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促進小學語文閱讀和寫作結合,老師應基于學生的閱讀、表達、寫作能力來設計當下教學,引導學生在課堂中進行閱讀以及寫作的訓練,使學生的能力以及文化素養得到培養,全面促進學生學習的進步。對小學語文閱讀和寫作契合的意義進行探討,并提出有效地促進小學語文閱讀和寫作結合的策略,引導學生更好地學習語文知識,全面促進學生學習進步。
關鍵詞:小學語文;閱讀寫作;策略
關注小學語文中閱讀和寫作的聯系,老師在教學中將閱讀和寫作兩者結合,以閱讀來培養學生的寫作能力,以寫作來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讓學生的學習能力以及文化素養得以提高,全面促進學生的發展。對此,老師在教學中應以學生的閱讀、寫作能力為主,緊抓語文教學,合理地借用語文教材來引導學生學習語文知識,使學生更好地學習語文知識,促進學生學習進步,讓學生更好地在課堂中進行寫作和閱讀。
一、小學語文閱讀和寫作契合的意義
新課標背景下,促進閱讀和寫作教學的結合,實際上便是在教學中開展讀寫聯動,合理借用語文教材來探究語文知識,以此來引導學生在課堂中“讀”和“寫”,使學生在課堂中通過自身對語文知識的理解去引導學生進行表達,讓學生學到更多的語文知識,全面提高學生的文化素養以及學習能力,促進學生語文學習的進步。同時,促進閱讀和寫作的結合,關注學生讀寫能力,轉變教學形式,重視學生學習以及閱讀、寫作等能力的培養,豐富語文課堂教學,讓學生在課堂中體會語文學習的魅力,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熱情,引導學生更加深入地探究語文世界。
二、有效促進小學語文閱讀和寫作教學的結合
(一)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和寫作習慣
老師應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來側重教學,如對于小學生而言,引導學生積累語文知識,促進學生對語文的理解往往比進行寫作要重要。第一,學生語文基礎薄弱,缺少知識積累;第二,學生沒有良好的語文思維,無法組織好自己的語言。因此,老師應大力提倡閱讀教學,目的在于引導學生積累知識,讓學生打下寫作的基礎,引導學生一邊閱讀一邊思考寫作,從而使學生養成以讀促寫的習慣。寫作基于知識的積累、組織、表達,老師應讓學生博覽群書,見識更多的知識,使學生去學習更好的文學作品,引導學生在閱讀中進行思考,全面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同時,老師對寫作展開教學,還使學生增長了詞匯量,讓學生意識到閱讀對寫作的影響,讓學生更加樂于進行閱讀,培養學生閱讀的習慣。
(二)構建全新的寫作平臺
搭建好閱讀和寫作的平臺,老師應引導學生進行創作,讓學生在學習閱讀以及寫作時主動思考,從而讓學生脫離寫作的模板,全面提升學生寫作能力。對此,老師在教學中可以設置展示墻,展示出不同類型的文學作品,讓學生選擇去閱讀,并且組織寫作教學交流會和討論會,讓學生去討論一些課文的寫作風格,并在課堂中鼓勵學生結合自身的寫作情況談論寫作,讓學生在課堂教學中更好地進行思考,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老師還應鼓勵學生在平時的學習以及生活中隨手記錄一些感想,并引導學生進行交流,如分享自己的生活瑣事、情感等等,最終體驗寫作的樂趣。
(三)提高學生的閱讀以及寫作興趣
無論是閱讀教學還是寫作教學,興趣往往是最好的切入點。老師應在開展教學時挖掘閱讀以及寫作教學的趣味性,提高學生的創作欲望,促進學生對寫作和閱讀的思考,從而將閱讀和寫作相結合,讓學生更好地學習語文知識。因此,老師在開展教學的過程中可以找一些比較有趣的故事讓學生學習,并講解這些故事中寫作的技巧以及方法,引導學生掌握文章的結構。老師還可以鼓勵學生去表演故事的內容,讓學生在表演中去發現文章的用詞特點和經典語句,讓學生在課堂學習中進行積累,引導學生參與教學,全面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三、結語
新課標背景下,老師應在小學語文教學中促進閱讀和寫作教學的結合,合理利用閱讀、寫作等教學方式引導學生去學習語文知識,全面促進學生進步。對此,老師應發掘語文教材的趣味性,使學生養成閱讀和寫作的好習慣,讓學生在閱讀教學中思考寫作,在寫作教學中思考閱讀,以此來提高學生的文化素養以及能力。
參考文獻:
[1]葉家文.關于小學語文閱讀和寫作的契合點探究[J].亞太教育,2015(15):17.
[2]張彩虹.關于小學語文閱讀和寫作的契合點探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9(35):82-83.
作者簡介:陶曉芳(1980—),女,漢族,甘肅白銀人,本科學歷,一級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