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春梅
摘 要:從班主任教育實踐出發,從“組織活動”“互相監督”以及“家校合作”三個方面入手,針對農村小學班主任有效面向學生開展誠信教育的策略及其有效途徑進行細致闡述與分析。
關鍵詞:農村;小學班主任;誠信教育
誠信是一個人立足于社會應當具備的基本素質。鑒于此,作為學校教育工作者應當想方設法面向學生開展誠信教育,以讓學生從小懂誠信、講誠信,做一個誠信的人。作為一名農村小學班主任,我在自身的班級管理教育實踐中便高度重視對學生進行誠信教育,并從農村小學生的實際需求出發,采用恰當而合理的方式方法,取得了理想的誠信教育效果。以下,我僅結合自身的班主任教育實踐經驗,對誠信教育的有效策略發表個人見解。
一、組織活動,在活動中告訴學生誠信的道理
誠信教育若由教師單純進行語言的描述,很容易讓小學生失去聆聽的興趣,此時,再多的大道理學生也聽不進去,更不用說朝著教師所預期的方向發展與進步了。由此出發,作為農村小學班主任便可以有意識地組織一些多彩的活動,讓這些豐富多彩、繽紛多姿的活動吸引學生的參與興趣,激發他們融入其中的主動性,更在巧妙而無形中傳遞給學生誠信的道理。
例如,我有意識地組織了“講解我知道的誠信故事”的趣味活動,鼓勵全班學生課下搜集相關的誠信故事,認真準備,以便在故事講解活動中都能有話可說、有內容可表達。果不其然,學生課下認真準備著,他們搜集到不同的誠信故事,使本次故事講解活動中所呈現出的誠信故事內容異常豐富。無論是在之前準備故事的過程中,還是在講解故事的過程中,又或是在聆聽他人講解故事的過程中,小學生都一次又一次地受到了精神及情感上的沖擊與熏陶。對此,他們會深深地明白講誠信的價值,也能在日后的社會生活中做講誠信的人。可以說,多彩的活動有著潤物細無聲的效果,使得小學生所接受的誠信教育變得高效且易于接受。
二、互相監督,在監督中引導學生積極努力向上
小學生雖然年齡小,但是他們也有著同成人一般的好奇心與競爭的欲望,他們也想表現得優秀,得到來自外界其他人的肯定與關注;遇到自己存在的問題時,也會思考,這樣做是不是不好,應該怎么改正等等。由此出發,農村小學班主任在班級管理實踐中應當積極重視學生的實際心理特點,引導學生相互間進行監督,這樣一來,便能充分發揮學生間的“向善”競爭心理,促使他們都積極而努力地向上進步與發展。可以說,這也是面向小學階段學生進行誠信教育的有力切入點之一。
例如,我將全班學生大致劃分為不同的小組,各個小組為統一體,小組內的成員相互之間認真監督、共同進步。當發現有人做出誠信的行為舉動時,該小組成員可以記錄下來向我反饋,而我則會在全班面前對這種講誠信的行為進行積極的表揚;同時,若發現小組成員存在不誠信的行為,他們也會以好朋友的身份及時指出,并引導其及時改正,做出改變……學生相互間的相處時間更長,而且沒有來自教師的壓力,他們之間的交流也更加活潑而親切,為此,以小組為單位的互相監督便使學生很好地形成了“你追我趕”的積極狀態,大家都想對外展示自己優秀的一面,減少不光彩的一面,為此,他們的實際行動就會呈現得越來越好。
三、家校合作,鼓勵家長發揮榜樣示范的作用
家庭是孩子出生與成長的港灣,父母的行為舉正更是會對學生產生深遠的影響。為此,作為農村小學班主任還應當積極加強與學生家長的溝通與聯系,鼓勵家長積極發揮自身榜樣示范的作用,用優秀的一面引導自家的孩子也做一個講誠信的人。
例如,我曾專門組織過一次家長會,在本次家長會中,我認真地向家長朋友闡述為人誠信的作用以及所產生的突出意義。農村家長的文化水平相對較低,他們雖然也模糊地懂得,但卻未曾以如此專業的角度去剖析誠信之于一個人的深遠影響,因此,本次家長會讓不少農村小學生的家長大開眼界。也正是基于他們對誠信的深入理解,他們在家庭生活中也能有效做到規范自己的言行,用自己講誠信的優秀一面去積極影響孩子。
總而言之,農村小學班主任應當積極探索切實可行的誠信教育方式方法,以讓所教的小學生都能講誠信,做一個真正正直而有誠信的人。
參考文獻:
胡石文.在班主任工作中多法滲透誠信教育[J].散文百家·國學教育,2019(5):153.
注:本文系甘肅省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課題“誠信教育融入農村小學班主任工作的路徑和策略研究”研究成果(課題立項號:GS[2020]GHB1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