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瑩婷
◆摘? 要:音樂教學是培養小學生審美情趣、豐富小學生情感的重要手段,在以往的音樂教學中,教師通常采用知識灌輸的方式進行音樂教學,其效果不甚理想。將聲勢訓練在小學音樂教學中有效應用,能夠讓音樂教學形式更加新穎、活潑,喚醒小學生的好奇心,提高音樂教學的趣味性,從而增進小學生對教學內容的理解。本文將對聲勢訓練進行簡要闡述,探討小學低年級學生聲勢訓練的要點,并對應用策略加以研究,希望能夠為相關教學工作者提供參考。
◆關鍵詞:聲勢訓練;小學音樂教學;應用;策略
1聲勢訓練的基本概述
1.1聲勢訓練的含義
所謂的聲勢訓練指的是通過人體的動作和部位發出聲音,比如:拍手、打響指、跺腳等,讓動作和音樂的節奏、演唱等融為一體,從而增強學生對音樂節奏以及情感的理解和感悟。聲勢訓練在現代音樂教學中應用比較廣泛,也受到學生的普遍歡迎。
1.2聲勢訓練的要點
1.2.1注意模仿訓練的漸進性
小學生低年級的聲勢訓練大多從模仿開始,教師是他們主要的模仿對象。在進行小學音樂教學中,教師用拍擊身體或者跺腳的方式進行演示,學生觀察和體會教師的動作,掌握其中的要領。這種節奏模仿訓練需要充分考慮下學生的認知規律,模仿訓練要采用循序漸進的方式進行,逐漸提高動作的難度和速度,而且,這種節奏訓練需要保持一定的連貫性。這樣才能保持小學生相對持久的興趣。
1.2.2注意節奏模仿的趣味性
小學生具備了一定節奏模仿基礎時,教師可以對小學生進行進一步訓練,在模仿訓練的基礎上融入一些游戲活動方式,比如:進行節奏回聲練習或節奏變化練習以及接龍游戲等,等,讓學生在理解音樂強弱變化的同時,體會到游戲的快樂,鍛煉小學生的反應能力和記憶能力。
1.2.3豐富聲勢訓練的組織形式
聲勢訓練的可以分為單獨聲勢訓練和小組聲勢訓練。在小學音樂教學中,教師采用小組訓練的方式居多。在進行小組聲勢訓練中,教師需要在分組中注意小學生音樂學習能力之間的差距,避免將差距過大的學生分到同一小組,以免影響到學習能力較弱的學生興趣。此外,在豐富聲勢訓練組織形式的基礎上,要鼓勵學生相互學習,達到1+1>2的效果,增強小學生聲勢訓練興趣。
1.2.4注重利用聲勢為音樂旋律伴奏
教師在引導學生進行聲勢訓練中奧注重聲勢在音樂中的應用,對音樂旋律進行伴奏,這是比較簡單而且自然的教學方式,能夠增進小學生對音樂教學內容的理解。此外,采用音樂旋律伴奏的形式,還能鍛煉小學生的身體協調性,增進小學生的合作,讓這種新穎的教學形式激發學生音樂學習熱情。
2聲勢訓練在小學音樂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2.1注重歌曲的選擇
小學生的學習狀態受其自身的感性認知影響較大,節奏明快、韻律感強的兒歌往往更加受到低年級小學生的歡迎,能夠最大程度激發小學生的學習興趣,增進小學生對教學活動的參與。教師在聲勢訓練中,需要根據小學生的年齡特點,對歌曲內容加以優選,將小學生帶入到自己喜歡的音樂情境中。
例如:在對小學二年級學生進行聲勢訓練中,教師選擇了湘教版音樂教材中的兒歌《月兒彎彎》,這是一首具有民歌風格的兒歌,歌曲的節奏自然、流暢,能夠給小學生帶來一種如歌如訴的體驗感。
教師在進行《月兒彎彎》歌曲教學中,可以利用圖片展示夜色的美好,然后將《月兒彎彎》作為背景音樂通過多媒體播放出來,讓小學生沉浸在音樂的意境中。體驗音樂中期盼祖國統一的情感。
在音樂背景下,教師引導學生對教師的節奏演示進行模仿,增強學生對音樂的理解。通過對歌曲的優化選擇,不僅能夠調動小學生學習欲望,還能提高音樂辨識度,符合小學二年級學生節奏模仿訓練需求。
2.2利用游戲形式進行聲勢訓練
在聲勢訓練中適當融入小游戲,能夠讓教學形式更加生動,富有趣味性,在增進小學生對聲勢訓練參與的同時,培養小學生持久的學習興趣。
例如:《快樂的小木匠》這首歌曲出自動畫片“小熊貓學木匠”,這首歌曲共包括了12個小節,每三個小節形成一個樂匯。這首歌曲節奏比較鮮明,小學生在學習中很容易感受到歌曲歡樂、活潑的情緒,比較適合進行游戲化的聲勢訓練。
教師可以通過演示,在每個小節中采用不同的聲勢訓練方法,比如:在第一個小節中,可以用到“拍手”,進行節奏伴奏,在第二個小節中可以采用“跺腳”,而第三個中,可以用手“拍打桌面”。
游戲活動可以分小組進行,教師可以根據每個小組學習能力的不同,進行必要的提示和引導,讓學生在游戲活動中感受到快樂,掌握《快樂的小木匠》歌曲的節奏特點,從而實現音樂教學的寓教于樂,提高小學生的音樂水平。
2.3循序漸進地增加聲勢訓練的難度
聲勢訓練在音樂教學中的運用,不見要讓學生掌握音樂的節奏,增進小學生對音樂和歌曲旋律和情感的體悟,更重要的是要讓學生體驗到音樂帶來的愉悅感,增強小學生對音樂的喜愛。教師可以根據小學生聲勢動作的掌握情況,循序漸進地增加動作的難度,增加聲勢訓練的新興感。
例如:在《大鹿》歌曲教學中,教師在學生掌握歌曲的唱法后,引導小學生在歌曲中融入聲勢組合訓練。比如:在第一次聲勢訓練中,采用“拍腿”、“拍手”和“捻指”組合,當小學生能夠熟練運用此組合后,教師可以增加聲勢動作的難度,比如:采用“拍腿、交叉拍腿、拍手”組合。
通過這種漸進式訓練方式,有助于保持小學生學習熱情,同時,鍛煉小學生肢體協調性,提高小學生的反應能力和記憶力,讓小學生逐漸向自主創編聲勢動作方向過渡,提升小學生音樂創新力。
3結束語
聲勢訓練是小學音樂教學中常用手段,不僅能夠增強小學生音樂感受能力,還能促進小學生智力發展。教師需要掌握聲勢訓練的基本要點,對聲勢訓練的歌曲和音樂加以優化選擇,不斷在聲勢訓練中注入新元素,從而提高小學音樂教學水平。
參考文獻
[1]陳嶸.探究聲勢訓練在小學音樂教學中的應用[J].《考試周刊》,2018:163-163.
[2]楊萍.探究聲勢訓練在小學音樂教學中的應用[J].讀與寫,2019:209.
[3]王鳳.聲勢訓練在小學音樂教學中的應用[J].小學生作文輔導(看圖讀寫),2019:58,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