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超
(杭州青少年活動中心 浙江 杭州 310000)
在游泳教學中,尤其是啟蒙階段,學習內容枯燥,容易讓人產生恐懼心理,特別是到深水區,很多人成人都會畏懼,更何況小朋友呢?因為人在自身不可控的環境下會產生恐懼的心理,游泳在水中還是具有一定的危險性,會發生嗆水、溺水,生命會受到威脅。如何讓學生降低或者消除這種恐懼值得我去思考。
在多年的游泳教學實踐中得出,如何利用一根桿子,將游泳的一堂課“一根桿子”—淺水到深水的過渡上好,讓游泳課堂沒有哭聲,下面就從秋季班的一節啟蒙課進行敘述:
游泳項目近年在中國發展速度快之又快,尤其是在浙江游泳名將輩出的地方,通過幾代人的不懈努力,如今隊伍的整體水平已處在全國領先地位,涌現出了陳樺、羅雪娟、楊雨、吳鵬、湯景之、呂志武、孫楊、葉詩文、汪順、徐嘉余、毛飛廉、李朱濠、傅園慧、李廣源、朱夢惠等一大批高水平的運動員。在他們的影響下,有更多的人喜歡游泳這項運動項目,學習游泳也成為了很多兒童必修課。學習游泳會較枯燥,游戲教學法可以讓兒童在一個愉悅的課堂氛圍內學習,減輕學習壓力,更重要的是讓學生可以喜歡游泳這項體育運動,為游泳項目儲備后備力量。
在這個游泳氛圍良好的大環境下,尤其是在暑假期間,有很多的孩子選擇學習游泳,同時就會出現許多的游泳培訓班,像“包教包會”“10節課包會”的口號大家都很熟悉,但是這樣真的是好的選擇么?這樣的授課只能被稱之為“填鴨式”,學生沒有自主性學習的機會,每節課的內容十分的多,孩子不一定可以接受,也許剛學會沒過多久就忘記了。傳統的游泳教學模式已經不能滿足需要了,因此游泳教學方法的改革與創新是必定的。
本節課設計理念是根據《新課標》的需要,激發運動興趣,注重學生運動愛好和專長的形成,奠定學生終身體育的基礎。利用“一根桿子”玩轉游泳課堂,桿子是大約1米8左右塑膠桿,主要功能室保護學生的安全,輔助教學動作規范,輔助教學游戲,也會讓孩子們在玩的過程中感受到老師就在身邊,會讓學生在深水區游泳感到很安全,放心大膽的去游。一根桿子可以培養學生終身游泳的意識。
本節課為游泳啟蒙階段第12節課,主要內容是淺水區到深水區的過渡。本班共16人,教師2人,學員為7-8周歲,游泳零基礎,通過前面11節課的學習,可以持浮板在淺水區游10米,本節課初到深水區嘗試。
本節課設計特點:(1)圍繞“一根桿子”為主要教學中心,通過簡單的輔助教材讓學生更有目標性。(2)加入輔助器材,可以調高學生的興趣,讓興趣大于恐懼,能更好的完成教學目標。(3)加入救生技能講解,游泳不但是一項運動,更是一項救生技能,但是對于小朋友來說,不要輕易下水救人,一定要借助輔助用具和尋找大人的幫助,保證自身安全。
3.1 準備部分:課的開始部分,主要是采用了趣味性的游戲來進行熱身,并且引入本節課的主題道具“一根桿子”,起到熱身和集中注意力作用,并且使桿子有一種神秘感的存在。
3.2 基本部分:在基本部分中采用多種教學方法,示范法、游戲法和合作法等,主要引導學生可以自主敢于嘗試;教學設計中還是以本節課的主導“一根桿子”進行教學,難度以從易到難循序漸進的方式進行,讓學生在不斷的實踐中發現問題、思考問題、解決問題;在游戲部分,教師鼓勵為主,給足學生信心,并且讓學生有安全感,不畏恐懼,勇敢前進。培養學生之間團結友愛,不怕苦難,勇敢的精神。
3.3 結束部分:教師對學生的表現進行評價,并且學生進行自我評價。教師對學生進行自我保護教育,利用道具保護自己。
