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小凈
摘? 要:在新的教育背景下,將本土文化作為重要資源引入到幼兒園課程體系中已經成為了當前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文章以閩南農家樂為切入點,借此希望幼兒教師對本土文化的挖掘以及在幼兒教育中能夠發揮出應有的價值有所幫助。
關鍵詞:本土文化;閩南農家樂;幼兒園課程
【中圖分類號】G614? ? ? ?【文獻標識碼】A? ? ? ?【文章編號】1005-8877(2021)16-0091-02
Study on the Integration of Native Culture and Nongjiale into Kindergarten Curriculum
QIU Xiaojing? (Chengnan Second Experimental Kindergarten,Hui'an County,Quanzhou City,Fujian Province,China)
【Abstract】Under the new educational background,the introduction of local culture as an important resource into the kindergarten curriculum system has become an inevitable trend of social development. This paper takes Minnan Nongjiale as the starting point,hoping that preschool teachers can dig into local culture and play their due value in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Keywords】Native Culture;Minnan Nongjiale;Kindergarten Curriculum
隨著我國教育事業的不斷建設和發展,本土文化的教育價值逐漸被重視。幼兒教育是基礎教育的有機組成部分,是學校教育制度和終身教育的奠基階段。學前期是幼兒后繼學習和終身發展的重要時期,幼兒教師應當從幼兒的發展角度出發,積極地開發本土資源,將本土資源應用到課程實施中,豐富課程內容,讓幼兒從小接受本土文化的輻射與熏陶,從而使幼兒對本土文化產生了解和探索的興趣,并在過程中獲得全面而有個性的發展。目前本土文化中的傳統文化、經典名著、名人故事、體育游戲以及飲食文化等都已經作為重要的教學資源融入到了幼兒教育中。
1.閩南農家樂的概述
“閩南農家樂”是閩南地區為了提升當地經濟建設水平,促進農民經濟增長的一種重要的經濟手段,利用農家樂讓更多的人切身地去體會閩南地區農家的生活。閩南農家樂中蘊含著豐富的本土文化,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當地的本土文化。在我國注重傳統文化的傳承和發展的背景下,加強對閩南農家樂中反映出來的本土文化進行深入的探究,并加以利用,可以在一定程度內促進本土文化地傳承和發展。閩南農家樂主要的消費群體是游客,讓人們在具體的農家文化氛圍中感受閩南地區農家的飲食文化,為了提升本土文化的宣傳效果,部分農家樂會為游客提供具體操作和生活實踐的機會。筆者所在的幼兒園就是利用戶外活動場地的區域布局、景觀、材料的投放等手段,使該角落成為“閩南農家樂”的縮影。幼兒在游戲中獲得充分的自由和發揮創造力的空間,體現了以游戲為主的環境利于接受本土文化熏陶,建立文化認同感。
2.閩南農家樂融入幼兒園課程的意義
本土文化是重要的教學資源,可以有效地豐富幼兒園的課程內容,提升幼兒培育的實效性。閩南文化作為我國傳統文化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將其引入到幼兒教育中,能夠為幼兒園課程建設和發展注入新的活力,促進幼兒的建設和發展。
