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奧涵 楊海東
素質教育改革背景下,高校體育教學也備受重視,高校要想進一步深化體育教學效果,就應尋求更高效、便捷教學方法,而移動互聯網技術則可以幫助教師實現這一目標,學生通過移動互聯網可以隨時隨地進行體育知識學習,互聯網平臺豐富教學資源也為體育教學工作提供有益的指導,增進了學生與教師互動交流,但也存在一些不利因素,需要教師合理把握,使高校體育教學朝著更加積極方向發展。
1 移動互聯網的特點分析
移動互聯網是互聯網與智能通信設備相融合的產物,具有智能化、便捷化的功能。不僅包括智能手機和智能平板,還包括一些便攜性的智能手表及耳機等設備,給人們的生活提供極大地便利條件,同時它們還具備一定的信息數據存儲功能,可以加快信息傳輸,滿足人們快捷化的生活需求。
隨著5G網絡發展,移動互聯網的信息數據傳輸速度也空前提升,擺脫了傳統時間和空間的限制,特別是在教育領域中教師可以獲取海量的教學資源,拓展了學生知識面,符合新時期個性化教學需求,同時也使得教學效果得到保證。
2 移動互聯網對高校體育教學的影響
2.1 積極影響
首先,將移動互聯網融入到高校體育教學中,為體育教學注入了新的活力,為學生提供了良好的學習空間,在網絡平臺中與學生進行充分互動交流,實現體育思想的滲透,而非是傳統體育教學中一味的追求體育技能教學;其次,移動互聯網海量的信息資源,簡化了學生知識獲取過程,教師通過將教學任務發布到網絡平臺中,學生可以自主進行知識的預習,提高了學生自主學習意識,為學生體育知識學習提供了極大地便利條件,使課堂教學效果得到保證;最后,教師可以充分運用豐富的網絡教學資源,創新課堂教學形式,了解當代大學生體育學習需求,并開展符合學生心理特征的教學活動,為學生提供個性化教學服務,也能夠激發學生課堂參與熱情,為高校體育教學改革提供有益的指導,這也是現代化體育教學的必然要求。
2.2 消極影響
首先,移動互聯網技術用于高校體育教學中需要通過社交平臺這一載體實現,將完整的體育教學資源不斷進行精簡、壓縮才能運用到教學中,雖然學生可以直接進行獲取和利用,但缺少一定的規范性,教學效果難以保證;其次,體育教師教學思想過于傳統,課堂教學模式單一,沒有充分運用互聯網平臺為學生創設豐富的課堂活動,無法滿足現代化教學需求;最后,學生學習積極性不高,雖然移動互聯網平臺包含大量教學資源,可以滿足學生個性化學習需求,但知識過于碎片化,有些內容不是單純的講解就能夠實現的,造成了學生理解上困難,無法幫助學生更好的進行學習。
3 應對移動互聯網對高校體育教學影響的策略
3.1 創新體育教學方式,提高學生參與積極性
在素質教育改革背景下,體育學科受重視程度也得到一定提升,積極開展學生體能訓練,但學校卻忽視了體育基礎設施建設,沒有意識到移動互聯網體育教學對體育的引導作用,為了深化體育教學效果,提高學生體育課堂參與的積極性,高校應將移動互聯網體育教學引入課堂中,并加大體育教學資源的建設,打造出一體化的互聯網教學模式,實現對學生體育核心素養的科學培養。
3.2 落實生本理念,發揮學生主體功能
生本理念要求體育教師應以學生為中心開展多樣化的體育教學活動,這也是素質教育改革的必然要求,為了落實這一教學目標,充分發揮學生主體功能,教師應結合學生體能情況制定針對性教學任務,高校體育教學需要促進生本理念的落實,積極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作用,使每一位學生在體育訓練中都能得到成長和進步。
3.3 線上線下教育相結合,深化教學效果
移動互聯網體育教學作為時代發展的產物,教師科學運用以期進一步提高學生課堂參與積極性,可以將體育教學視頻與課堂教學相結合,有助于培養學生體育學習自主意識,深化教學效果,如在開展羽毛球教學過程中,為了幫助學生掌握羽毛球動作技巧,教師可以將其動作原理整合為一段視頻動畫,讓學生跟著視頻自主進行練習,極大地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
3.4 組建高水平教師團隊,加強體育教學培訓活動
體育教學信息化水平決定著教師對資源的使用程度,也會對教學效果帶來一定影響,新時期,體育教學也要與時俱進,充分利用先進移動互聯網平臺來為學生創設豐富的教學活動,教師應不斷提高自身信息網絡技術應用水平,學校也要做好培訓工作,提高其專業水平,為體育教學順利開展提供必要支持。
4 結語
綜上所述,移動互聯網技術發展下給高校體育教學工作變革迎來一定的機遇和挑戰,要求教師應正視信息技術對體育教學的影響,合理的開發網絡資源,融入到體育課堂中,提高課堂創新性,為高校體育教學注入新活力,使教學效果得到保障。
(作者單位:東北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