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麗肖 王昕琦
摘 ?要:高校學生黨支部以學生黨員為主要組成力量,是黨聯系青年學生的橋梁與紐帶,是黨在高校的戰斗堡壘,關系著黨的教育方針政策的貫徹落實與基層黨組織建設的成效。當前學生黨支部面臨設置方式單一化、組織生活不規范、支部班子隊伍不穩定等問題,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學生黨支部戰斗堡壘作用的發揮。因此,高校要充分發揮學生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就要優化黨支部設置方式、豐富黨支部活動形式、規范黨支部日常管理、構建科學工作體系,才能不斷提升學生黨支部活力,不斷增強黨支部的凝聚力和戰斗力,把學生黨支部打造成培養優秀黨員人才的重要陣地。
關鍵詞:高校;學生黨支部;活力
中圖分類號:D267.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9052(2021)07-000-02
大學生是國家人才力量的重要儲備,對我國實現人力資源強國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大學生黨員是大學生中的先進分子,是黨和國家培養的青年骨干力量,是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1]。要充分發揮學生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就要不斷提升學生黨支部活力,不斷增強黨支部的凝聚力和戰斗力,把學生黨支部打造成培養優秀黨員人才的重要陣地。
一、高校學生黨支部面臨的問題
第一,黨支部設置方式呈現固定化、單一性趨勢。綜合目前情況來看,高校黨支部的設置方式一般分為以下種模式。一是按年級設置黨支部,多存在于黨員人數較少的本科低年級。二是班級黨支部,多存在于黨員人數較多的高年級。三是按專業、科研團隊設置黨支部,多存在于研究生隊伍中。不論選擇哪一種設置方式都會出現管理、學習上的不便,帶來一些問題。按年級設置的黨支部,黨員專業跨度大、日常交流少、彼此之間不熟悉;按班級設置的黨支部,隨著畢業的臨近,考研與找工作的壓力使得大部分學生黨員缺乏黨建活動的熱情與積極性;按專業、科研團隊設置的黨支部,黨員的年齡、知識差異較大,日常學習、生活很難融在一起,這些現實情況都不利于黨支部活動的組織開展。
第二,黨支部的組織生活不規范,質量不高。當前黨支部注重的是“三會一課”頻次,是否按照要求按時組織召開。但是在學習質量、開展效果上還有很大的不足。一是黨支部理論學習不系統、不深入。學生黨支部的理論學習內容多是跟隨時政熱點,觀看一些網絡學習視頻,多為單方面的知識灌輸,很少有結合自身實際的討論與思考。二是黨支部學習的方式比較單一。黨支部的學習大多是采用聽講座、看視頻的形式開展,很難調動支部黨員的積極性與主動性,參與度不高,與社會實踐聯系不緊密。
第二,黨支部班子隊伍不穩定,流動性強。一是學生黨支部的支委成員多為高年級學生黨員,這些學生面臨實習、畢業等多重壓力,真正參與到黨支部工作中,在履行支委的職責方面做得不夠。經常出現學生支委剛剛熟悉工作,就要面臨畢業,導致支委班子隊伍銜接不通暢。二是支部委員對一些程序工作的學習理解不到位,在對入黨積極分子的思想引領和黨員的教育培訓的重視程度不夠,在發展黨員工作的某些程序上執行的還不夠科學嚴謹。
二、提升高校學生黨支部活力的路徑探索
第一,優化黨支部設置方式,探索科學模式。優化黨支部設置,其根本是優化學生黨員的組合模式,目的是調動學生黨員的積極性和充分發揮黨支部戰斗堡壘作用。將學生黨員和教師黨員融合在一起,建立由教師黨員擔任黨支部書記的聯合黨支部,可避免學生黨員因班級、年級、專業不同造成的不變,有利于教師與學生之間的溝通交流,有利于知識的傳播,對于充分發揮學生黨員的主體作用,增強黨支部凝聚力與戰斗力,教師充分了解學生、因材施教有很大的促進作用。因此,可將多種設置方式結合使用,因地制宜,不拘泥于任意一種固定模式,擴大組織覆蓋。并且,可根據學生黨員的特點,優化其組合形式,充分發掘其內在關聯,打破班級、年級、專業壁壘,在自由重組方式上尋找新的突破口。
第二,豐富黨支部活動形式,發揮示范作用。鼓勵學生黨支部創新開展黨支部活動,充分發揮學生思路廣、點子多、有活力特點,豐富黨支部活動內容,展現黨支部特色亮點。一是探索“互聯網+黨建”模式。打造線上學習平臺,充分利用共產黨員、學習強國等優質學習資源平臺,開拓學習視野,豐富學習內容,提升政治意識和思想理論水平。同時,可以為每一名黨員建立學習檔案,記錄每位黨員的學習情況,規范學生黨員的學習行為,強化學生黨員的學習意識和學習自覺[2]。二是探索“云共建”模式。與兄弟院校共建學生支部,為學生黨員提供對外交流、學習的機會與平臺,實現資源共享、取長補短、共同進步。三是創建學生樣板支部,發揮頭雁效應。高校黨支部要充分挖掘學生黨員的先進事跡和與特色故事,做好學生黨員的典型選育工作;及時總結黨支部在創新推動工作、開展“三會一課”等方面的好思路、好做法、好案例,充分利用線上線下宣傳平臺,進行展示與推廣,進一步發揮示范引領作用。
