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旭敏
摘 ?要:新課標提出,教師在開展教學的過程中,應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合作學習是非常受小學教師的重視的。隨著教學模式的改變,原本所使用的教學評價方式也應得到改變。傳統教學模式下的評價過于單一、片面,對學生全面發展而言是不利的。本文主要從評價主體、方法以及語言這三方面來探討小學道德與法治合作學習的評價創新措施。
關鍵詞:道德與法治;合作學習;評價創新;活力課堂
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是小學道德與法治教育工作開展的重要目標,也是道德與法治課堂活動的重要出發點。在小學道德與法治課堂上,教學評價是必不可少的一個環節,利用評價,教師可以為學生指點迷津,并對自身教學行為進行有效反思,在道德與法治課堂當中,應積極發揮評價的重要作用。合作學習與以往的教學模式不同,學生在小組合作學習中,主體性得到了更好的體現,教師在教學中為學生布置合作學習任務,讓學生以小組的方式,在小組之中能夠相互幫助、討論,且分工明確地進行學習。這樣的教學方式與素質教育下的教學理念不謀而合,學生以小組合作的方法開展學習,學習的自主性能夠得到很大的提高。原有的教學評價方式受以往教學理念的影響,大多數教師并不重視課堂教學評價的開展,存在“期末一張紙,一分定乾坤”的現狀,這樣的評價是非常不利于學生合作學習的,無法將評價的發展與激勵作用發揮出來,讓道德與法治教學的開展變得不順利起來。因此,在新課標的要求之下,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師應該對現有的教學評價方式進行創新,改變以往單一、片面的教學評價,有效發揮評價在教學工作中的作用。
一、評價創新在合作學習中的重要性
在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過程中,合作學習發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學評價同樣作為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當前的教育環境之下,教師的評價也應隨著教學理念的轉變而發展改變,因此評價創新在合作學習中是非常重要的。
1. 注重教學評價,創新教學評價是素質教育的要求。“教師為評價者,學生為被評價者”自古以來便是教學評價的主要評價方式,這一評價方式在教學評價中也占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但這一評價方式所對應的是應試教育,與當前素質教育所提倡的合作學習教育理念相違背,對教學評價進行創新能夠有效打破固定的評價模式,讓教師在評價中也能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對學生的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進行培養,讓合作學習的實施效率達到更高。
2. 評價創新有利于凸顯學生學習自主性,促進學生的個性發展。合作學習注重的是學生的學習自主性,評價在進行創新后,教師可以選擇的評價方式有很多,教師評價、學生互評、學生自評的方式也被運用至課堂中,在這樣的評價模式之下,學生的學習自主性不僅得到了體現,個性也會得到發展。對學生的成長來說也有著很重要的作用。
二、小學道德與法治合作學習的評價創新措施
(一)創新評價主體,激發合作學習課堂活力
在新課程改革下的合作學習要求突出學生主體,讓學生做課堂的主人,除了教師的評價外,教師可以將學生自評、生生互評以及師生互評等形式運用其中,為學生營造自由的學習氛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幫助學生建立學習自信,打造活力課堂。
例如在《吃飯有講究》一課當中,可以對評價主體進行創新。在向學生講授完這一課的相關知識之后,讓學生自由分組,以6人為一小組開展討論。將自己課前準備好的生活案例發給每一位學生,每個小組的學生需要根據案例進行討論,結合本堂課所學說一說自己的看法。除此之外,還加入了評價模塊,在評價模塊當中有兩個部分,一個是自評,一個是小組互評。每個學生在根據案例進行探討并表明自己的看法之后,還需要結合生活實際進行自我評價,在進行了自我評價之后,小組成員再根據每個成員的發言以及表現進行相互評價。在這個環節當中,班上的每一位學生都認真參與到其中。在學生討論完之后,讓每個小組派一名代表上臺說一說自己在這堂課上的所得,根據小組代表發言給予每個小組評價,讓班上所有的同學投票選出總結最到位的小組,將其評為“最佳總結小組”。
通過學生自評、生生互評以及師生互評的形式,讓評價的主體不再是單一枯燥,而是多元生動,學生根據對案例的討論結合自己的實際生活,發現自己在生活中所存在的問題。教師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生生互評,在互相評價中,學生能夠看到自己看不到的錯誤,“最佳總結小組”的選定則能調動全班的學習氛圍,在這個氛圍當中,還存有不足的學生能夠更好地看到自己的不足,作為評選人也更好地突出了學生的主體地位,以此將合作學習課堂的活力激發出來。
(二)創新評價方法,展現合作學習課堂異彩
雖說語言是教師進行課堂評價最直接的工具,但不代表是唯一的評價工具。以往的小學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師的評價形式只有語言上的呈現,比較單一。或許在一開始教師給予學生言語上的評價,能夠促進學生學習,讓學生更好地學習道德與法治,提升自己的行為品性,時間一長,這一評價形式所能發揮的效用將會大大降低。對此,教師還應該對課堂評價中的評價形式進行創新,將原本單一的評價形式轉變為多樣的評價形式,通過運用多元的評價方法,讓課堂展現異彩。
例如在《這些事情我來做》一課當中,一改以往單一的評價方式。在課堂伊始,教師向學生發放自制的授課助手,讓學生將自己在課堂上的表現都記錄在授課助手上。本堂課依舊是采用小組合作的方式來開展學習的,在學生分好組之后,我便直接向學生提問道:同學們,你們平時都做過那些家務活,大家小組之間交流交流,待會比一比哪個小組的同學做的家務活最多。
學生在交流后進行了分享。
生1:老師,我們小組的同學在家里洗過碗、掃過地、幫媽媽擦過玻璃。
生2:老師,我們小組的同學在家里疊過衣服、洗菜、幫媽媽切菜。
……
師:大家做的家務真不少,看來我們班的同學在家表現的真不錯,老師要給你們在授課助手上加一分。
之后又利用多媒體向學生出示了書本33頁的內容,并讓學生小組探究一個問題:你認為做家務活有什么好處?
