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建宏
在數學教學中,關于學困生的轉化問題各位教師進行了大量的探索與實踐,其中小組合作學習是轉化學困生的有效方式之一,通過組內互助,“兵教兵”合作交流的形式進行幫扶轉化,取得了較為理想的效果,下面筆者就自己的教學實踐談幾點感悟。
一、關愛學困生,培養良好的師生關系
學困生往往因為學習成績較低,缺乏自信,不善于與別人溝通和交流,課堂上不積極回答問題,課后不主動請教同學幫助解決學習中的疑問,久而久之,在學習中不懂的知識越來越多,更不愿意與別人交流、合作,如果不及時糾正,學困生的性格會顯得孤僻、不合群,影響其正常的身心健康成長。作為教師,有義務、有責任轉變學困生,在全面教學的同時,應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學困生的轉化上,不要讓一個學生掉隊,學習上多一些耐心,教學時低起點、緩坡度實施分層教學,激發他們的斗志和學習熱情;生活上多噓寒問暖、交流談心,了解他們的內心想法,只有學困生克服了在群體生活中的自卑心理,他們才有信心和欲望在小組合作學習的氛圍下,主動參與合作交流,與學優生共同進步,所以良好的師生關系是進行小組合作學習的前提,是進行學困生轉化的保障。
二、耐心輔導,為學困生創造展示的機會,增強自信,激發興趣
在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課堂訓練上,教師實施分層教學,為學困生創設更多展示簡單問題的機會,請學困生回答簡單題目。在我的教學實踐中,根據學情將學生分成明星組、進步組、創新組、躍進組、愛心組、幫扶組六個小組,根據學習情況,重點幫扶,跟蹤指導。在每個學習階段,根據他們的進步情況和個人意愿也可以靈活調整,目的是使每一個小組成員都能和諧相處、互幫互助,實現學習效率的最大化。一般每個小組安排2~3名學困生,2名尖子生,2名中等生,學困生在老師的耐心輔導下,在組內成員的幫助下,弄懂基礎題目,并給予他們展示自我的機會,對表現優異的學生給予掌聲鼓勵,使其產生成就感,慢慢覺得學好數學并不難,為今后的持續學習奠定基礎。
三、合作學習中,采用激勵性評價機制激發學困生的學習動機
教師向學困生布置完學習任務后,告知完成相應任務后獲得的獎勵是什么,學困生就有了挑戰學習任務的欲望,他們會在老師的引導下努力探索數學知識,主動參與小組合作學習。如能正確完成一道題加一分,上臺展示加二分,對得分在前三名的學生進行物質獎勵。同時結合每一個階段的考試成績,制訂下一次的奮斗目標,在目標的促使下,激發他們的積極性,在不斷努力中體會成功的喜悅。
四、分類、分層合作學習
分類指分題型,根據難易程度的不同設置不同的題目類型,讓學困生完成較簡單的學習任務,學習能力強的學生除完成簡單的題目外還要完成拔高性的題目,在學困生完成自己的題目時遇到障礙可以請教學習能力強的學生,學習能力強的學生充當小老師的角色給予輔導;分層是課堂教學中的三個維度,第一維度是理解和掌握基礎知識和基本概念,第二維度是簡單知識的遷移和應用,第三維度是拓展和延伸。第一維度是針對學困生的,第二、三維度是針對學習能力強的學生的。最終達到人人有收獲,個個有提高的目的。
五、與小組長和組員談心、談話,交流學習方法
在學困生轉化上,教師可以進行適當檢測,了解學情,掌握學習效果,從答題的規范程度、準確程度、認真程度了解學生的表現,然后對學困生個別談心,談話交流,傾聽他們的心聲,了解他們在本小組內的學習表現以及自我感受,多進行心理疏導,個別輔導,教育小組長對學困生進行指導、幫扶、督促,讓學困生建立信心、主動參與、體驗學習的快樂。
六、持之以恒,堅持不放棄
學困生的轉化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要經過漫長艱辛的付出,讓他們從心理上重視、態度上轉變、行動上落實,首先教師對他們不放棄,在備課上,預設學困生的學習任務,盡量做到低起點,分層練習,經過循序漸進、持之以恒的努力,學困生一定有收獲,切記不能急于求成。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作為教師要有信心,我們可以制訂短目標,給予小驚喜,只要老師和學生有心動有行動,鍥而不舍,學困生的轉化一定會成功。總之,學困生的轉化需要調動一切有利于他們學習的因素,在小組合作的氛圍下,學困生會克服膽怯、自卑的心理,會融入集體中發揮個人能動性,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過程,相信,長時間地堅持下去,一定會收到良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