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傳國

摘 要:思維導圖是可視化的圖形,是學生學習的工具,它可呈現知識網絡,也可呈現思維過程。高二學考復習階段,應用思維導圖將知識系統化,學習自主化,復習實效化。
關鍵詞:思維導圖;高中生物;學考復習
學業水平考試(以下簡稱“學考”)是根據國家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和教育考試規定,由省級教育行政部門組織實施的考試,主要衡量學生達到國家規定學習的程度,是保障教育教學質量的一項重要制度,學考成績是高中學生畢業和升學的重要依據。2019年末新冠肺炎突襲人類,疫情隨之爆發,居家隔離成為所有人的生活日常。對于三類校的高二學生來說,自覺在家進行學考的復習備考是有一定難度。雖然教師在疫情期間也組織了“停課不停教,停課不停學”活動,但學生學習效果并不理想。在復課后,學考復習時間緊、任務重,如果沒有有效的教學方法幫助學生進行學考復習,將會直接影響2018級學生6月的生物學考成績。
根據《福建省普通高中學業水平合格性考試生物學科考試說明》要求,筆者依據以往用思維導圖進行生物教學的經驗,再結合本校高二學生的特點,應用思維導圖進行學考復習是一種較好的策略,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下面就介紹思維導圖應用在學考復習中的一些體會。
一、 思維導圖的起源
思維導圖(Mind Mapping)是英國學者Buzan.T在20世紀70年代初創造的。最初,Buzan.T試著用文字與顏色做筆記。隨后,發現此方法做的筆記內容,記憶起來速度成倍增強。后來,他又受到達·芬奇所做的有關筆記的啟發,不斷應用多門學科的理論知識,將記憶技巧、理解力和創意思考融入筆記當中,形成了思維導圖的初步框架。之后,東尼·博贊將思維導圖應用于訓練一群被稱為失敗者或被放棄的學生和“學習障礙者”或“閱讀能力喪失者”。一段時間后,這些學生也能夠轉變為好學生,甚至有一部分學生特別突出,成為優秀者。1971年東尼·博贊逐步將他的研究成果形成論著,形成了思維導圖。
二、 思維導圖的制作
東尼·博贊的成功案例是筆者應用思維導圖進行學考復習的重要原因。在高一生物教學中,筆者已經向學生介紹過思維導圖對促進學習的優點以及其特點、制作過程等技巧,也讓學生嘗試制作過一些簡單的思維導圖。在“停課不停教,停課不停學”期間,教師利用“釘釘”認真指導高二學生制作思維導圖,教師是邊講邊畫,逐步讓學生分組合作去完成思維導圖,再到提供一些簡單的模式讓學生自主選擇開始學習簡單的思維導圖繪制,然后學生可以將知識點按照他自己的理解進行整理歸納,形成學生自用的思維導圖。
三、 思維導圖的應用
學生通過自制思維導圖,學習成績、創新思維等方面都得到了提升。筆者總結思維導圖對學生主要有以下幾方面的幫助:
(一)將知識系統化
復習不是對已學過生物知識點的簡單、重復的再學習,而是對舊知識的深度學習?!渡飳W課程標準》(2017年版)以下稱《課標》基本理念之一就內容聚集大概念,在學考復習時,通過教師一步一步的引導,提高學生對知識的理解能力與解決問題的運用能力,學生運用重要的生物學概念間的關系和聯系,并且用自己的理解方式整理出思維導圖,形成一個完整的知識體系,使知識網絡化,逐步實現課標聚集大概念的基本理念。
如在復習《細胞中的能量通貨——ATP》這一章節中,教師通過思維導圖對本章節進行系統化復習。
第一步:讓學生分組討論總結生物課本中與能量有關的知識點(主要能源、直接能源等)。
第二步:展示ATP的結構簡式A—P~P~P,讓學生討論“A”在ATP、核糖核苷酸、DNA雙鏈配對中的腺嘌呤脫氧核糖核苷酸、RNA單鏈中的腺嘌呤核糖核苷酸中出現時代表的不同含義。
第三步:復習ATP與ADP相互轉化的內容時,可以借助教材上的插圖建立思維導圖,讓學生理解兩種酶和兩個能量的內容,同時培養學生批判性思維。
第四步:將以上零散的知識點有機組合成為有邏輯的系統化知識體系,指導學生按照主題和次主題的方式進行線性連接也就是構建思維導圖。
再如減數分裂教學中,讓學生用不同的顏色區分精卵細胞的生成的情況,看上去一目了然。當然,教師在批閱學生的思維導圖時,每個學生肯定會有所不同,這正好可讓教師知道不同學生之間對知識理解差異化的程度。
學考復習中應用思維導圖,更好地用它來梳理和記憶學習的知識,幫助學生隨時調用相關的知識,使學習過程成為聯系生物知識之間關系的過程;讓學生對重要生物學概念深刻理解和應用,有利于學生對生物知識的長期記憶,從而提高學考復習的有效性,培養全體學生生物學科核心素養。
(二)將學習自主化
在高二上學期期末考試安排假期學習任務時,筆者就把學考復習安排下去,要求每位學生以思維導圖的形式完成各個章節復習,開學上交,讓他們明確復習的重點以及關鍵點,以此自主安排自己的復習計劃??墒?,在2019年末出現新冠肺炎,學生在家“停課不停學”,本校高中學生自主管理與控制相對較差一些,為了讓這種學生復習自主自覺,筆者采取了以下方式:每個章節復習的內容,要求學生在規定的時間完成一章節的思維導圖,拍照上傳到網絡讓同學相互評價,發現他人的不足就是避免自己犯同樣的錯誤。然后修改完善,再拍照上傳修改完善的思維導圖,通過這樣的反復再次復習一遍,筆者督促學生自我檢測。同時,通過嘗試發現在每個模塊結束時的復習,讓學生制作思維導圖進行復習,有利于提升學生自主復習主動性。
復學后,在有限的學考復習中,教師不可能讓學生大量地做題,這樣的話教師就要精心挑選試題,并從每次做題中發現學生知識點的掌握情況,再利用思維導圖把重點知識復習一遍,用十節課左右的時間進行堂課復習內容,并要求學生獨立制作完整的思維導圖,達到查缺補漏的目的。教師還可以布置繪制思維導圖的復習作業,從而把握這個階段的學考復習是否有效。因為在思維導圖的制作過程,也就展現學生對這個知識點的思維過程。教師批閱學生的思維導圖的過程就可以初步診斷學生該對章節知識點與重要生物概念的掌握情況;教師就發現的問題跟學生及時指出,讓學生自己發現該章節知識點與重要生物概念存在的不足與問題并進行自我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