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娟
摘 要:興趣是學生學習數學的原動力,興趣也是培養學生學習熱情以及探究欲望的內生動力,因此對興趣的激發成為小學數學教師必須思考和實踐的命題。小學數學教學中,影響學生興趣的因素比較多,為此,應針對小學數學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通過合理的數學策略,不斷培養小學生的數學興趣。
關鍵詞:小學數學;學生;興趣;培養
興趣是學生學習數學的原動力,興趣也是培養學生學習熱情以及探究欲望的內生動力,因此,對興趣的激發成為小學數學教師必須思考和實踐的命題。筆者認為要從以下幾方面開展教學,從而培養學生的數學興趣。
一、打造良好教學環境,培養興趣
在課堂教學中,為了引發學生的認知興趣以及自主學習、自主探索的熱情,教師應圍繞教材的內容以及學生的認知水平,進一步創設有益于學生投入學習的教學情境,營造良好的教學氛圍。教師應積極地改變自己的教學觀念,做學生學習的引導者、參與者以及組織者,營造良好、和諧的教學氛圍。教師要對學生的認知需求加以了解和分析,并且尊重、愛護、信任每一名學生。學生受到教師的關注與鼓勵,自然會在學習之中顯現出最好的一面。教學之中不少學生也會提出一些自己的質疑,有些質疑可能毫無價值,但是作為教師要尊重學生、鼓勵學生的這一想法,讓學生有更新的點子,教師要與學生友好交談、深入探究。在良好的互動中,師生都能感受到愉悅心情,有利于促進學生興趣的培養。同時教師利用一些積極的語言評價時,進一步催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增強學生分析、解決數學問題的信心。當教師切實深入學生之中,與學生打成一片,才能真正形成師生之間的良性互動,師生相互配合之下進一步激發學生的興趣,
在保證學生學習效果的同時,也能提高教學效果。
二、創設新穎教學形式,渲染氣氛
隨著現代信息技術的大力推行與廣泛應用,在小學數學教學之中,教師可以有效地利用這一信息技術來為自己的教學增色添香,同時也能激發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通過與教學內容相結合,不斷地將抽象而枯燥的理論數學知識轉化為生動而形象的直觀畫面,讓學生在感官刺激之下,積極地認知、理解、思考、分析、探究數學知識。情景交融給學生帶來深刻體驗,不斷地激發學生的興趣,啟迪學生的思維,進一步增強學生的主體意識,使學生主動進入分析、解決、探究問題的教學環境之中,進一步提升自己的學習能力。如在教學一元一次不等式解法的時候,教師利用多媒體來播放問題畫面,從而讓學生結合這一問題進行積極思維,并進行分組討論,學生將自己的討論結果上傳到多媒體上并展現出來,統一播放各小組的討論結果。學生看到自己的討論結果出現在畫面上,激發學習的興趣,并通過學習其他人的解決方法,進行反思,不斷地補足自己的缺陷。教學之中的一些重難點也可以利用多媒體畫面將其生動地演示出來,有利于學生理解這些知識,對學生興趣的激發以及思維的啟迪都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
三、凸顯自主學習,培養興趣
只有調動起學生學習的興趣,才能進一步提高其學習效果,那么這就意味著在小學數學課堂之中,要讓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學生的興趣在被點燃之后,積極地思考問題,并從中體驗數學學習所帶來的一種愉悅感和成功感,從而對學生數學興趣的培養起到積極的作用。可以通過對教材因素的挖掘,不斷地激發學生的興趣,同時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在“圖形與幾何”數學教學中,創設有利于學生動手操作的數學內容,創設教學情境,讓學生融情入境,如通過利用鐵絲、木條等制作一些簡易的幾何模型,培養學生的空間觀念和思維能力,也能對學生的數學素質進行一定的提高。在對素材挖掘之中,學生積極地參與與體驗,通過剪一剪、量一量、畫一畫等操作,再經過相互的觀察、比較以及判斷之后,幾何圖形的空間觀念建立起來了,而且更為深刻,由此也能培養學生的興趣,使學生在制作與對比之中學會利用材料來為自己數學思維的構建提供幫助。
總之,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興趣必須采用一定的科學策略,從學生出發,為學生提供多種數學方式和方法,培養其學習數學的興趣,調動數學思維,讓學生在數學學習的過程中體會到快樂,會學數學。
參考文獻:
穆秀明.試析小學數學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J].中國校外教育,201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