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廷信
摘 要:在素質教育背景下,做好提升小學體育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策略研究,不僅可以讓學生獲得更好的學習體驗,還能為他們的全面素質發展帶來助力。
關鍵詞:小學體育;課堂教學;有效性
一、提升課前熱身的效果
課前熱身是非常重要的環節,其不僅可以幫助學生調整自己的身體狀態,避免他們在接下來的學習中出現運動損傷,同時還肩負著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引導思維狀態的任務。以往的小學體育課堂之所以低效,就是因為課前熱身環節過于死板,且忽視了興趣激發、思維引導,以至于學生缺少最基礎的情感體驗。
為了改變這種教育現狀,讓學生能有更好的狀態去進行體育知識的學習,我選擇將課前熱身形式從熱身操改變成熱身活動,真正讓學生動起來,由此進一步完成對他們的狀態調動。考慮到小學生的興趣需求會經常發生變化,所以我所設計的熱身活動也非常的多元化,有時是擁有配樂的韻律操,有時是具有趣味性的游戲,除此之外還有簡單的比賽等多種方式。以趣味游戲為例,因為本課要進行足球技能的學習,所以我就在熱身環節為他們設計了“打口袋”游戲。游戲中,學生分成兩組,一組學生分列賽場兩端,他們手中有一個自制的口袋毽子,他們需要用口袋毽子擊打場地中的學生,擊中的學生被淘汰,沒有擊中則對面學生繼續擊打。如果口袋毽子被場地中的學生接到,那么他可以隨意淘汰一名擊打者,游戲以一方人員全部被淘汰為結局。在這種游戲模式下,學生不僅可以獲得非常愉悅的游戲體驗,還會通過來回的跑、跳、轉、挪等方式來完成熱身,這為他們接下來的足球技能學習做好了身體狀態調整,課前熱身環節因為游戲活動的開展而獲得了有效的提升。
二、提升課堂教學的質量
想要實現對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提升,要先做好對課堂教學質量的提升,因為課堂教學質量如何直接決定了課堂教學工作的有效性,所以我們要通過提升課堂教學效果,讓體育課堂教學水平更上一層樓。
在傳統的小學體育課堂教學中,學生絕大多數情況都是在進行教師動作的模仿,雖然教師也會對學生進行體育技能原理、知識的講解,但學生真正能理解的程度非常少。然而,體育是一項具有高風險的運動,學生只有在足夠科學的狀態下進行體育活動,才能降低受傷的風險,所以我們必須做好對學生的教育指導,讓他們在全面、完整地了解體育技能原理和知識的基礎上,再讓他們進行技能的訓練,由此來實現對學生的有效教育。例如,在進行“跳遠”教學時,課前的前半節課都是在班級中用多媒體技術開展的。學生可以通過多媒體技術觀察、了解在跳遠時自己的身體應保持什么樣的姿態,起跳時應何處發力等。當學生完全了解了跳遠的方式和技巧后,我再將他們帶到操場中,讓他們進行對應的跳遠練習。在這種教育模式下,學生的運動損傷風險大大降低,他們對跳遠技能的掌握效果也得到了顯著的提升,這對學生的進步與發展起到了重要的輔助作用,小學體育課堂教學有效性也因此獲得了顯著提升。
三、提升課堂訓練的效率
課堂訓練環節是考查學生學習效果的關鍵環節,我們想要提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要進一步做好對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提高,要做好對課堂訓練效率的提升。例如,在“足球”教學后,為了提升學生的學習效果,讓他們真正感受和體會學習的樂趣,我在訓練環節為他們設計了5V5小場比賽的訓練。全班同時進行4個小場比賽。在這種訓練模式下,所有學生都可以在訓練環節中展現自己,鍛煉自己在課堂上所學到的足球技能,這不僅可以提升學生的學習效果,還能讓他們感受和體會到足球的樂趣,為小學體育教育目標的實現帶來了重要的支持。
總而言之,做好提升小學體育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策略研究,不僅可以推動小學體育教學工作的進步,還能讓學生獲得全面素質的發展,這對素質教育目標的實現起到了關鍵的輔助作用。在實際工作中,教師必須做好對每一名學生的學習狀態的分析,并通過針對性的方式讓他們主動地去進行體育知識的探究,由此帶給學生更好的學習體驗,讓他們獲得身體素質、心理健康等多方面的發展,真正意義上實現小學體育學科的素質教育目標。
參考文獻:
[1]楊素英.立足“教學做合一”,提高小學體育課堂教學有效性[J].家長,2021(4):61-62.
[2]楊金虹.小學體育課堂借助游戲提高教學有效性探討[J].學苑教育,2021(2):5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