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黎嫣
◆摘? 要:《全國導游基礎知識》在旅游專業課程中處于核心地位,是導游考證課的必考課程,不僅包括了旅游專業基礎知識,也包括了其他學科的知識,這就給教師的教學工作帶來了困難。文章通過學校旅游專業課程的開展情況,發現在課程知識內容、課時安排、考生素質等方面存在問題,積極探索并提出相應的對策和方法。
◆關鍵詞:旅游專業;課程改革;教學方法
一、《全國導游基礎知識》課程開展情況
(一)知識內容繁多瑣碎
這門課程知識面是很廣泛的,每個知識點之間的邏輯關系不是很明顯,大部分內容比較深奧,也比較枯燥。在導游證考核中涉及了很多的該課程知識點,分布著很多的考核點,學生很難把握好重點與難點,通常來說高職院校設置的旅游管理專業比例更多一些,學生文化基礎比較薄弱,并且該課程多為理論知識,需要記憶,往往給學生以枯燥的感覺,這就對其考試成績造成了一定的影響。
(二)在課時安排上并不合理,也不充分
以某校為例,該校旅游專業安排在第三學期開展這門課程的授課活動,進度計劃為從9月開始到次年的1月結束,課程周期為18周,課時為每星期四節。全國導游考證時間是在11-12月,授課進度與考證時間不是很匹配,在課程教學開始前兩個月以壓縮授課形式為主,以便為復習大綱中的重點內容做出準備,這使得在短期內學生對整本教材的知識點掌握不夠全面,使得復習工作比較倉促,導致教師很少有時間幫助學生進行練習,極大地影響了復習效果,也就進而影響到考證通過率。
(三)考生素質問題
很多學生的學習習慣還沒有完全養成,對于一些與旅游專業有關的學科缺乏興趣,對問題分析與對知識點歸納的能力還有所欠缺,在很多時候很有信心,一副胸有成竹的樣子,然而在知識點記憶面前會很畏懼,導致信心就這樣被挫敗了。學生對本專業的滿意度不是很高,在畢業之后就業方向為服務型工作,家長對這類工作不是很認可,這種眼光有些狹隘,這使得學生不情愿在這個行業扎根,因此考生在復習備考中缺乏動力。
(四)學生素質經驗不足,對考試存在膽怯心理
想要成為一名合格的導游,知識儲備必須要很豐富,在工作中要具有應變能力,然而很多旅游專業的學生在考試中受到緊張的心理影響,出現了錯詞和忘詞的狀況,如果缺乏現場反應和應變能力會對后續表現造成影響。校園是學生活動的主要場所,活動范圍有限,社會經驗比較缺乏,閱歷也不是很多,當考官將實際帶團的問題提出來,或者問題超出學生掌握的范圍,致使出現怯場的情況,不知道如何應對,茫然失措,最終導致成績并不理想,這會對其后期就業心態與能力產生影響。
二、導游證考證課教學方法探索
(一)對教材內容進行整合,對學時進行合理安排
很多院校的辦學思路將市場作為導向,將能力作為本位,突顯技能的地位,學生在畢業之后即可定崗,所以要嚴格按照人才培養方案、導游考試大綱內容,對教材中的內容進行重新整理,對學習計劃進行安排。教師要對每部分內容進行研究,結合學生的情況對教學方案進行設計,對知識點進行分類,進行比較,幫助學生歸納總結知識點。
(二)對教學方法進行改善
1.趣味教學法
有了學習興趣對知識的記憶才會更加順利,興趣對記憶具有重要的助推作用,學習興趣不僅需要學生主觀意識的支配,也需要教師對其興趣進行培養,應結合學生情況,加入具有趣味的教學內容,使知識點變得更加通俗一些,為學生記憶提供方便。可以結合知識點對故事情節進行設計,引入有趣的主題內容,以此對學生的學習興趣起到激發作用。
2.課證融合法
培養方案是人才培養目標能夠實現的重要基礎,實施培養方案需要將課程體系作為支撐。“課證融合”培養模式是在培養方案中融入職業證書考試項目,將培養規格和崗位標準統一起來,使教學內容、崗位要求、考證內容得到融合,便于學生畢業后能夠順利通過“雙證”考試,以此提升就業率。
應按照考核要求,將教學內容與考證內容統一起來,使二者更加匹配,更加契合,使用與之相匹配的教材;教學時間應該根據考證時間而定,給予學生充足的時間去消化吸收專業知識,用來對導游基礎知識進行強化,安排在第二和第三學期進行這門課程的授課;為了使學生積極應對考證問題,提高通過率,應將平時和期末、證書考試成績作為專業考核的重要內容。
3.多媒體教學法
借助多媒體與移動互聯網設備創建導游平臺,利用平臺對三維形式的實景視頻進行播放,讓學生對景點進行直觀的感受,借助學習工具軟件讓學生主動學習,使知識點更加形象化,增加記憶,對學習熱情進行激發,借助信息化教學手段對學生的學習表現進行全程監督,對其復習情況進行及時的了解,開展有針對性的教學活動。
(三)對考生應對考試的技巧進行改進
1.改進題海技術
導游證書考試側重于對教材知識點的考核,在于對知識點的記憶,并未要求考生進行深入的思考。結合學生實際,可以采取不定期的測試策略對學生的復習效果進行及時的檢測,對教材內容的掌握情況進行了解,了解哪些章節仍然存在認知問題,便于學生一邊進行復習,一邊進行查缺補漏。
2.改進復習方法
旅游專業的學生文化基礎比較薄弱,比較缺乏自律性,這就需要教師要對其學習能力進行培養。很多職業院校學生不會正確地做筆記,教師應指導其如何做好筆記,強調要做好預習工作,先要了解和熟悉所要學習的知識,對重點知識做到大致的了解,將不理解和存在疑問的知識標記出來,標記好重點和難點知識,在課后要將筆記整理好,做好對知識點的歸納總結工作,從而使學生的記憶力得以增強。
三、結語
《全國導游基礎知識》是旅游專業一門必修課程,也是導游資格考試的重要考核部分,作為旅游專業和導游證課的一門基礎課程,要從基礎抓起,這就需要教師注重對學生基礎能力的培養,要讓學生掌握扎實的專業基礎知識。教師應采取積極有效的教學策略,引入具有趣味性的內容,利用現代多媒體教學手段改變教學方法,指導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和復習方法,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也要注重加強實踐活動,實現知行合一的目標。
參考文獻
[1]羅小華.汕尾職業技術學院旅游管理專業“崗證賽課”一體化改革探索[J].當代旅游,2020,18(30):64-66.
[2]馬迎青.淺談對中職《導游基礎知識》教學的思考[J].中國多媒體與網絡教學學報(中旬刊),2020(03):54-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