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麗
摘 要:小學階段是小學生成長的一個關鍵時期,在這個時期小學生的可塑性很強,同時也對其一生的發(fā)展都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在小學英語教學中,出現了一些智力正常,但是在學習上卻明顯有困難,其學習成績無法達到預期,與實際教學有一定差距的學困生。如何對學困生進行轉化,使其真正地從英語學習的困境中走出來,讓每一個學困生都不掉隊,則成為當前小學英語教師思考的一個問題。就農村小學英語學困生的成因做了分析,并提出具體的轉化策略。
關鍵詞:小學英語;學困生;成因;策略
一、小學英語學困生成因分析
(一)英語學科本身特點造成的
英語不是我們的母語,具有東西方文化的差異,加上缺乏真實語言學習環(huán)境,使學生學習興趣不能持久。
(二)教學中的統(tǒng)一標準設定的影響
教師教學時,通常采用統(tǒng)一的教學內容、統(tǒng)一的任務安排、統(tǒng)一的問題提出以及統(tǒng)一的作業(yè)設計等標準,
對中等生或者是優(yōu)等生來說都能完成和基本達到,但是對學困生來說,其本身的基礎就比較差,面對統(tǒng)一化的標準學習,則使學困生的學習困難重重,顯得心有余而力不足,有的甚至會自暴自棄。
(三)家庭原因
農村家長本身文化素質有限,無法給予孩子指導,再加上對于學生管理的松散,導致一些學困生在做家庭作業(yè)時少了監(jiān)督與管理,更容易放縱自己。
(四)學生自身的原因
學生的基礎知識薄弱,因此在教師所設計的一些問題或者是作業(yè)之中,無法達到要求。學困生因為跟不上其他學生的腳步而漸漸喪乏興趣,求知欲也變低,自主學習的能力也變弱。還有的學生自控力不強,意志也比較薄弱,態(tài)度不端正,沒有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二、讓學困生走出困境的具體策略
(一)教給學生學習的方法
對于學困生來說,作為教師一定要呵護他們的自尊。從不同的立場來考慮如何給予學困生更多的機會,挖掘他們身上的一些閃光點,結合學困生實際學習問題,有針對性地進行輔導。同時進一步增強學生的“心理優(yōu)勢”,讓這部分學困生按照教師設計的特定目標一步一步地達成。對學困生來說,其首要的任務是需要扎實基礎知識,方法無須花哨,而是按照簡單的事情不斷地重復做,牢記單詞、句型等,而教師則需要在其學習過程中隨時進行觀察,并對這部分學生進行單獨輔導,就其理解問題等方面進行引導,切實把握和了解學困生的學習情況,不斷鞏固學困生掌握基礎知識的能力,結合學困生的認知水平來為他們量身定制英語作業(yè)等。
(二)幫助學困生提升信心
不少學困生對小學英語都有一種畏難情緒,教師通過開展藝術性的指導教育,使學生產生與班級相融的心理,同時也積極配合教師對自己的輔導。老師給學困生量身定制一些具體的學習計劃,并且每日監(jiān)督進行落實。教師的不放棄、不拋棄自然是對學困生最大的鼓勵和支持,從而縮短與學困生之間的距離。設計適合學困生的趣味性學習任務,體驗學習樂趣,感受由此帶來的喜悅感,使他們有了更強的學好英語的自信心,原本對英語的畏難情緒也在慢慢減少。
(三)加強課后輔導解決疑難
除了在課堂上對學困生進行有針對性的教學之外,在課后還需要繼續(xù)對學困生進行強化輔導。在通過對成績差原因的分析之后,制定具體的輔導方法,讓學生明確學習的目的,從而認識到學習的重要性,產生強烈的欲望。在具體的學法指導中,則是讓學生找到自身的原因,究竟是什么造成了學習困難?與學生一起進行學習方法的科學應用,幫助他們對所學知識進行梳理與鞏固。同時讓這部分學生親身去體驗一些科學的記憶法和學習方法,并應用在實踐中。在批改學生的作業(yè)和試卷時,教師面對面輔導,讓學困生發(fā)現自己的錯誤,同時讓其反思自己錯誤的原因,幫助學生繼續(xù)對其薄弱點進行鞏固。
(四)搭建互幫互助學習平臺
結合學困生實際情況,作為教師需要為其搭建學生之間互幫互助的平臺。生生互助不僅使得學困生心里的壓力得以減小,生生之間的交流更讓學困生有一種自如感。優(yōu)秀生根據自己的學習經驗,并將一些好的學習方法教給學困生,使學困生在同學的幫助下不斷地提高學習的主動性。抑或者教師可以通過小組互助學習的方式對學困生進行輔導,互幫互助,從而實現合作學習。
綜上所述,對于農村小學英語學困生,教師需耐心細致地對其做思想工作,同時也要堅持不懈地進行輔導,
真正促進學困生的進步,讓他們從學習困境中走出來。
參考文獻:
唐敏.農村英語學困生的轉化策略芻論[J].成才之路,20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