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建明
【摘? 要】本文立足于兒童詩教學的真實情況,從“多媒體融合構建兒童詩教學新樣態”“電子雜志助力使兒童詩教學注入有根的靈魂”“微信短視頻構建兒童詩學習新場域”“互聯網生活滲透讓兒童詩學習真實發生”“信息化教學平臺提供兒童詩教學新場所”五個方面出發,對如何提升兒童詩歌學習質量進行分析與探究。
【關鍵詞】新媒體教學;兒童詩;教學探究
中圖分類號:G623? ? ? 文獻標識碼:A? ? ? 文章編號:0493-2099(2021)09-0137-02
【Abstract】This article is based on the real situation of children's poetry teaching, from "multimedia integration to build a new style of children's poetry teaching", "e-magazines help to inject a rooted soul into children's poetry teaching", and "WeChat short video to build a new field of children's poetry learning""Internet life penetration allows children's poetry learning to happen" and "information-based teaching platforms provide new places for children's poetry teaching" to analyze and explore how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children's poetry learning.
【Keywords】New media teaching; Children's poetry; Teaching inquiry
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現代化的教學設備逐漸普及,通過新媒體視頻為課堂導入能夠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力,使枯燥的兒童詩歌教學結合圖片、聲音、動畫等趣味化的元素,從而促使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有著比傳統課堂上更充足的動力和精力,極大豐富了學生的語文素養。詩歌作為傳遞情感的重要媒介,是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兒童思想發育并不成熟,兒童詩歌因其易讀、易理解成為兒童文學導入的重要途徑。因此,如何通過新媒體提升兒童詩教學質量,是當下教師應思考的重要問題,這需要教師尊重學生主體,滿足不同學生的學習需要,以確保學生語文學習中健康快樂成長。
一、多媒體融合構建兒童詩教學新樣態
在多媒體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為學生播放舒緩音樂,兒童詩具有典型的音律美感,運用多媒體教學從藝術特征進行導入,使兒童詩教學更加便捷。教師可為學生在多媒體課件上同時播放兒童詩,以《樹》這一兒童詩為例,“春天的樹,是花兒們選美的舞臺。夏天的樹,是蟬兒們唱歌的教室。秋天的樹,是水果們睡覺的搖籃。冬天的樹,是風兒們賽跑的運動場?!痹跉g快的音樂中,教師與學生共同吟誦詩歌內容,提升詩歌學習熱情,此外,師生之間還可以相互朗誦,首先,教師為學生示范兒童詩應該如何規范朗誦,學生可以閉目冥想,腦海中通過聯想四季樹木的變化,從而加深對于兒童詩的理解。緊接著,學生為教師吟誦,教師通過聆聽,觀察學生在兒童詩歌學習過程出現的問題加以記錄校正。在兒童詩歌教學最后,教師可以為學生拓展兒童詩學習方法,讓學生對兒童詩學習不再陌生,針對兒童詩歌學生要善用想象,通過詩歌聯想提升自身思維能力。
二、電子雜志助力使兒童詩教學注入靈魂
