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云中
◆摘? 要:班級是幼兒園進行保教工作的基本單位,班主任則是一個班級的中心,在整個班級管理中起主導作用,決定著班級的發展方向和幼兒的發展水平。
◆關鍵詞:幼兒教育;班級管理;習慣培養
陶行知先生曾說“教人就要從小教起,幼兒比如幼苗,只要培養得宜,方能茁壯成長”。作為一名班主任,肩負著責無旁貸的重任。在幼兒園,班主任工作的好壞,直接關系到幼兒園的聲譽和整個保教工作的成敗。如何做好班主任工作具有較強的藝術性,班主任工作事情繁雜,要求細致,要當好一個班主任,必須扮演好引導者、協調者、服務者等多重角色,筆者結合多年班主任工作的實踐,談點粗淺的體會和看法。
一、關愛每位幼兒,提供健康成長的平臺
教育需要愛,也要培養愛。在我們班總有一些小淘氣和破壞大王,每次我都是耐心細致的進行引導,不帶任何偏見的對待每位幼兒,從“多一句表揚,少一句批評”做起。不是有這樣一句話嗎?“好孩子是夸出來的”。我經常和他們一起聊天,一起講開心的趣事,時間長了他們總對我說:“老師,我很喜歡你”,“老師,昨晚我夢見你了”。聽到這些,感覺自己真的成了他們中的一員,成了他們可信賴的好朋友。別看幼兒園的孩子小,其實他懂得不少。而我們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直接影響他們言行舉動。如果我們的孩子喜歡譴責別的小朋友,那是因為我們對他批評過多;如果我們的孩子喜歡抱怨,那是因為我們總是對他挑毛病;如果我們的孩子不夠善良,那是因為我們經常嘲弄他,所以作為孩子的啟蒙老師,我們一定要用心去呵護他們,教育他們,愛他們,就像愛我們自己的孩子一樣。
二、培養自理能力是幼兒獨立性發展的第一步
由于現代家庭的特殊環境,使得不少幼兒失去了發展自理能力的機會。主要表現為:一頓飯吃完后滿桌都是飯菜,洗手草草了事,有的洗完后身上、袖口、地上全是水;玩具玩過后亂堆放,弄得到處都是,只有培養幼兒的自理能力,才能讓他們在幼兒園愉快的開展一日活動。培養自理能力時,教師的一言一行都對幼兒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人們常常會聽到孩子們說:“我們老師就是這樣做的”,或者“老師教我們這樣做的”。可見,幼兒觀察是何等的細致。所以盡可能的教會幼兒一定的生活自理技巧,幼兒沒學會系鞋帶的方法,就談不上系鞋帶;幼兒不會洗臉,就談不上把臉洗干凈;幼兒不知把玩具放到哪里,就談不上把玩具物歸原處……也就是說,即使幼兒有了自理意識,如果缺少自理的技巧,就是想做也做不好。所以,我們還要讓幼兒學會具體的生活自理方法。這一點,對幼兒的教育意義是非常重要的。
三、開展豐富多彩的教學活動,確立幼兒的主體地位
興趣是幼兒學習的原動力,只有有了興趣才能產生主動學習、主動探究的愿望。舉個例子,健康領域中的體育活動,不是要培養孩子跑多遠、跳多高,而是要培養一個終身參與體育活動的興趣,感到體育簡直就是生活的一部分,很有趣,一天不參加就會不舒服,這就是一種興趣。同時,我們要打破以往教學模式,讓孩子多動手動腦,多做游戲,甚至讓他們爬高爬低,讓孩子在游戲中了解是非,學習知識,通過這種開放式的活動,孩子們在各個方面都會得到一定的提高。在我們農村,到處都能看到茂密的樹林,蔥綠的草地,連綿的山丘,而這些都可以成為幼兒活動的天然場所。我們幼兒園背后是一片小樹林,樹林里的樹木、花草、沙石、泥土等都是取之不盡的游戲材料。在春暖花開時讓幼兒在草地上翻跟頭、打滾。夏天,在濃蔭蔽日的小樹林里跳皮筋、捉迷藏、蕩秋干……這些都是孩子們喜聞樂見的活動。秋天、冬天,可在樹林草地上利用小石頭、沙土、繩子、稻稈、樹枝等自然物發展幼兒的走、跑、跳、鉆、爬等綜合能力。
四、做好家園交流溝通工作
家園合作成功與否,往往取決于家長的參與態度。家長的理解、支持、主動參與和相互信任,是保證家園共育順利開展的前提條件,兩者在對幼兒教育時應盡量做到相互溝通、理解和支持,這樣對幼兒各方面能力的發展能有全面而準確的認識,使教育更具有針對性和及時性,更加有利于幼兒的發展。教師可以利用晨接的時間積極主動的向家長介紹孩子在園的情況,并和家長交換意見,讓家長感到我不只是孩子的老師,也是家長的朋友,多交流、多談心、多溝通、多微笑是教師面對每一位家長所要樹立的形象。家長與幼兒園進行溝通時,還應該站在主動的位置上,不能只是單方面的被動接受教師的意見,對一些認為不合理的方面,家長可提出自己的想法,幼兒園也應該適當采取家長的合理建議,只有處于這樣一個平等的關系中,家長與幼兒園才可能建立起相互信任感,從而讓家園合作在幼兒教育中發揮出最大作用。
五、最好的配合才是最優秀的班
和同事、代班搭檔也是需要技巧的,有時,在教學活動中意見有了分歧,一定要共同商量、探討,直到制定出最好的方案為止,最好的相互配合才能帶出最優秀的班。所以工作中要經常與班內其他老師交流,達成共識,注重保教結合。如:老師們觀察發現到孩子的不良習慣,我們都會及時交流,互相溝通,三位老師共同幫孩子改掉不良習慣;每天下午家長接孩子的這個時間是比較忙亂的,這時我們三位教師會密切合作,保育員老師負責照看孩子,一位教師站在教室的門口,負責招呼孩子;另一位教師則與家長及時溝通交流有關孩子或作業的事項,只有最好的相互配合才能帶出最優秀的班。
幼兒教育是終身教育的起始階段,從小培養良好的品德,積極的態度,廣泛的興趣,這和班主任工作是分不開的。工作繁忙努力些、遇到困難堅強些、考慮問題周全些。給孩子一個微笑、一個親吻。就能使他們感受到媽媽一樣的關懷。每當看到孩子們的天真、孩子們的火熱、孩子們的愛,就會覺得我們的職業是陽光下最光輝的職業。
參考文獻
[1]程政梅.游戲教學法在幼兒園實踐教學中的應用[J].新課程(上),2017(06):78.
[2]李媛.兒童歌曲彈唱在幼兒園實踐教學中的運用[J].課程教育研究,2017(24):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