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蘅
摘 要:隨著時代的發展和教育的進步,新版小學語文教材投入使用,內容在漢語拼音教學、識字量、閱讀量等方面進行了調整,特別是在單元的編排上增加了閱讀策略單元和習作單元,在方法和內容的指導上更加明確。而習作單元中的“精讀課文”部分,給學生的寫作學習提供了很大幫助。
關鍵詞:精讀課文;小學語文;教學策略
新版小學語文教材投入使用,教師在對“精讀課文”進行教學時,往往會出現教學目標定位不準確、教學過程枯燥乏味等問題,達不到教學的價值和目的。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對此提起注意,做到靈活教學。
一、借助多媒體進行單元教學
學生的興趣對課堂教學氛圍的營造和教學效率的提高起決定作用,所謂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便是如此,因此,教師在“精讀課文”的教學過程中需要把握好學生的興趣,使課堂不枯燥乏味,從而靈活教學,吸引學生的興趣,集中課堂注意力。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通過情境導入的方式,激發學生對“精讀課文”寫作教學的興趣,使學生的目光集中在教師身上,從而調動課堂積極性,更好地進行教學。
例如,教師在教學六年級上冊“精讀課文”《草蟲的部落》時,便可以借助多媒體技術進行教學,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首先需要展示提前制作好的課件,在課件上可以看到草蟲的圖片,一只爬行的小蟲,向學生展示草蟲的世界,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注意力。文章作者以奇異的想象,追隨著一只爬行的小蟲,對草蟲的村落做了一次奇異的游歷,從中反映了作者對大自然、對小生物的喜愛之情。作為一篇散文,它在表達上頗具特色,作者充分發揮豐富的想象;運用擬人、比喻等修辭手法將一個草蟲世界生動地展現在大家面前。教師之后可以從寫作修辭手法入手進行教學,引導學生進行寫作教學指導。
二、精準定位習作單元教學目標
在教學設計過程中,確定教學目標是教學設計的第一步,也是最關鍵的一步,精準定位教學目標可以對教學設計起到很大的作用。教師需要在教學過程中準確定位教學目標,瞄準把心,重點對教學目標進行教學指導,對于非重點部分的教學可以一筆帶過,避免在非重點上造成時間浪費。
例如,在對六年級上冊《山中訪友》進行教學指導時,可以看出這是一篇構思新奇、富有想象力、充滿好奇心的散文。其中作者“帶著滿懷的好心情”,走進山林,探訪山中的“朋友”,與“朋友”互訴心聲,是理解文本內容,這是第一層次,它是學習表達的基礎;明白這個如詩如畫的世界,表達了作者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是作者情感內容的理解。而文中運用的比喻、擬人、排比等修辭手法,是關注文本表達層面的目標,也是教學的核心目標。這個方面,教師需要重點教授學生修辭手法在寫作中的運用,讓學生學會在寫作中運用修辭手法,生動形象地表達自己的情感和想法。據此,字詞方面均不是此節寫作課程的教授重點,教學時一筆帶過復習一下即可。
三、精巧設計寫作單元表達訓練
在寫作學習環節中,最重要的點便是學會寫作的表達方式,教師要重點進行教學。習作單元的“精讀課文”模塊便是學生學習閱讀和寫作很好的教學范例,教師在進行教學設計時要對此環節精巧設計,靈活教學。
例如,在教學《匆匆》中第三段的時候,教師首先可以引導學生描摹作者是如何把抽象的時間寫得形象而具體的。并且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小組討論,從而總結出課文的寫作方法。文章運用實例,選用恰當的動詞,采用排比、擬人的修辭手法對其中的情節進行描繪,從而生動形象地表現出時間悄悄溜走,給人感染力。隨后教師引導學生聯系生活談自己的感受,讓學生根據生活感受語言文字的美,從而引導學生閱讀文章,文章中談到很多生活中的小細節,時間在很多事情中流失,在洗手、吃飯、睡覺、發呆中匆匆而過。同時讓學生自由發言,自己是如何感受時間流逝的,引發學生的共鳴。寫完之后,教師把學生分成小組,讓小組之間交流習作,互相評價,互相批改,并從中選出優異文章,由教師進行評價,課后在班級里進行展示。
綜上所述,寫作教學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占很重要的地位,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對此重視起來。教師首先從利用多媒體激發學生課堂興趣,吸引其注意力入手,同時精準定位教學目標和精巧設計寫作表達兩個方面,從而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促進小學語文寫作指導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