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煉紅
摘 要:在新課改之后,《義務教育生物學課程標準》中對生物學科明確提出,合格的生物教學要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不同于偏文類學科,生物學科的理性思維比較多,與此同時,需要學生具備良好的動手實踐能力和理解能力。生物作為具有重要科學精神和實踐精神的重要學科,生物教師在教學中每一個環節都不容忽視,尤其是需要動手理解的生物實驗,這就需要學生在生物教學的過程中自制教具。就初中生物學實驗教學中自制教具的應用策略展開論述。
關鍵詞:初中生物學;實驗教學;自制教具;應用策略
自制教具的前提是教師對教材有自己的深入分析和理解,對自己所教學的學生也進行了充分了解。生物實驗對整個生物教學都產生著重要的意義,在這個過程中,教具作為實驗的主要展示方式,一個合適的生物教具對整個生物實驗甚至整個生物教學都具有不可忽視的影響。然而現實情況是有一些生物學實驗的難度較大,對生物實驗的原理以及對應的知識也很難理解,生物教師需要在教學過程中化繁為簡,那些難以理解的生物學知識通過身邊的一些事物展現出來,這個過程中,自制的生物教具就發揮了重要意義。
一、分析初中生物學實驗課堂中教具的重要性
在制作自制教具的過程中,學生能夠學會一些工具的操作方式,也能夠掌握更多的知識,增強自己的動手實踐能力,從而達到綜合發展和綜合能力提升的要求。自制教具對學生掌握新知識有著重要作用,自制教具在課堂上加以利用,能夠將很多抽象的概念和知識用一個簡單、具體的形象加以展示。學生在初中開始接觸到生物這門課程,因此在生物學學習過程中要想學好生物內容,就必須要養成愛觀察、愛動手的習慣,而自制教具正好為學生提供了這樣的平臺,使學生能夠在學習過程中更好地理解生活實際情況,加強對知識的收集和整理,在教師課堂上利用自制教具后能夠更好地激發學生的實際動手欲望,從而使教師和學生都不斷進行創新,鍛煉了自身的創造性思維,引導學生學會用生物學的觀點去看待周圍很多相關的事物和現象。
自制教具在制作過程中,從開始制作到制作完成的整個過程中,教師和學生都需要對其進行反復思考和論證,考慮為什么要制作教具、如何制作教具、教具對于該堂課程活動的開展有什么重要意義,這些都能夠在自制教具的過程中得到解決。自制教具不是憑空出現的,很多自制教具的想法來源生活,很多自制教具能夠在生活中找到原型,因此在制作教具過程中,教師和學生必須要深入生活實際,在生活中養成細微觀察的良好習慣,這樣才能準確地獲取相關的資料,掌握不同的素材內容,將一些無用的東西轉變為教具材料,也重視了環境保護。
二、探究初中生物學實驗教學中自制教具的應用策略
1.通過自制教具,進行實驗導入
要使得學生對生物學實驗具有動力,除了實驗本身,還要提升學生對實驗的興趣。教師的合適的實驗導入就尤為重要,使得對于實驗產生興趣可以積極主動地加入實驗活動。傳統的生物教學主要是教師的講述,在講述的過程中學生實際上很難對課程內容產生興趣,也就不能很好地對課程進行理解。而要解決這個問題,教師就需要通過一些方式提升課程的吸引力,讓學生充分參與到課程之中,通過自己的動手體會到課程的趣味,才能實現生物教學的任務與目的。
例如,為了讓學生掌握“鳥類適于飛行的特點”,教師帶領學生制作紙飛機,讓學生將一張紙和一個紙飛機同時扔出去,學生可以看到此時紙飛機飛得更遠。在對比紙飛機和紙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引出鳥類飛行的相關知識,此時學生能夠很好地理解。學生在這個過程中開放思維,說出自己的理解與認識,談談自己在實驗中獲得的感受與體會,然后教師通過對學生的想法進行引導和糾正,從而使學生能夠參與到整堂課程的教學過程中,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在教師的教學過程中,教師通過引導,使學生可以通過紙飛機的形狀聯系到鳥類的飛行。通過此種方式,學生的記憶也更加深刻,更好地學習該堂課的重要內容。
2.利用自制教具,突破教學重難點
每節生物課教學中都有相應的教學重難點,這是必須要解決的一個重要環節。如何去處理,方法有很多種,而自制教具就是其中一種非常有效的方法——用簡單的教具完成較難的教學任務。
綜上所述,初中生物學對學生未來的身心健康發展都產生著不可忽視的作用,在教學的過程中實驗對整個教學的效果具有重要影響,教師應在教授知識的過程中結合初中生的特點進行教具的自制,使每一位學生都可以加入課程之中,最終達到生物學教學的目的。
參考文獻:
[1]劉宏霞.自制教具在初中生物教學中的應用[J].學周刊,2021(16):141-142.
[2]吳笑臣.自制初中生物學實驗裝置兩例[J].生物學教學,2017,42(6):4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