兒童詩教學只靠書本上的內容是遠遠不夠的,這就需要教師進行合理的知識拓展,為學生搭建一處良性的學習通道,教師可以為學生提供兒童電子雜志,引導學生在課外時間進行自主閱讀。如,教師為學生拓展以“情感”為主體的兒童詩歌閱讀,并指引學生在班級群中說一段心得、體會或根據自己情感創作一段兒童詩。有學生說:“父母就像家庭中的頂梁柱,他們是這個家的靈魂,我們就像是家中萌芽的幼苗在父母的呵護下成長,在未來的學習及發展中,當時刻謹記,無論飛得再高,父母的懷抱是我們魂牽夢繞的地方?!边€有學生說:“一棵樹繁茂貴在擁有旺盛成長的根基,我們就像是一個蓬勃生長的樹苗,親情是鑄造我們成長的根基,教師是輔助我們成長的枝丫,而生活中的小伙伴就是一片片綠葉,只有這些因素共存,我才能茁壯成長。”在這樣的教學引導下,改變了以往課堂教學“為教學而教學”的刻板常態,使詩歌生態課堂呈現出一番別有韻味的氛圍,學生真正成了學習的主體,在尋覓成長根基的過程中,學生自身感受到了詩歌中所蘊含的那種深邃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為促進學生思維發展奠定了重要基礎。
三、微信短視頻構建兒童詩學習新場域
現代化社會進程加快的一個顯著標志為新媒體技術在各領域中的應用變得日益頻繁,在此時代背景下,借助現代化新媒體技術組織教學也逐漸成了教育行業的一大發展趨勢。因此,語文教師也應為學生構建良好的線上學習通道,一些任課教師嘗試建立微信線上教學群,教師可以引導學生觀看微信短視頻,進而開展新媒體線上教學。視頻中,學生可以看到湛藍的天空,空中的云朵不停地變換著,時而像是一個小動物,時而又像是一棵植物,學生在腦海中已經形成了深刻印象。此時,教師再引入要教學的內容,學生聯系《云》這首兒童詩,云像一個忙碌的畫家,在天空中畫出一幅又一幅的圖畫。云像一個貪玩的小搗蛋,常常忘了回家。學生自身感悟便會更加深刻,仿佛云朵就是天空中的小畫家描繪的,這極大地豐富了學生的語文思維。
四、互聯網生活滲透讓兒童詩學習真實發生
隨著現代科技與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互聯網在中國的普及越來越常態化,其消費群體也逐漸由之前的高端人群向普通民眾轉移。這是社會發展過程中一股不可逆轉的歷史潮流,將兒童詩與互聯網教學緊密聯系在一起,能從根源上提升學生探索式學習的濃厚興趣。以《會拉關系的蝸?!芬粌和姙槔?,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在閱讀之時通過網絡查詢詩歌的背景及深層含義,并通過這首兒童詩為起點了解兒童諷喻詩的特點,能夠通過疏通層層比喻與夸張的修辭手法尋到找詩歌的真諦,從而引導學生對照自身,時時自省。此外,教師可以為學生設下小問題,兒童詩除了諷喻詩還有什么種類,學生要可以說出一些代表作品。通過互聯網生活滲透讓兒童詩學習更具深度,這極大地提升兒童課堂參與率。
五、信息化教學平臺為兒童詩學習提供新場所
教育事業的改革進程日漸深入,利用信息化技術手段改變傳統的教學方式,除了采取多媒體設備開展教學日常教學外,還開發出了線上教學模式以及微課等教學形式,極大程度上提升了學科教學的效率和質量。因此,學校就可以構建符合學校本身教學計劃的信息化教學平臺,當語文教師開展兒童詩的教學活動時就可以利用線上形式的信息化教學平臺。如,教學《大年初一扭一扭》,教師為學生錄制微課時可以從網絡上搜集一些詩歌中所提到的有關春節風俗習慣的圖片或視頻,為學生進行展示,讓學生更加直觀且充分地了解春節的傳統習俗,同時可以有效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促使學生的注意力更加集中,幫助學生快速掌握對該首兒童詩的學習。在以信息化教學平臺為新媒體媒介的教學方式下,進一步延伸了兒童詩課堂教學的邊界,提升兒童詩的教學效率。
六、結語
綜上所述,運用新媒體融合語境提升兒童詩教學質量是十分必要的,兒童詩歌學習能力的形成與發展是一個漸進發展的過程,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這需要教師在教學實踐中腳踏實地,努力探索、積極創新、大膽實踐,積累更多培養兒童詩教學發展的途徑及方式方法。在以后的課堂實踐中,筆者將持續關注“新媒體融合語境下兒童詩教學的實踐”這一重要課題,旨在為提升兒童語文學習水平貢獻自己的綿薄之力。
參考文獻:
[1]林玨瑜.讓兒童詩成為孩子的一顆夢想種子[J].小學教學參考,2017(19).
[2]李少賽.童心“現”童詩,讓兒童詩綻放花蕾[J].讀寫算(素質教育論壇),2017(01).
[3]柯淑琴.巧用信息技術促進兒童詩教學——以《兒童詩兩首》教學為例[J].福建教育研究,2017(10).
[4]張慧玲,郁春蘭.巧借新媒體東風揚詩歌教學之帆[J].江蘇教育,2017(09).
[5]張鎖定.核心素養下的兒童詩教學實踐[J].語文教學與研究,2017(11).
(責任編輯? 王小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