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宇
摘 要:隨著素質教育的有效實施,教育行業的教育理念逐漸趨向于“以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為教學理念。在核心素養的培育基礎上開展教學,要求教師在教學活動過程中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實踐操作能力等,還要充分利用教學條件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激發學生的學習主動性。
關鍵詞:核心素養;語文課堂;個性化作業
在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對作業的設計融入個性化是適應學生發展需求的,因此教師要學會使用語文作業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科學意識、創新意識、實踐意識,這是學科核心素養培育的重要內容。在現階段的語文教學中也應該注入新的內涵,以作業為主,從作業的內容、形式以及評價等方面開展個性化設計。
一、初中語文作業設計的現狀
1.布置的作業形式缺乏多樣性
目前我國大部分語文教學中,在作業的布置上出現一些問題,特別是作業的內容以及作業的形式等,而作業的形式比較單一、缺乏多元化創新的問題尤為突出。究其原因和教師的教學方式方法有很大的關系,教師對課堂教學中的作業設計并未給予足夠關注和重視。
2.作業量較大但質量較低
初中語文教學重視的是知識的學習和理解,豐富學生的精神世界,因為初中語文教學的開展對作業的設計缺乏一定的重視,而且語文這一學科的知識結構豐富,主要由散文、小說、古詩、文言文等構成。初中語文教師在作業設計過程中對作業的布置往往會把注意力放在作業數量上,對作業的質量不夠重視。
二、核心素養下語文課堂個性化作業設計的研究和實踐的策略
1.對語文作業進行分層設計
不同的學生在年齡、學習認知以及受教育的程度上會有一定的差異,對同一教學知識的學習理解也會存在一定的差異性,因此通過對語文課堂作業的分層設計可以有效地解決這個問題。對于學習能力較強、基礎知識結構比較牢固的學生,在作業設計過程中注重培養探索和研究能力。而對于基礎知識較差、學習能力較低的學生,在作業的設計上一定要布置有助于提高基礎知識以及具有啟發性作用的作業。這樣,學生就可以按照自己的能力來完成作業,也有效地提高了作業的完成率。
例如,教師教學人教版語文七年級上冊第三單元中《濟南的冬天》一課時,可以發現文章蘊含著作者的大量情感,學習后,教師在布置作業時一定要觀察學生的動向,對于平時語文學習能力較好的學生盡量安排一些類似于賞析、理解性的作業,這能夠有效地促進學生思考,有利于學生形成較好的個性意識。而對于理解能力較差的學生,教師可以安排一些類似概括、修辭手法的使用等形式,這能夠有效地幫助學生鞏固教學內容。這樣,對于同一課題的作業進行不同難度的設計,讓每一個學生都可以學習到知識且使作業的完成率也得到提升。
2.增強作業的評價個性化設計
在初中語文教學中,作業評價的設計對于檢測整個教學學習具有重要作用,而且很大一部分學生對作業評價的期待心理也是推動初中語文教學的重要因素。有效的作業評價設計對于教師而言,可以總結自身的教學問題,以便提高自身的教學水平,為自己往后的教學開展提供一定的參考價值,為了有效培養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教師一定要加強作業評價的設計。有效的作業評價對于學生而言意義重大,這是對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肯定,滿足學生的心理需求,更重要的是學生為了得到好的評價,在完成作業時會更加認真。
例如,教師在教學人教版語文八年級下冊《岳陽樓記》一課時,在完成翻譯教學、理解教學之后,教師可以通過布置課后背誦作業,然后在下節課時對背誦作業的完成度進行整體性檢查和評價。對于背誦作業完成較好的學生一定要多夸贊并讓其他學生以其為榜樣,在背誦的停頓、抑揚上要加以引導。而對于一些背誦作業完成效果不是很好的學生,教師要對其一些做得較好的地方加以表揚,不要急于否定學生的能力,要多多鼓勵這一類學生,讓他們已付出的努力得到肯定,這有利于學生更加積極地學習語文和提高作業的完成效果。
綜上所述,初中語文教學課堂中個性化作業設計對語文教學的開展具有重要的作用,而且個性化作業的設計是實現應試教育轉為素質教育的有效途徑。因此初中語文教師要利用個性化的語文作業,增強學生的語文基礎知識,學會將知識運用到現實生活中,提升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同時,利用個性化作業設計也是提高初中語文教學質量的重要手段。
參考文獻:
[1]王麗梅.初中語文個性化作業的探索[J].科技資訊,2020,18(9):130-131.
[2]繆家紅.初中語文個性化作業的思考與實踐[J].文學教育(上),2017(3):134-135.
注:本文系甘肅省教育科學“十四五”規劃2021年度一般課題“核心素養下語文課堂個性化作業設計的研究和實踐”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