第三,規范黨支部日常管理,保證工作質量。一是要不斷加強黨支部的工作制度建設,尤其是完善在換屆選舉、發展黨員、教育培訓以及“三會一課”等方面的規章制度。進一步明確黨支部的工作職責、工作任務,規范黨內政治生活,實現由制度管人、管事,真正發揮制度的價值與意義。二是強化支部班子建設,提高政治站位,提升隊伍素質。要注重加強對黨務干部的培訓,做好支部班子成員的傳幫帶工作,避免學生支部委員剛剛熟悉工作就要面臨畢業的矛盾。三是嚴格黨支部工作考核,抓好抓實黨支部書記述職評議。學生黨支部的支部班子成員多為學生黨員,要加強日常的督促檢查,運用領導聯系指導、教師分管指導等方式,多輪次、多循環、多交叉地開展日常工作檢查,保證日常工作的規范化與有效落實。
第四,構建黨支部工作體系,提升內在動力。科學的工作體系是一切工作取得成功的重要保障。學生黨支部是高校工作落實到基層的重要載體,構建科學的工作體系對于提升黨支部活力有著重要的意義。學生黨支部要在向心力、凝聚力、戰斗力、影響力、新活力等五個方面入手,進一步提升黨支部的自身活力與內在動力。
一是堅持政治方向,激發向心力。政治屬性是黨支部的根本屬性,高校學生黨支部要堅持把維護黨中央的權威作為政治準則和政治要求,不斷增強自身吸引力與向心力。通過開展主題黨日等活動,提高學習質量,增強學習效果,筑牢精神支柱,引導學生黨員在實踐中不斷淬煉黨性修養、提高政治站位。二是做好頂層設計,激發凝聚力。支委班子要科學制訂支部年度工作計劃,統籌做好學習活動安排,統一安排、統一行動,增強黨支部的凝聚力。通過構思黨支部的發展任務書,制定黨支部活動時間表、黨支部工作路線圖,在整體協作中把黨建優勢轉化為學習優勢,把黨建資源轉化為學習資源,進一步激發黨支部建設的內生動力。三是圍繞固本強基,激發戰斗力。學生黨支部大多以同年級或同班級或同專業的學生黨員組成,具備相近的興趣愛好和志趣追求。黨支部要充分利用這一優勢,組織學習沙龍或者學習論壇,打造成為新時代下的學習型黨支部。營造不同班級、不同年級、不同專業黨員間的層層帶動、層層引領、層層影響的良好氛圍。四是立足學習任務,激發新活力。學生黨員的中心任務是學習,黨支部的活動重心要圍繞“學習”展開,創新學習方式,豐富學習內容,挖掘優質學習資源,不斷注入新鮮血液,提高自身新活力。通過有效的學習活動,引導學生黨員了解世情、國情和黨情,不斷提升學生黨員的政治素養和黨性修養發揮黨支部凝聚、帶動學生的作用。五是做好榜樣示范,激發影響力。學生黨員是學生當中的佼佼者,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質與業務學習能力[3]。要充分發揮學生黨員的先進性與示范作用,提煉典型經驗、典型事跡,樹立學生黨支部形象,廣泛宣傳典型,帶動身邊的同學向榜樣看齊,形成廣大學生爭當先進的良好氛圍,把更多的優秀分子吸收到黨組織中。
三、提升高校學生黨支部活力的重要意義
黨支部肩負著嚴肅黨內政治生活的重要職責,黨的各項路線方針政策和決策部署都要由黨支部工作具體體現與落實。加強學生黨支部建設是一項長期的系統性工程,提升學生黨支部活力是黨支部建設的一項重要內容。在新時代背景下,高校應堅持發展觀念,加強對學生黨支部建設的理論研究,在實踐中總結經驗規律,通過志愿服務、學生黨員支教等多種形式,向社會展現學生黨員的責任擔當。
學生黨支部是大學生開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陣地,提升黨支部自身活力,充分發揮黨支部的示范引領作用,對于增強黨支部凝聚力和戰斗力有重要作用。提升學生黨支部活力,需要在黨支部設置方式、黨支部活動形式、黨支部日常管理與黨支部工作體系上下功夫,發揮黨員的群策群力、支部班子的傳幫帶作用,打造黨支部特色活動,提升黨支部的向心力、凝聚力、戰斗力、影響力和新活力,為高校黨建工作夯實基礎[4]。
參考文獻:
[1]王寧,崔巖巖.創新“黨建+”工作模式,提升高校學生黨支部育人實效性[J].廣西教育學院學報,2019(4):59-62.
[2]趙輝.高校學生黨建工作樣板支部的創建研究[J].湖北開放職業學院學報,2020,33(22):75-76+92.
[3]黃睿.關于加強和改進高校學生黨建工作的思考[J].東莞理工學院學報,2012,19(4):118-120.
[4]邵莉莉,王軻瑋.認同心理結構視域下高校學生黨支部組織力建設探析[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21(2):42-44.
(責任編輯:張詠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