(1)促進本土文化的傳承和弘揚
在新的文化時期,我國逐漸加強了對傳統文化傳承和發展的重視。各級各類院校都應當發揮自身的教育作用,將傳統文化融入到課程教育中,促進本土文化的傳承和發展。幼兒園作為幼兒學習和發展中不可忽視的環節,理當加強對傳統文化的傳承和弘揚。將本土文化融入到幼兒園課程中,可以讓幼兒從小就接觸本土文化,提升本土文化對幼兒的影響,促進本土文化的傳承和發展。筆者所在的幼兒園從本土文化的傳承和發展的角度出發,將各種閩南地區的本土文化傳統引入到課程建設中,不斷地豐富幼兒的文化體驗,提升本土文化在幼兒教育中的價值和意義。
(2)利于培養幼兒愛家鄉的情感
本土文化是多樣、有趣的,能夠涵蓋人們生活的吃、穿、住、行、游玩、學習等多個方面的內容。在幼兒教育的過程中,教師通過聽、說、看、玩等多種方式,引導幼兒進入到本土文化的氛圍中,逐漸地去認識家鄉豐富的自然資源和人文資源,在感受和體驗的過程中形成對本土文化特征和價值的認識,讓幼兒在本土文化的熏陶下逐漸培養出熱愛家鄉,熱愛祖國的情感,讓幼兒可以通過對本土文化不同視角的認識培養幼兒的愛國情懷。
(3)促進幼兒的全面成長與發展
幼兒正處于建設和發展的初期,有效的教育教學方式可以幫助幼兒進行思維和能力的發展,將本土文化傳統融入到課程建設中,可以通過本土文化去調動幼兒的各個器官,讓幼兒全身心地融入到本土文化中,在實踐體驗的過程中對自身的動手操作能力、語言表達能力以及藝術表現能力等進行培養和鍛煉,讓幼兒在課程建設中可以得到有效地發展,筆者所在的幼兒園就將幼兒帶入到閩南農家樂中,讓幼兒在農家樂的活動中,體驗制作地瓜粉、地瓜干以及本地其他美食的制作過程,讓幼兒的智力、體力以及思維等多個方面都得到有效地發展。
3.閩南農家樂融入幼兒園課程的策略
(1)深度挖掘文化價值,有效引入本土文化
閩南農家樂中蘊含著較為豐富的文化價值,可以對幼兒的成長和發育起到積極的影響。教師在將幼兒引入到閩南農家樂中進行生活實踐時,應當充分地挖掘出閩南農家樂中反映出來的文化價值,并加以利用。比如飲食文化,飲食文化是閩南農家樂中主要體現出來的文化價值之一,其中包括飲食本身所具備的文化價值和飲食習慣中所反映出來的文化價值,在幼兒的活動中,教師引導幼兒在農家樂中參與到當地小吃的制作和品嘗過的程中,讓幼兒在實踐操作中感受到其中蘊含的文化價值。再比如農耕文化,筆者所在的幼兒園,創設了專門的制作地瓜粉區域,除了讓幼兒親身的參與到當地小吃的制作和品嘗的過程之外,創設了古早水井區域引導幼兒學會用水井打水澆花以及創設了石磨豆漿區域,幼兒在實際操作的過程中,給予幼兒充分的體驗生活的機會,幫助幼兒進行全面的發展。
(2)科學規劃活動流程,實現幼兒自主探索
為了確保幼兒在閩南農家樂中進行活動的活動效果,教師必須在教學之前對所有的活動流程和環境進行科學的規劃,要確保幼兒在農家樂的實踐活動中可以實現知識與能力以及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全面發展。在新的教育理念中,幼兒自己通過實踐探索所獲得的知識遠比教師傳授的知識記憶地要深,理解地要透。所有在實踐探索的過程中教師應當為幼兒創造自己探索的機會,引導幼兒進行發展。本幼兒園在閩南農家樂的時間操作過程中,教師根據在閩南農家樂中的活動內容,將磨豆漿、澆水、種植土豆以及制作土豆干的過程制作成步驟圖,讓幼兒按照步驟圖進行實踐活動,在教師的引導下自主持續、深入地進行探索,以促進幼兒整體經驗的獲得。
(3)加強家園之間的溝通,建立合作機制
為了提升讓幼兒參與到農家樂中的教學價值和意義,教師可以邀請家長也融入到實踐的過程中,借助閩南農家樂中的活動,拉近家長和幼兒之間的距離,豐富幼兒的情感體驗,實現對幼兒的有效培養。本幼兒園通過與閩南農家樂之間的聯合,共同打造適宜幼兒教育的活動。為了讓家長也可以有效地融入到幼兒活動中,特意開設了收集農家樂物品的活動,讓幼兒與家長進行聯合,在農家樂區域內找到傳統的農耕物品或者可以代表傳統文化的物品,讓幼兒和家長在收集和討論的過程進行交流,這樣不僅可以達到提升親子關系以及教學意義的目的,還能實現對本地文化和傳統文地弘揚和繼承,大幅度地提升將閩南農家樂融入到幼兒教育中的價值和意義。
