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剛
摘 要:近年來,“孩子放學早、家長下班遲”這個問題成為困擾人們的主要問題之一,所以,為了解決這個問題,2017年教育部辦公廳提出《關于做好中小學生課后服務工作的指導意見》,目的就是要通過提供課后服務活動來解決這個問題,并為學生的健康成長打好基礎。
關鍵詞:小學數學;“雙減”政策;課后服務;多元化
在“雙減”政策下一線數學教師該如何做好課后服務活動的開展工作呢?
一、從思想上重視課后服務活動的開展
思想上重視是實現課后服務活動多元化的基礎,簡單地說就是思想決定行動,只有師生從思想上認識到課后服務活動開展的必要性,才能在行動上積極參與。具體來說,師生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做好思想的轉變工作。
第一,教師思想方面的轉變。首先,認識到課后服務活動開展的必要性,即為什么要開展課后服務活動,明確其給數學教學帶來的影響,同時,也明確這個活動開展對學生健康成長所起到的作用。其次,改變單一做練習題的課后服務活動,豐富活動形式,確保多元化課后服務活動能夠順利開展。總之,作為教師要真正認識到雙減背景下課后服務活動的存在價值,從思想上認識到多元課后服務活動開展的重要性,進而為提高課后服務活動質量打好基礎。
第二,學生思想方面的轉變。對大部分學生來說,他們并不習慣課后服務活動的存在,甚至會將這部分時間浪費,這樣是不利于實現課后服務價值的,所以,在“雙減”政策下我們應讓學生從思想上認識到課后服務存在的價值,要快速地讓學生適應這個環節的存在,進而推動學生參與到相關活動當中,同時,也為學生學習質量的提高打好基礎。
總之,在“雙減”背景下,師生都要從思想上認識到這個環節的重要性,這樣教師才會主動去探究多元化的課后服務活動,學生才愿意積極地參與,才能真正保障其存在價值的實現。
二、從行動上組織多元化課后服務活動
所謂的從行動上落實就是要組織和開展多元化的課后服務活動,通過多種活動的開展促使學生獲得全面的發展。那么,在實際的數學課后服務活動中我們該如何實現多元化呢?在筆者看來,我們除了在課后服務環節組織學生完成日常的數學作業以及輔導之外,還可以組織學生開展一些其他拓展性、科普性的活動來調動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并確保學生在積極參與活動中提升數學學習的能力。
第一,拓展活動的開展。例如,在組織學生學完“雞兔同籠”的知識后,教師除了讓學生掌握教材中的解法之外,在課后服務活動中,還可以組織學生進行拓展活動,即組織學生了解“抬腿法”“畫圖法”和“假設法”等。總之,通過多種方法的引入引導學生對這部分知識有更加深入的認識,而且,這些方法的引入也能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對提高學生的解題能力以及思維的拓展都有重要作用。當然,除了這種拓展之外,我們還可以組織學生聯系一些開放性試題,如:學習一些能夠培養學生思維的內容,如抽象思維的訓練、邏輯思維的訓練等,這些活動的開展可以調動學生的好奇心,也能保護學生的數學學習積極性,對提高課后服務質量也有著重要作用。
第二,科普活動的開展。對數學教學來說,所謂的科普活動主要是讓學生更多地了解數學,如生活中的數學、數學的美、幾何的大廈等,通過引入一些數學類的科普書籍來組織學生進行學習和了解,這樣可以開闊學生的視野,也能豐富學生的學習內容,對調動和激發學生的數學學習熱情具有一定的推動作用。
三、從評價上保障課后服務活動的有效開展
評價是提高課后服務質量的有效手段之一,也就是說,在“雙減”政策下,教師要通過評價課后服務質量來明確相關活動開展的效果,找到改進和完善的方向,這樣才能確保多元化課后服務活動的順利開展。
還以“雞兔同籠”這一課后活動為例,為了幫助學生鞏固所學,也為了提高學生的數學學習效率,我們的課后服務就是引入多種解答方法,所以,在評價環節我們可以結合學生對每種方法的接受程度以及回應的程度來分析學生是否積極參與到課堂活動當中,學生對這部分知識是否完全理解等,之后,再組織學生之間進行評價,彼此之間說一說在這個一題多解活動的開展中誰的表現最好等。總之,我們可以借助多元化的評價來明確不同課后服務活動的開展效果,并結合學生的表現推動相關課后服務活動的順利進行。
總之,在小學數學課程的課后服務中,教師要充分發揮該學科的特點,通過多種課后服務活動來達到提高學生數學學習質量的目的,同時,也為學生數學素養的全面提升做出貢獻,進而確保“雙減”政策能夠順利地進行落實。
參考文獻:
[1]杜頌.小學階段學校課后服務問題與對策研究[D].濟南:山東師范大學,2020.
[2]李欣澤.城區小學課后服務的實施現狀與對策研究[D].煙臺:魯東大學,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