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偉紅
◆摘? 要:初中時期的學生正處于身體發育心理悄然發生變化的關鍵階段,他們的情緒和行為容易受到外界的影響,這一時期,學校開展德育工作尤為重要。班主任擔任著德育工作的重任,必須采取有效的教育策略,幫助學生明辨是非,提高認知水平,本文主要從四個方面闡述了班主任在德育工作中的有效性策略。
◆關鍵詞: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
初中是學生成長的關鍵階段,在這一階段中,學生剛好處于叛逆、成長的主要階段,學生的行為、言語等常常帶有草率性、沖動性。與此同時,學生的自我評判能力、自主能力等通常較為低下,因此在這一時期,學校的相關德育工作的開展就顯得及其重要。在隨著新課改的實施,教育工作者已經開始將更多的重點放在了對初中學生德育內容的培養上。班主任是德育工作教育的先行者,必須采取有效的教育策略,讓每個學生都能積極健康地發展。
一、轉變德育觀念,探索德育新方法
由于受到當前中考升學壓力的影響,許多班主任在教學工作中重視文化知識的傳授,對德育教育不是很重視,造成德育工作的實際效果不理想,沒有真正提高德育的實效性。傳統的德育模式總是以"你應該這樣做,不應該那樣做"的命令式教育學生,學生接受教育往往是被動式,容易產生一定的逆反心理,教育效果并不理想。特別是現代社會發展更是一日千里,學生每天接受的新事物也很多,班主任應當緊跟時代的步伐,時刻保持學習和熟悉現代教育思想和德育理論,努力探索行之有效的德育方法,提升德育工作水平。例如:班主任可以利用網絡平臺,組織學生觀看時代楷模、革命英雄的視頻和電視電影,通過開展演講和辯論等形式的活動,學習他們的先進事跡,讓學生從實際事例接受德育理念。還可以通過節日對學生進行品德教育,利用婦女節、五四青年節、國慶節等節日開展各種團隊實踐活動,對學生進行愛父母、愛家鄉、愛祖國的情感教育,讓學生在潛移默化受到德育教育。
二、提升自身修養,以人格魅力影響學生
陶行知先生說:“學高為師,德高為范。”教師是班級的管理者,是學生的引路人,肩負著指導學生學習文化知識,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的重要責任。中學生因為年齡和閱歷的限制,心理和行為都很容易身邊關系親密的人的影響。由于教師職業的特殊性,在學生的心目中教師往往是完美的人,是他們學習模仿的對象,其一舉一動一言一行對于學生都會產生較大的影響。班主任應該發揮為人師表的作用,做好學生的表率,給學生樹立一個良好的榜樣。班主任在日常管理中要求學生做到的事情,自己應該起到模范作用,因此,班主任必須嚴格自身。例如:教師在校園要注重自己的形象,衣著打扮做到端莊得體;和學生交流注意使用文明用語;每次上完課要把講臺收拾整齊干凈,見到教室地面有垃圾彎腰拾起。另外,教師要積極進取,不能滿足已有的知識,通過刻苦鉆研提高自己的專業水平,不斷地提高課堂吸引力。“春風化雨,潤物無聲”,一個知識淵博、道德高尚的教師自然而然地產生人格魅力,會影響學生熱愛生活,熱愛學習。
三、加強環境熏陶,營造積極向上的班級風氣
環境對人的成長有著重要的熏陶作用,一個班班風的好壞,直接影響各科的成績。課室是學習的場所,班主任在接手新班的時候,可以對教室進行布置,精心設計教室文化,為學生創設一個養好的育人環境。良好的班風學風的形成,需要樹立榜樣,班主任要大力表揚班級的好人好事,培養能起帶頭作用的班干部,鼓勵和引導全體學生參與到班級的管理中,促使每個學生都能夠為班級的建設和發展做出貢獻。例如:學校每學期舉行的校運會,節日晚會以及各種團隊活動,都是提升班級凝聚力的好機會,教師要放手讓班干部去組織完成,使每一個同學都能積極參與其中,充分挖掘和發揮每一個同學的特長。同時加強對學生思想的引導和教育,當班里有同學在生活上或者學習上遇到困難的時候,倡議同學們伸手援助,使學生感受到同學之情的可貴,從而培養了班級團結互助的氛圍,使班級形成一種"人人為我,我為人人"的班級風氣。良好的班級風氣可以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對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有著重要的作用。
四、以理解尊重為基礎,關愛每一位學生
作為班主任,首先要了解班里每一位學生的基本情況,在日常交往中通過聊天、談心、家訪等方式,了解學生的家庭狀況、興趣愛好、學習方面的困難等,老師的關愛無形中拉近了與學生的距離,使學生愿意跟老師說心里話,對學生的充分了解可以使教師做到因材施教。其次要相信和尊重學生,初中的學生接受新生事物比較快,對任何事都有有自己的想法,并且自尊心比較強,班主任在日常管理一定要注意自己對學生的說話方式、處理問題方式等,充分尊重學生,切忌教育方法簡單粗暴,傷害他們的自尊心對學生的關愛,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前提。例如當兩個學生發生矛盾時,要耐心了解清楚事件的緣由,不能因為一方是后進生就不分青紅皂白地批評,處理問題做到公平公正,讓學生心悅誠服。另外對學生要采取寬容的態度,初中學生還是未成年人,總是小錯不斷,作為班主任,不要動不動就對學生大聲訓斥,甚至采取體罰行為,那樣反而適得其反,引起學生的反叛行為。正確的做法是多給予學生一些寬容和理解,允許學生犯小錯誤,又適當給學生改正錯誤的機會,讓學生在這個過程中不斷地成長。
德育工作是一項系統復雜的工程,初中班主任工作的實效性,除了班主任自身的努力之外,還需要學校與科任教師教育理念的改變,需要社會與家長的大力支持與配合。德育工作任重而道遠,班主任在德育工作中要善于總結和創新,不斷探索行之有效的教育策略,以人為本,培養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幫助學生建立起積極健康的心態,全面提高思想道德素養,使學生成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有用人才。
參考文獻
[1]柳興民,柳士恭.淺談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有效策略[J].中國校外教育,2018(0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