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雅芬
摘 要:初中音樂教學工作中,為了增強師生間互動的效果,要求教師應不斷改進教學方式,運用多樣化手段,注重學生學習環境的創造,使其在良好的環境中積極、主動地學習音樂知識,提升其問題意識,學會深入、獨立的思考,以便完成既定的學習任務。依據教學經驗,針對初中音樂教學中師生互動問題進行探究與分析,增強初中音樂教學工作的成效。
關鍵詞:初中音樂;教學策略;師生互動
受教育改革的影響,初中音樂教學工作得到了很大的發展,學校和教師開始關注音樂教學的改革。為了增強學生的綜合能力,提升其音樂學科核心素養,教師需要參考學生身心特點,為其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不僅能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還能使學生靈活運用諸多不同的學習方式,為以后的深入學習和發展奠基。
一、實現師生間的情感互動,幫助學生加深學習印象
很多音樂作品中都寄托了作者的感情,為了加深學生的學習印象,需要加強師生間的情感互動,促進學生深入理解音樂作品的內涵。例如,在講解《青春舞曲》的過程中,由于此歌曲的節奏十分歡快、輕松,教師為學生講解時應與學生共同參與到節奏游戲中,以便掌握音樂的節奏,激發學生參與的熱情,使其掌握各類節奏的特征。進行師生溝通時,可以讓學生的情緒高漲,置身良好的音樂環境中感受更多的學習樂趣。另外,教師要指導學生科學分析相關音樂作品,從中感悟出青春時光短暫,應珍惜時間,通過努力拼搏,才可以避免浪費青春時光的道理。
二、創設不同的教學情境,運用多種師生互動方式
為了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更好地融入學生中,教師需要為學生創設不同的教學情境,運用多種師生互動方式,使學生置身于舒適的音樂學習氛圍中。在此過程中,可以把那些十分抽象的音樂內容,運用樂器、游戲等不同形式加以呈現,進一步提升學生學習的熱情,從而主動進行相關音樂知識的學習。依靠教學情境的創設,能挖掘學生的學習潛能,對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十分有益。例如,教師為學生講解《歌唱祖國》的過程中,其中涉及譜式、樂理方面的知識,教師可借助多媒體教學設備為學生呈現出來。然后,教師向學生展示音樂歌詞,在此過程中學生能學到各種手語,掌握手語正確的表達方法。同時,在教師的帶領下,學生共同演唱這首歌曲,并進行了手語的集體表演,實現了手語舞蹈與音樂之間的有效融合,拓展了學生的學習內容,達到了師生間良好的互動成效,確保了初中音樂教學質量。
三、創造活躍的音樂學習環境
初中音樂教學要求教師為學生創造活躍的音樂學習環境,使學生能放松、大膽地表達個人的觀點與想法,有利于教師及時獲得學習反饋信息,進而不斷改進教學策略,增強音樂教學工作的成效,使學生從中收獲更多的音樂知識。例如,講解《保衛黃河》的過程中,由于其屬于音樂賞析課的性質,教師事先利用互聯網為學生搜集了很多有關演奏的視頻,接著制作成多媒體視頻教學課件,在正式上課時為學生呈現出來。在此過程中,能帶給學生全新的音樂知識學習體驗,借助音樂的形式,使學生放松神經,有助于規避以往語言形式過于單調的情況。教師應緊密結合不同學生的具體情緒,向學生提出相關問題:“大家聽完《保衛黃河鋼琴協奏曲》有何感受?”借助此項措施,可以提升學生對音樂知識的學習熱情與積極性,減輕學生的學習壓力,使學生敢于表達自己的想法與觀點,而教師要予以參考和借鑒。為此,開展初中音樂教學工作時,活躍音樂學習環境達到師生間深入溝通的目的,為提高音樂教學工作質量做好鋪墊。
綜上所述,初中音樂教學屬于典型的美育方式之一,有關教師應遵循課改要求,引入全新的教學理念,開展多樣化的教學方式,引導學生自主學習,摒棄陳舊的教學手段,為學生營造活躍的學習氛圍,實現師生、生生之間的深入溝通和互動,帶給學生全新的情感體驗,不但增進了師生之間的關系,而且可以提升整體的音樂教學工作效率,使學生在學習音樂知識的過程中感受更多的樂趣。
參考文獻:
李莉,張藍月,孫銘宇.關于初中音樂課堂教學師生互動問題的思考[J].新課程教學(電子版),2019,187(215):12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