4.1 教師自身教學狀況反思。
(1)本人在課堂上,作為實施者和引導者,根據教學內容設計游戲,利用“一根桿子”吸引學生的興趣。本節課最值得我自豪的教學內容就是學生在初次嘗試深水區時沒有人哭,由于學生年紀都比較小,害怕恐懼都很正常,因此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在設計每個環節都會讓學生保持好奇感,并且用適合并具有童趣的語言表達,讓學生消除畏懼。身為女教師充分體現了女教師特點-母愛的體現,言語親和,讓學生們感覺“媽媽”的保護下,充分的信任。
4.2 學生學習狀況反思。
(1)學生在課堂上都顯得很興奮,一是對新事物桿子的好奇,二是對深水區的又好奇又好怕的心理,對于新環境新事物都會興趣很大。在練習的過程中注意力也是比較集中,只要有一個人敢于嘗試,其他人都會很踴躍的進行練習了,這就是所謂的第一個吃螃蟹的人。
(2)令我沒有想到的是,在練習的過程中,學生們學會了相互鼓勵,當有人猶豫不是特別敢的時候,其他的學生會為他加油,這種自發的情感很是值得表揚。
4.3 授課內容方式技能技巧的反思。
(1)教學設計取得了很好的預期效果,本節課主要的教學內容是淺水區到深水區的初探,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沒有一個學生因為害怕而哭,這就是成功。
(2)在最后結束環節中加入了自我保護的教育,學生們到深水區沒有害怕,他會很有信心,但是當遇到別人溺水的情況,還是要借助桿子和其他大人的幫助,不能以身犯險,畢竟他們還小能力有限。
4.4 課堂整體狀況的反思。根據小學一二年級的特點和需要安排了以上的學習內容,采用趣味形式為主的,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如果一開始就讓學生們進入深水區,會有一大部分的學生會感到害怕,不敢下水嘗試,恐懼心理會傳染,影響教學效果。所以以“一根桿子”為主導,轉移學生恐懼的注意力,老師為引導,學生為主體。德國教育家第斯多惠說過:“教學藝術的本質不在于傳授本領,而在于激勵、喚醒、鼓舞”。
本節課就是通過引導讓學生可以再深水區進行持板蛙泳練習,淺水區到深水區的過渡很重要,在教學上一定要多鼓勵學生,勇敢的邁出這一步。在教學中,還有幾個不是特別敢,但是在這個情況下,我會陪伴他一起游,甚至他很害怕抱住我的脖子,這是我也會抱住他,對他說:“老師會保護你的,不要害怕,放松一點”。在這個時候,我是他最信任的人,我要給他最多的安全感。
雖然整節課達到了教學的目標,但是本人認為還存在一點不足之處,整節課45分鐘,對于學生的運動強度為較小,因為在深水區還是要確保學生的安全,采用的教學方式兩個老師對兩個學生依次排隊,一組完成再另一組,這樣就機會相對減少了運動強度和運動密度,運動量就會較少。反思下來,發現如果可以再加入輔助器材浮袖,給學生帶在手臂上讓體驗過的學生可以自己安全的進行練習,加大運動強度和密度會有更好的練習效果。
作為一名游泳教師,希望我的課堂上孩子們在學習游泳的過程中多一些歡樂,這離不開課前的精心設計和準備,課堂上靈活多變的教學方法和多樣的組織形式,桿子就是比較好的輔助工具,在未來我們可以增加更多一些輔助道具來提高教學質量,來提高課堂的趣味性。讓課堂更加合理,使得學生增加練習的積極性,產生對游泳的濃厚興趣,培養終身體育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