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懷昌
摘 要:新時代的初中數學教師要注意采取科學有效的教學方式,深入研究初中數學教材內容中具有研討價值的內容,以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為教學目標。
關鍵詞:素養;方法;初中數學;思想
近年來,原有的課堂教學模式已經逐漸顯現出弊端,這給教育者的工作帶來新的挑戰。初中數學教師也要緊跟時代變化,在教學安排上、教學方式上、教學思想上都要做出轉變,提高教學實效性,開啟數學教育新時代。
一、思想方法要科學,真切領悟數學真諦
運用科學、合理、快捷的數學方法,對數學問題做出解答的過程,是學生感性認知逐漸積累的過程。初中數學教師要認識到數學思想的重要性,深刻領悟數學思想的真諦,幫助學生更加深刻地運用數學思想,比如數形結合、類比、分類、歸納、函數等,都屬于數學思想的范疇。
當然,教師對數學思想的教授是想讓學生更好地領悟其思想真諦,但這是遠遠不夠的,關鍵是學生能夠真正地掌握,并能準確應用。讓學生對數學產生好奇心,才會促使學生對于數學思想方法有深刻的體會。讓學生獨立思考、不斷創新,能夠促進學生思維的不斷更新,思想方法要科學可行,才能幫助學生更加快速準確的解題。在初中數學知識中,有諸多的數學思想,這些方法之間具有緊密的關系,相互促進、相互融合。數學教師要對學生做出恰到好處的引導,提高其數學素養。
二、結合問題情境,促進數學教學質量提升
知識來源于生活,隨著新課標的實施,很多含有生活實例的素材被選入數學課本,強化了數學知識與生活之間的關聯性,增強了實用效果。教學實踐中,初中數學教師結合教學情境,根據生活實例完成對問題情境的創設,逐漸引導學生思考,調動其學習積極性,當學生樂意參與時,就會積極去思考。學生的思考,可以基于生活的親身實踐和已有的經驗,通過比較、分析和總結得出最終的結論。
如對于長方體的學習,教師可以先讓學生舉出生活中關于長方體的實例,如藥盒、冰箱、空調等,先讓學生對長方體的外形有個初步認識,之后再引入教材內容。可以這樣創設問題情境:實際生活中,長方體的實例還有哪些?長方體的外形與長方形有哪些區別?如何根據長方形的面積公式計算出長方體的面積?長方體在我們的生活中發揮了什么作用?根據生活實例,逐漸引導學生思考,最后得出結論。學生在這個過程中,將枯燥的數學知識層層分解、簡化,并在發現、提問、分析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體驗到解數學題的樂趣。數學如同一個迷宮,雖然復雜,但是通過一定的方法,還是可以將這個迷宮打開,起點、終點都在那里,等待我們去發現。
三、以個體差異為基礎,因勢利導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獨特性,每個學生的知識接受能力、層次水平、理解能力等都存在較大的差異。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實現因勢利導、因材施教。當然,根據學生的不同層次實施差異化培養,并不是指將學生分成三六九等,而是將不同的數學講解方法講給不同的學生,最終實現差異的淡化。
具體來說,數學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多跟不同層次的學生溝通、交流,對學生闡述的問題多進行總結,尋找薄弱點,逐個擊破:首先,給學生提出建議,引導他們每天都要記錄課堂筆記,將其中生澀難懂的部分用不同顏色的筆進行區分標記,正確審視自己對于這些知識的認知。其次,數學教師可以要求學生對某些典型的習題,寫出自己的學習體會,之后再結合這些學習體會進行分類、總結,將其中具有代表意義的建議、意見進行合理的歸納,總結各個層次學生的不同需求點。最后,要多跟學生進行交流互動,在不斷的相互探討中了解學生心中的想法,尋找解決方案。通過推心置腹的交談,不但可以幫助學生答疑解難,還能幫助學困生減輕自卑感和壓力,有利于促進師生感情的升溫,構建良好的師生關系,還有利于學生之間的配合與合作,這些為數學教學實效性的提高提供了重要的保障。
參考文獻:
[1]熊向濤.初中數學課堂教學方法研究[J].課程教育研究,2020(17).
[2]李銀泰.巧妙設計教學方法,提高農村初中數學教學有效性[J].試題與研究,201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