現在眼前。
5. 多維評價,讓學生的點滴進步可見
“班級優化大師”APP進入語文教學課堂,借助大數據平臺,讓學生的點滴進步隨時可見,從此學習真正成了一件快樂的事。在語文教學中,學生上課認真聽講、積極動腦、主動答疑,課后認真書寫、認真作業……都可以通過“班級優化大師”對學生表現進行點評,學生的每一點進步,每一個好習慣都能夠及時得到教師的肯定,有利于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養成。教師可以通過電腦端、手機端進行點評,通過教室大屏把學生個人得分展示出來,當學生看到自己的排行榜時,是那么興奮、激動,很多人都立志要加倍努力趕超別人,全班形成了你追我趕的學習氛圍。
6. 家校合作,共促學生識字能力提升
家庭教育是學校教育的延伸和補充,只有取得了家長的支持和配合,教學效果才會更加明顯。如何利用大數據加強家校合作,爭得家長支持呢?我們可以借助釘釘、QQ、微信、問卷星、易查分等網絡平臺加強家校合作。如利用釘釘直播功能,可以解決家長工作繁忙,無法到校參加家長會的難題;利用釘釘和QQ的作業功能,能夠讓家長及時了解每天的作業情況,督促孩子按時完成作業;利用問卷星的考試功能,編制識字考卷,學生在家檢測,學習效果一目了然,便于家長及時了解孩子學習情況,有針對性地進行查漏補缺;利用微信聊天功能即時溝通,便于家長了解孩子在校表現。大數據的使用,讓家校溝通變得及時、方便、快捷,在家校共同努力下,孩子識字能力得到了大幅提升。
三、大數據在小學語文識字教學中的應用展望
通過大數據在小學語文識字教學中的應用研究,我們可以看出,大數據給小學語文識字教學帶來的改變是顯而易見的:有助于優化課堂教學內容,創新教學內容呈現方式;有助于轉變傳統教學評價方式,讓學生成長進步清晰可見;有助于家校有效合作,共同提升學生識字能力。大數據與語文教學的深度融合,極大地改變了現有的識字教學模式,拓寬了學生識字的渠道,提升了學生識字能力。隨著教育改革的深入推進,大數據必將在識字教學乃至整個小學語文教學中大放異彩。
(責任編輯:向志莉)
參考文獻:
[1]張曉琳. 小學語文識字教學的教學現狀及策略探究[J]. 中國校外教育,2018(23):75.
[2]馮倩楠. 淺議網絡環境下小學低年級語文識字教學策略[J]. 中國校外教育,2019(07):108+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