在討論的過程中,到每一位學生的位置上給予學生指導,并在指導的過程中給予學生評價,讓學生將我給予的評價記錄在授課助手當中。在學生討論完之后,挑選幾個小組的討論結果進行展示,和學生一同對此進行評價,并讓學生將所獲得的評價同樣記錄在授課助手當中。在課堂的總結部分,讓學生在授課助手上寫下自己對自己在課堂上的評價。
(三)創新評價語言,彰顯合作學習課堂魅力
教師的評價語言內容十分重要,小學生的心思細膩,會因為教師的一句“你學的真不錯”而對這一科目的學習更加認真,也會因為“你怎么總是不認真聽講”而對自己喪失信心。因此在課堂的評價語言時,教師要針對性地進行評價,不能夠一味的表揚,在說出不足的時候也不能太過刺耳,引起學生反感。
例如在《我們不亂扔》這一課的教學中,我便豐富了自己在課堂上的評價用語,有效的激勵了班上害怕開口說,表達自己看法的學生。
師:同學們,在剛才的學習中我們已經知道了亂扔垃圾的壞處,既然我們已經明白了亂扔垃圾的壞處,并且也對如何制止生活中亂扔垃圾的現象進行了討論。那么老師相信在接下來分享會中大家肯定能夠暢所欲言,將自己小組所討論的結果展示出來,這個肯定難不倒你們。下面有沒有哪個小組想要上臺來展示一下自己小組的討論成果呢?
生:老師,我想上臺試一試。
師:嗯,真是一位勇于展現自己的孩子,你們小組肯定討論得非常全面。
學生在上臺分享自己小組的討論結果時非常緊張,說話斷斷續續的,聲音也是顫抖的,急的是滿頭大汗。
師:沒關系,慢慢來,仔細想一想剛剛你們小組的討論成果,老師和其他同學都愿意給你時間,相信你一定可以的!
在我的鼓勵之下,這個孩子深呼一口氣,說話的聲音不再顫抖,在我鼓勵的眼光下順利地將自己小組的討論成功分享出來,另外還進行了總結。
師:老師真為你驕傲,相信你們小組的其他同學也以你為豪。還有誰來試一試呢?
生:老師我來,我來。
……
在課堂中,我運用激勵性語言與指導性語言鼓勵學生表達,班上一些不敢展現自己的學生變得更加自信、大膽起來,在學習上變得也更加自信。
三、結語
評價在小學道德與法治課堂當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在素質教育環境之下,創新教學,更換現有的教學評價體系已經成為不可逆轉的趨勢。在開展道德與法治教學的過程中,評價主體、方式以及語言都是教師可創新的對象,在小組合作當中創新評價主體、方式以及語言,都能讓教師打造一個高效、充滿活力的小學道德與法治課堂,讓學生在評價中樹立學習自信,愛上學習進而更好地全面發展。
(責任編輯:淳 ?潔)
參考文獻:
[1]雷正展. 淺談如何創新小學思想品德教學[J]. 東西南北:教育,2018(05):21-21.
[2]陳華,吳永輝. 高校思想政治課教學評價體系研究——基于創新型人才培養視域的探討[J]. 教育觀察,2016,5(06):85-86.
[3]郎小丑. 核心素養下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的創新策略[J]. 學周刊,2021(17):145-146.
[4]袁英. 小學道德與法治課堂的生命化教學方法探究[J]. 考試周刊,2021(35):145-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