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佩坤
所謂“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教育是一項長期的工程不可能一勞永逸。對一個教師而言,最大的挑戰就在于處理與學生的矛盾——轉化學困生。先進和后進是在一個特定的環境中相比較才顯示出來的,即使集中全校最優秀的學生組成的班級也同樣有學困生。這就迫切需要老師擁有最大的寬容與毅力。研究并幫忙學困生進行用心的歸因訓練;關注并幫忙學困生完善知識結構;保護并引導學困生的自尊心。越得不到重視的學生越會做出一些引人注意的舉動,做不出正面的用心的舉動就做出一些離經叛道的事。“愛莫大于心死。”絕不能用一些激烈的言行使得學生泯滅了爭取上進的愿望。魏書生說過:“要珍惜學生心靈中閃光的東西,以他們自己的光芒,照亮自己的黑暗。”這里我想就我多年的教育教學工作,談談如何賞識學困生,轉化學困生。
一、詳細了解學困生的情況,建立學困生檔案
古人云:”知己知彼,百戰不殆。”也就是說要轉化學困生,必須詳細了解每個學困生的情況,詳細了解他們的思想表現、學習和生活狀況。根據了解,有的是因為家庭原因在家得不到家庭的溫暖而自暴自棄,有的是學習基礎太差,對學習失去信心,有的是因為沒有明確的學習目標,有的是不夠自覺養成不良習慣而造成紀律太差。因此我便根據這些情況分類建立好學困生檔案。然后根據實際情況對癥下藥,就能做到事半功倍,這樣轉化學困生的工作才能做得輕松,并且效果較為明顯,目標也較明確。
二、正確理解,認真對待學困生
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經說過:“教育教學的全部奧秘就在于如何愛護學生,如果你討厭你的學生,那么你的教育還沒開始就已經結束了。”一般來說,學困生之所以落后,并非都是治理的問題,當問題出現時,有了事物的時候,不要給予批評和指責,甚至是煙霧自己的學生,而應該冷靜下來,仔細分析一下他們為什么如此;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深層次的原因何在?去理解他們,同情他們,不把他們當作是班里的包袱,反而老師為了促進學困生的轉化,在教學過程中樹立起他們的學習信心,要真心地去愛護他們,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使他們對老師產生一種信任感和親近感,愿意接受教育和管理,你會發現它們并非我們想象得那么不求上進。其實學困生與優秀生相比,他們的自尊心更強,因為學習不好,長期受到冷落,其實,他們一般都很焦慮,對外界的次級反應相當的敏感,外表不善于表現,但內心深處仍然可望得到老師和同學的理解、信任和鼓勵。這就要求教育工作者多多理解學困生存在的原因,認真細心發現他們的閃光點,積極培養他們的學習興趣,調動起學習積極性,使他們正確認識自己、相信自己,從而堅定信念,使他們的聰明才智得到有效的發揮。
三、以情動人,培養他們學習語文的興趣
語文學習有困難的學生,有這樣幾種情形,一是語文基礎知識差,應掌握的語文知識和方法欠缺。二是思維能力差,沒有達到應有的思維水平,學新知識困難。三是學習習慣差,雖有一定基礎和能力,但對自己要求不嚴,缺乏進取精神。總之,他們都表現出語文成績差,對學語文信心不足,興趣不濃,存在自卑心理。作為老師,首先不要歧視他們,而要更多關心他們,多幫助他們,也不要更多的責備他們,而應與他們交朋友,多與他們交談,了解他們的實際情況。與他們一起尋找彌補的辦法和途徑。如基礎差的同學要補相應的知識;思維水平較低的同學要鼓勵他們多動腦筋,他們往往自卑心理重,要使他們克服心理上這一障礙,要多強調語文水平,語文能力的形成主要是后天努力的結果,只要是智力正常的人,通過努力都能學好語文;對于學習習慣和學習品質差的同學,要多做他們的思想工作,鼓勵他們積極進取,要有理想,有追求。嚴格規范的要求他們,堅決糾正他們的壞習慣。只要我們老師平時多關心學困生,幫助學困生,學困生的情緒會高漲起來,老師的關懷會增強他們的信心,一旦他們對老師有了信任,對學語文的興趣就大大的提高了。
四、采取成功激勵法,增強學困生的自信心
每一個人都希望自己能夠獲得成功,成功欲望的滿足也是每個人的基本心理需要。學困生尤其希望自己獲得成功,得到別人的尊重。因此,在教學中,教師要多創造成功的機會,為學困生走上成功之路牽線搭橋,肯定學困生的點滴進步,使學困生獲得成功的愉悅,體現自身存在的價值。但是,學困生的自覺性往往較差,混天度日,缺乏理想和追求。因此,幫助學困生確立合理的學習目標,使學困生不斷獲得成功的體驗尤為重要。我在政治課教學工作中,經常為學困生制定切實可行的目標,只要他們稍加努力就能達到。比如,對成績差的學生先要求他們獨立地完成作業,然后制定每天小測目標、單元測試目標、期中考試目標、期末考試目標、升學考試目標等等,當他們有一點進步時,哪怕是很小的進步,都給予及時的肯定、表揚和鼓勵。對表現差的學生先要求他們遵守日常行為規范,然后一步一步提高要求,最終達到轉化的目的。特別要注意的是,在教學中,不要過分給學困生壓擔子,期望值不要過高過快,否則會使學困生對學習望而卻步,失去學習的興趣和動機。
第斯多惠說:“教學的藝術不在于傳授的本領,而在于激勵、喚醒和鼓舞”。要想提起學困生學習政治的興趣,就要多采取鼓勵學困生的辦法,目的在于增強他們的自信心,獲取主動學習的動力。因此,除了前面提到的“制定合理的學習目標,使學困生不斷獲得成功的體驗”外,教師還要在課堂上,多鼓勵學困生去嘗試,去參與教學活動。比如,鼓勵他們大膽朗讀課文、積極回答問題、小結教學內容、上臺板書等等。當然,教師要有足夠的提示,以防止他們遭到失敗,造成心理負擔過重,影響自信心。
總之,學困生不是生下來進入學校就是學困生,而是由于各方面的原因,他們感受不到學校、家庭、社會的溫暖,對生活和學習產生厭惡,對學習失去信心和目標,而成為學困生,所以轉化學困生應以愛、鼓勵、嚴格要求、明確的學習目標貫串其中,要堅信”功夫不負有心人”,通過努力,學困生一定能夠轉化過來,成為一個好學生,成為對社會和國家有用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