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楚雄
◆摘? 要:道德與法治教育同生活具有緊密聯系,可以說生活實踐的指導是提高小學生道德修養的一項必備條件。若要有效開展道德與法治教育,對學生內外品質和知識能力兼修的素養予以培養,則必須和生活相結合。對此,本文筆者結合自身教學實踐,詳細論述了如何開展小學道德與法治的生活化教學,希望能夠為大家提供有效理論參考。
◆關鍵詞:小學;道德與法治;生活化
不斷進步的時代,讓社會各界均提高了對人才的要求,進而也讓教育教學的難度較大。之所以要開展道德與法治教學活動,主要是為了幫助學生進一步認知法律與基本社會道德,使之對自身行為予以有效規范,促進其綜合發展素質的提高。道德與法治教學和其它學科不同,其以社會知識、生活常識、道德規范等為主要內容,可在學生的現實生活中應用。特別是對小學生來說,他們的人生才剛剛開始,三觀還不健全。因此,在開展道德與法治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有意識地培養提高學生的道德水平和法律意識,以推動其未來發展進步。
一、引入生活案例,豐富課堂內容
教師在開展生活化的道德與法治教學時,可把生活中的一些案例引入,如此就讓教學內容變得更加豐富,也把生活化教學落到了實處。生活化的教學內容,一方面有助于對學生的認知進行強化,另一方面也可將其求知欲和探索精神激發出來,提升學習質量。以《我家的好鄰居》一課為例,為讓學生對鄰里之間的相處和交流有更好的了解,教師就可對相關的鄰里真實故事進行搜集,如家中失火鄰居幫忙滅火等,如此結合理論和案例,就可幫助學生把相關內容較好的學習與掌握到,促進其學習質量的顯著提升。
二、創造生活場景,形成法治精神
在小學道德與法治課堂上進行生活情景的創造,并在其中滲透法治理念,能夠讓學生的學習興趣更濃,積極參與其中,更好的理解法律知識,樹立法治精神。
比如,在就課堂生活規范與學生講解時,可先引入過馬路的交通規則,讓學生具備一定的規則意識,再詳細講述過馬路時要走斑馬線,要靠右行駛以及遵循紅燈停綠燈行的規則,接著引導學生思考“倘若行人和車輛都不遵守交通規則,紅燈都不停,行人會隨意走動,會是怎樣一番景象?”通過小視頻,學生能夠對規則的重要性有一直觀了解,之后教師再向學生播放“打岔、上課吃飯、亂扔垃圾”等畫面,要求學生判斷并討論如何處理。最終在教師的引導下,讓學生同意遵守學生守則,成為遵守紀律的好學生。借助創建生活情景,學生能夠與課堂、校園生活接觸,對規則的重要性有一清楚認識并學會規則,在日常的學習、生活中做到自覺遵守。
三、實施課外活動,規范行為習慣
小學道德與法治課程與其他學科不同,其能夠幫助學生將良好的行為習慣養成。教師在課堂上,可創設各種不同的課外活動給學生,讓學生在參與活動的同時,體驗學習,將課堂所學內容進一步鞏固。
以《大自然,謝謝您》一課為例,教師可組織學生春游,讓其在大自然的山水中對山清水秀予以感受,體會到世間萬物均從大自然中而來。但同時也要認識到,自然界的資源并非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我們要學會節約。與此同時,教師在活動中還可為學生講解小故事,讓學生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學會保護環境、愛護動物,體會人和自然的關系,并對自身的行為習慣予以規范。
四、布置生活化家庭作業,培養學生探究精神
鞏固學生所學知識的一項重要內容,對學生探究精神進行培養的一個重要途徑就是課后作業。通常學生都是在家中獨立的將家庭作業完成,其在學生的生活中占據的比重較大。如果教師能夠把作業和生活之間的聯系抓住,布置生活化家庭作業給學生,既能夠將作業的形式改變,也有助于學生獨立自主意識的增強,使之在生活中對所有未知展開主動探索。陶行知先生也曾提出“六大解放”理念,要求對學生的探究精神重視培養,發展其個性。所以,教師一定要將作業的形式改變,布置生活化的家庭作業給學生,讓作業應有的作用得到發揮,確保培養學生探究精神的教學目標順利實現。
比如,在學習了《為了你,為了我》這一課后,教師將“生活垃圾調查表”發放給學生,要求其回家后對一天生活內產生的垃圾進行觀察。雖然現階段精細化管理正在我國城市中大力推行,且垃圾分類的政策已在部分城市中實施,但小學階段的學生卻并不了解垃圾分類的重要性,垃圾分類的意識也尚未形成。對此,教師可把亂扔垃圾的相關視頻發布在班級微信群內,要求學生在家長的引導下了解亂扔垃圾的危害性,思考垃圾分類的必要性,借助多種方式,如網絡搜索、觀看新聞等,對垃圾分類的相關知識進行收集,之后再與大家一起分享。因為很多學生均積累了豐富的生活經驗,對問題有自己不同的見解,當教師布置生活化家庭作業后,他們為將任務完成,就會有目的的去學習、思考,進而促進自身探究意識的顯著提升。
五、結語
總之,將生活化教學方法引入小學道德與法治課堂上,將直接影響到學生的學習與成長,既可促進學生認知能力的提升,也能夠將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很好的調動起來,使之在生活化教學中把更多的知識掌握,學習質量大幅提高,綜合能力進一步增強。
參考文獻
[1]朱雅鳳.道德依托法治品德源于生活——談道德與法治生活化的應用[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8(12):33.
[2]周巧燕.對小學道德與法治課堂生活化教學的思考[J].華夏教師,2018(31):30.
[3]崔顯花.小學道德與法治的生活化教學[J].華夏教師,2018(20):74-75.
[4]李慶娥.淺談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生活化[J].孩子天地,2020(06):36-3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