(4)營造戶外濃厚氛圍,提供多種途徑促進幼兒身心全面發展。(這個點還需要在提煉大意,提升育兒價值有點奇怪,幼兒的身體得到鍛煉之類的比較專業的術語)
本幼兒園在將閩南農家樂引入到幼兒課程中的具體做法就是將閩南農家樂作為幼兒的一個戶外活動場地,為幼兒提供一個真實的活動情景,讓幼兒在生活情景中進行學習和發展。閩南農家樂在幼兒教育中的價值不僅僅是在于文化的傳承和發展,還有對幼兒的身體發育也具有一定的作用和價值。首先,在農家樂的實踐活動中,類似于打水澆花、種植土豆以及磨豆漿等過程可以為幼兒提供一個提升身體素質的機會,讓幼兒在實踐活動中可以得到鍛煉,實現身體強度和耐度的提升。其次,農家樂的活動也可以對幼兒的身體協調性進行鍛煉,幼兒在制作地瓜粉的過程中需要根據步驟圖,將全身的器官都調動起來,通過手、腦以及眼睛之間的配合,完成實踐任務。最后,閩南農家樂也為幼兒提供了一個健康的飲食環境。在農家樂的活動中,每一個食品的制作過程都是可視的、透明的,能夠在一定程度上確保幼兒的飲食安全,為幼兒的健康發展提供保障。
4.閩南農家樂融入幼兒園課程的效果
在國家重視傳統文化傳承和發展的教育背景下,筆者所在的幼兒園也積極地融入到了傳統文化的建設和發展中,期待能夠為本土文化的傳承和發展奉獻出自身的力量。該園除了響應國家的文化建設號召將本土的體育游戲、文化傳統等引入到幼兒課程建設中之外,還將本土的飲食文化也引入到了課程建設中,讓幼兒進入到閩南農家樂中,在農家樂中參與到本土美食制作過程中,從美食材料的準備到制作,讓幼兒在教師的引導下,完成本土傳統美食的制作。以幼兒制作地瓜干為例,在實踐活動中,教師先系統的為幼兒介紹了地瓜干的發展歷史,讓幼兒對地瓜干有一個大概的了解,之后教師再將幼兒引入到農家樂中,讓幼兒體驗地瓜干制作的全過程。
教師將幼兒帶入到地瓜干制作地活動情景中,讓幼兒參與到地瓜的清洗、去皮、蒸煮、切片、改刀、烘烤的過程,通過鼓勵和引導幼兒主動參與,有效地提升幼兒的動手實踐能力,讓幼兒在實踐的過程中可以更加深刻、全面地認識本土文化。在活動結束后,教師將幼兒自己動手制作的地瓜干曬干后,讓幼兒在地瓜干上進行作畫,讓幼兒體驗地瓜制作成功的喜悅感和成就感,提升課程的教學效果。讓幼兒進入到農家樂本土美食的制作過程中,就是為了對讓幼兒在實踐活動中完成對傳統文化地深刻認識,借助傳統文化對幼兒的知識、思維、能力以及情感等多個方面造成影響,促進幼兒的全面發展。
將閩南農家樂融入到幼兒教育中,可以從一定程度提升幼兒園對幼兒的培育效果。首先,閩南農家樂為幼兒提供了一條可以有效提升自己身體素質,促進身體發展的途徑,讓幼兒身體的強度、耐度以及協調性都得到有效地提升。其次,閩南農家樂也為豐富了學生的課程體驗,幼兒可以在課程學習中接觸到更多有意思,高趣味的內容,可以從一定幫助教師豐富幼兒的課程體驗,促進幼兒的情感發育。(這段話還需要再梳理下,太小學化了,要站在幼兒教師的角度去評析幼兒的收獲)
本土文化是非常優質的文化資源,能夠有效地促進幼兒的全面發展。閩南農家樂是如今閩南地區重點發展的發展項目,將閩南農家樂融入到幼兒園課程中,可以有效地將本土文化融入到幼兒園課程中。幼兒園教師可以以此為例,將更多的本土文化融入到幼兒園的課程建設中,推動幼兒園課程的建設和發展。
參考文獻
[1]費敏華.將本土飲食文化融入幼兒園班本課程的實踐研究[J].啟迪:教育教學版,2018(07):P.72-73.
[2]平措卓嘎.幼兒園開展藏族兒童民間游戲的現狀與對策[J].開封教育學院學報,2018,38(12):227-230.
[3]郭向榮.福建省城市幼兒園體育活動的現狀與發展對策[J].陜西學前師范學院學報,2018,34(5):124-127.
[4]鄭紅紅.鄉土資源融入幼兒園環境創設的現狀與實踐探索——以莆田市幼兒園為例[J].衡水學院學報,2019,21(1):102-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