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璟
【摘要】關注優秀傳統文化在初中語文教學當中的滲透是目前初中語文教學的任務之一,加強傳統文化在語文教學中的滲透可以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傳承和發揚中華民族優良的思想文化,讓學生在學習傳統文化的過程中有效提高自己的創新能力和探究能力。筆者對如何將傳統文化有效滲透在初中語文教學中這一問題進行了深入探究。
【關鍵詞】初中語文教學;傳統文化;滲透措施
一、引言
語文教師在開展語文教學過程中,不僅要幫助學生提高對語文知識的掌握能力,同時還要在教學當中有效地發揚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將優秀的傳統文化和初中語文教學有效地結合是目前重點的教學目標。在語文教學當中,有效地滲透優秀的傳統文化需要和學生的實際情況相結合,聯系本土民俗風情,激發學生對語文學習的興趣,進而可以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形成優良的學習習慣,讓學生能夠在課堂中接受傳統文化的熏陶。
二、初中語文教學中滲透傳統文化的意義
隨著我國素質教育的發展,灌輸式的教育模式已經得到了改變,教育有效性也得到了一定的提高。學生想要提高在語文學習方面的效率,首先要提高對課程的參與度。在推進教育體制改革的大環境中,加強對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是我國和社會共同專注的問題。目前,社會發展對人才提出了很多新的要求,為了讓學生能夠跟上時代的發展需要,加強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促進學生全面發展,語文教師需要在課堂教學中加入傳統文化的內容,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學習中華文化的良好美德。
三、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融入傳統文化的現狀
語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有意識地將傳統文化教育融入實際教學當中,讓學生對傳統文化提起興趣,進而才可以讓學生在語文課堂上積極地參與到語文知識和傳統文化的學習當中,當學生主動地學習知識,自然學習效率也會得到提高。但是目前,很多教師在實際開展教學時忽略了對學生興趣的培養。此外,教師還要在教學過程中有意識地培養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觀念,在實際教學當中有效地提高學生在學習當中的參與度,幫助學生形成主動學習的習慣,會對學生今后的發展有著良好的促進作用。
四、初中語文教學中滲透傳統文化的具體措施
(一)將漢字趣味化,使學生深入體驗中華傳統文化
語文是一門知識學科的同時,也是一門語言文化學科,故此,初中語文教師在開展教學的過程中需要充分考慮語言文化的滲透性因素。教師為了幫助學生領會漢語的魅力和漢字所擁有的文化底蘊,需要對學生的漢字書寫進行訓練。為了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提起興趣,教師可以將漢字趣味化,為學生講解漢字為何如此書寫,同時可以通過介紹一些古典書籍來幫助學生了解漢字的發展過程。此外,教師還可以鼓勵學生通過小組合作的方式來了解一些漢字的起源,對漢字的發展過程進行學習,同時在課堂上向學生介紹一些漢字在發展過程中出現的有趣故事。教師這樣帶領學生進行書寫訓練,可以讓學生快速掌握漢字的書寫規律,同時學習到漢字中所蘊含的深厚的傳統文化,讓學生對于漢字的認知水平得到提高。
(二)發揮教師的引導功能,加強學生接受傳統文化的程度
語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僅要對初中語文教學任務中的知識進行傳授,幫助學生切實理解、消化相關的語文知識,而且還要對語文知識體系進行梳理,使學生建立起語文知識體系,如此才可以讓語文知識得到科學有效地拓展,幫助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了解到更多語文知識。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只有豐富自身在傳統文化知識方面的素養,才能夠在實際教學中向學生講解更為系統科學的文化知識,讓學生對語文知識了解得更加透徹;教師只有在課堂上將這些語文知識和傳統文化講解得豐富有趣,才能夠引起學生的興趣,而且會給學生樹立一個博古通今的形象,這樣可以讓學生不由自主地學習教師,主動學習一些課外的語文知識,這就是教師作為榜樣的力量。初中語文教師在實際開展教學時,可以根據一篇文章著重分析從古到今人們對世界的認識和理解,幫助學生在理解文章的過程中逐步地了解和熟悉我國傳統文化的社會歷史背景,并且激起學生了解傳統文化的興趣,同時教師還可以給學生一些課外資料讓其進行閱讀,使學生對文章的學習更加全面化,對文章有更加立體的認識,可以更加清晰地理解文章內涵。教師要科學地引導學生了解和學習中國傳統文化,這樣可以讓學生的語文綜合素質得到進一步的提高。
(三)著眼于語文教科書,深度挖掘歷史人物的品質
初中語文教師在開展教學時需要以教科書為根本,深入挖掘教科書中所講述的歷史人物的優秀品質。我國優秀的傳統文化有很多,儒家誠信仁愛、剛正不阿的品格值得學生學習,同時教師還可以帶領學生在課堂上體會佛學從容、寵辱不驚的心境。但是初中生在校學習的時間有限,而且語文學科方面的學習任務較重,故此,語文教師為了更好地開展教學任務,可以著眼于語文教材當中涉及優秀傳統文化的內容。古文是初中語文教科書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教師可以在教學過程中幫助學生理解其中生字生詞的含義,而且可以給學生營造一個傳統文化的學習氛圍,讓學生能夠更好地領會解讀和詮釋文言文。在對文言文進行講解時,教師可以根據具體情況,加入一些我國古代或近現代文學家提出的哲理名言,同時向學生介紹這些哲學家和文學家的生平情況和代表作品,讓學生學習這些歷史人物的優秀品質。
五、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有效地滲透優秀的傳統文化精神和內涵,可以幫助學生對我國傳統文化有更加深入的認識和了解,同時還可以讓學生在學習中華傳統文化的過程中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和優秀的思想品質。在語文教學中滲透優秀傳統文化時,教師需要注意根據課堂的內容選擇合適的傳統文化,同時要與學生的實際生活相結合,以保證教學的效果。
【參考文獻】
[1]黃建榮.關于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滲透傳統文化的探索[J] .學苑教育,2016(4):13-14.
[2]段澤運.淺析初中語文教學中傳統文化的滲透[J] .中學語文,2016(3):2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