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文宇
摘 要:多媒體信息技術對當前的學科教學產生了巨大影響。以初中化學實驗教學為視角,嘗試探討網絡多媒體信息技術在初中化學實驗創新中的應用價值,希望為進一步的策略研究奠定理論基礎。
關鍵詞:網絡;多媒體;信息技術;初中化學實驗;創新
傳統的初中化學實驗教學有其不足之處,特別是對于危險性、污染性的實驗操作,這種教學方式非常不可取。然而,現代網絡多媒體信息技術的出現有效彌補了這一點。網絡多媒體信息技術在初中化學實驗教法創新中的應用產生了巨大作用和價值,主要體現在如下兩個方面。
一、優化教學效果,提升操作能力
1.可以利用網絡多媒體信息技術將化學實驗的現象放大,更有利于觀察。傳統的演示方法只能讓前面幾排的學生觀察到,特別是一些細微的變化,如沉淀、結晶現象的產生或顏色的改變、氣泡的產生等,后面的學生無法觀察到[1]。但是,如果采用網絡多媒體信息技術將實驗過程投影并放大,那么全班每個學生都能清楚觀察,有助于學生學習。另外,在化學變化過程當中,微觀粒子的變化是肉眼無法觀察到的,依靠教師利用模型演示也具有一定的抽象性。但是,如果利用計算機模擬的方法將之放大,而且是動態的變化過程,那么學生對化學變化的本質問題就有了更清楚的認識。
2.可借助網絡多媒體信息技術進行實驗對比和分析。初中化學實驗教學中,有很多需要通過對比和分析才能找出規律,進而幫助學生形成結構化的知識。例如,教師在復習“氣體的制取”時,不可能將初中階段接觸的幾種氣體的實驗室制取裝置一個個擺在講臺上,更不能一個個重新展示。這時候,就需要教師利用網絡多媒體信息技術對這些實驗進行逐一演示,并且可將之放在一個頁面進行觀察和對比。通過對比,學生發現它們的裝置選擇、氣體收集方法等都有一定的規律可循。
3.以網絡多媒體信息技術為支持的平臺可以將實驗過程反復觀看,有利于學生的學習。在初中化學實驗中,有些實驗現象從發生到結束維持的時間特別短暫,如鈉在水中的反應等,而有些實驗現象的變化維持的時間非常漫長,如鐵生銹等,這些實驗都可以利用網絡多媒體信息技術再現、控制,通過拖動時間軸改變時長獲得慢放或快放、回放的效果,讓學生對這些實驗現象把握得更準確。
二、模擬實驗情境,樹立求真自信
1.可以用來模擬疑難實驗。在初中化學實驗教學中,經常會遇到一些疑難實驗,這些實驗容易受到一些因素的影響而失敗,繼而影響教學效果[2]。如“碳還原氧化銅”這個實驗,適量的碳能準確反映出實驗效果,碳的量太多或太少都會影響還原實驗結果。這個時候,教師就可以利用網絡多媒體信息技術,通過化學仿真實驗室模擬出實驗情境,如同真實操作一樣進行實驗,學生觀察的實驗現象往往非常清楚,就有效避免了實驗失敗。另外,可能有些學生認為實驗操作的過程可以不按照教材中的步驟進行。如“稀釋濃硫酸”這個實驗,有的學生認為無論是水倒入濃硫酸還是濃硫酸倒入水中效果都一樣。對于這種錯誤的認識,最好的方法就是利用網絡多媒體信息技術模擬實驗,即把學生認為正確的兩種實驗操作各進行一次,然后對比分析。這時候學生會發現,濃硫酸倒入水中才是最科學的方法。于是,最終對實驗有了更正確的認識。
2.可以用來模擬那些污染性和危險性的實驗。初中化學實驗中有很多比較危險或對環境容易造成污染的實驗,如鈉和鹽酸反應、碳還原氧化銅等。這時候,教師就可以借助網絡多媒體信息技術進行展示,有效避免危險或污染的發生,也讓學生樹立環保意識和安全意識。
3.可以用來模擬現實生活中無法進行的實驗。有些學生在學習化學之后容易產生非常有趣而又有創意的想法,如將原子彈和氫彈碰撞會發生什么等。這些實驗在實驗室中無法完成,只有依靠網絡多媒體信息技術進行模擬。這樣,借助網絡多媒體信息技術滿足了學生的好奇心,幫助學生解決了心中的疑惑之處,激發了他們對化學及化學實驗的興趣,更有利于他們日后的學習。
綜上所述,在面對傳統初中化學實驗教學存在的諸多問題時,教師要有積極的探索精神,要與當前時代發展特點相結合,充分利用網絡多媒體信息技術進行教學,發揮其優勢,讓學生的學習素養更全面。
參考文獻:
[1]周旭.淺談多媒體信息技術對初中化學實驗教學的優化[J].科學教育,2012(4):49-52.
[2]吳小明.網絡技術在初中化學教學中的價值與應用[J].中小學電教(下半月),2016(2):101.
注:本文系2020年度甘肅省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課題“基于網絡環境下初中生化教學創新實驗的探究”(課題立項號:GS[2020]GHB0763)的階段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