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麗娜
◆摘? 要:小學階段是學生學習的重要時期,小學生數學知識的增長、數學視野的開拓有利于學生明確學習數學在生產、生活中的重要意義。新課改的推進,數學老師應積極地更新教學理念,樹立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思想,展開教學活動,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和探究相關知識,積極思考發言,鍛煉思維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發揮學生課堂學習的主體性,達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本文對小學數學教學中發揮學生的主體性方法進行探討。
◆關鍵詞:小學數學;課堂教學;學生主體性;發揮
數學課是小學一門必修學科,也是很難學好的學科,學好數學有利于提高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為其他學科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為了提高數學教學效率,老師應解放思想,根據實際情況,適當地將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自己起到教學知識點撥、教學方法傳授、學生學習輔助的作用,充分調動課堂氛圍,發揮學生的主體性,鼓勵學生積極地參與教學,引導其主動學習,增強學習體驗,形成良好的數學學習習慣。
一、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
老師在教學活動中,應有效地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從學生實際生活閱歷出發,引導學生根據自身的學習經驗建立知識體系。同時,提倡學生聯系生活實際,主動提出問題,自主探究,將學習知識、培養能力和情感體驗相結合展開教學,充分尊重每一位學生,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數學知識是一個動態發展的存在,需要人們不斷地探索,教師不能直接將“結論”教給學生,讓其強行記憶,或反復練習即可,這樣會阻礙學生思維、能力、情感的發展。在教學中,老師要樹立“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思想,引導學生主動想象、觀察、分析、嘗試、交流、質疑等活動,讓學生發現數學的奇妙。
例如:在學習“圓的認識”部分知識時,老師可引導所有學生自己動手進行折紙活動,即折一個圓紙片,了解“直徑”和“半徑”的關系。通過實踐活動,學生在操作中同時觀察,交流、思考等,很容易得出“在同圓中,直徑是半徑的2倍”的結論。通過讓學生自主展開活動,從動態的角度引導學生對課本知識進行學習和探究,讓學生了解到學習數學不僅是為了得到一個認知的結論,更在于學習的過程。 這樣,學生掌握的數學知識更加牢固,有利于對知識進行實際應用,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體性,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二、創設問題情境
數學學習是一次非常有意義的活動,老師在課堂教學中應有效地激發學生推動學習數學的欲望,促進其學習內驅力的發展,達到高效學習的效果。而這種內驅力的產生,來源于學生對數學知識學習的需求。唯有學生產生了強烈的數學學習愿望,才會激勵自己挖掘自身學習的動力,進而自主參與相應的學習活動。為了讓學生產生學習數學的欲望,在數學教學中,老師要全面分析學生身體、智力、心理特征,根據學生已學知識,聯系他們的生活實際,創設帶有趣味的教學情境,讓學生從自己熟知的事物中學習數學,并體會學習過程的快樂。
例如:在講“容積和容積單位”這一課時,老師為了讓學生更清楚地感受“升”和“毫升”的概念,并了解容積知識學習的意義,在課堂教學前,在教室中的角落里找出一些學生丟掉的各種飲料瓶,并將這些“可樂”、“礦泉水”、“酸奶”……等作為講解容積的教學資源,課堂教學活動中,大部分學生都積極地參與教學,連平時不說話的學生也主動舉手,在此期間,學生的主體性得到充分地發揮,營造了十分活躍的教學氛圍,在老師講解、示范,以及師生交流、討論中,學生學會了對飲料瓶容積的估算,再從商標上的信息對學習情況進行驗證,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三、小組合作學習
合作學習是一種新的教學方式,也是小學數學教學中運用較廣泛的手段。在教學中,數學老師應引導學生展開合作學習,在主動思考、探索過程中,讓學生更好地吸收課本知識,內化為相應的知識點,深入理解數學知識的產生過程及應用方法,培養了學生的思維能力。合作學習方式有很多種,如同桌互討、小組討論、作業交流等,通過合作學習方式,為學生提供了更多參與學習活動的機會,活躍了課堂學習氛圍,增進了師生交流互動,每位學生更好地表達觀點、展示自我、了解他人,集思廣益,取長補短,養成團結合作、積極表現的學習習慣。老師要有效地利用合作學習方式,引導學生自主探究數學知識。
例如:在講“條形統計圖”一課時,數學老師先引導學生自主觀察、思考,從不同角度對條形統計圖進行了解。而在統計圖制作的時候,老師可引導學生通過合作學習的方式實現。或兩人一組,或三人、五人一組,相互交流學習經驗,展開討論,發表各自的看法,傾聽其他學生的想法,制圖結束后,老師再引導組間評價,發現優點,查找不足,反思學習過程,直到掌握條形統計圖制作方法為止,學生在討論、質疑中獨立克服制圖難題,充分發揮每位學生的主動性,共同達到學習目標。
四、結束語
總之,隨著素質教學理念的逐漸深入,對小學數學教學提出更高的要求。數學老師應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關注每位學生的身心、智力、情感的發展。尊重學生觀點,創設有趣的教學情境,展開合作學習,激發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熱愛,通過交流、合作、操作、探究,更好地理解數學,運用數學知識,提高數學學習能力。
參考文獻
[1]肖全.發揮學生主體性,構建小學數學高效課堂[J].教育,2016(03):31.
[2]楊飛云,馮春.淺談如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充分發揮學生主體性[J].中外交流,2019(36):312.
[3]龍香孟.關于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發展學生主體性的思考[J].課程教育研究:學法教法研究,2017(3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