牟紅軍
摘 要:新課改背景下各科教師要創新教學方式,小學數學是一門比較基礎的課程,與生活的契合度也很高,小學生通過學習數學可以提升自己的創新思維和發散思維。隨著信息技術向各個領域的不斷滲透,小學數學教師要轉變傳統的教學理念,積極推進信息技術與數學教學相融合。
關鍵詞:新課改;信息技術;小學數學
一、信息技術與小學數學教學融合的意義
(一)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小學生正處于好奇心比較重、具象思維比較敏感的時期,通過將數學教學與信息技術進行融合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1]。通過多媒體教學,教師可以將一些難以理解的數學知識通過動畫視頻的形式展開,從而可以有效調動小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因此利用多媒體幫助學生培養數學興趣顯得至關重要。
(二)有利于學生理解抽象的數學概念
數學相較于其他課程來說相對比較抽象,小學生在學習時容易覺得枯燥,因此小學數學教師要善于培養學生的數學興趣。數學不同于其他課程,都是由一些比較枯燥的數字和代數組成,通過與信息技術進行融合,教師可以在多媒體平臺上將抽象的數學符號具象化。比如,在學習幾何圖形時,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為學生展示一些生活中所用到的桌子、杯具等,讓學生說出它們的形狀。
(三)有利于學生清晰地掌握數學思維過程
小學數學的知識雖然比較簡單,但是其也有推理過程,與生活的契合度也很高,因此小學數學教師通過將當前的教學與信息技術進行融合可以將數學知識的推理過程在課堂上再現,進而加深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理解。比如,在講解圓柱的面積時,可以借助多媒體向學生展示圓柱的展開圖,不僅能幫助學生理解公式由來,還能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和發散思維。
二、新課改下信息技術與小學數學教學融合的策略
(一)完善硬件設施建設
信息技術與小學數學教學相融合的首要任務是完善基礎硬件設施建設,這是實施多媒體教學的重要載體,因此學校要加大資金投入,不斷完善相關設備建設。雖然我國大部分學校已經實現了信息化建設,但是部分學校的信息化建設仍存在問題,因而也無法實現信息技術與數學教學的融合。
另一方面,很多學校雖然硬件設施比較完善,但是信息利用率比較低,多媒體平臺形同擺設,很多教師沒有意識到信息技術與數學教學融合的價值,因而也無法有效保障教學質量。因此就這一情況,小學數學教師應轉變教學思想,不斷推動數學教學與信息技術進行融合,并制訂有效的教學設計,進而才能逐步提升教學質量。
(二)加強師資人才隊伍建設
在信息技術與數學教學相融合的今天,小學數學教師應該不斷加強自身的素養,以更好地促進信息技術與數學教學相融合[2]。
首先,小學數學教師要有良好的數學素養,要具備專業的數學知識,還應該具備良好的教學實踐技能,并且還要有善于溝通的能力,教學思路要清晰,要善于發現教學中存在的不足并及時改正。在新課改背景下,小學數學教師要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把教師的“教”逐漸向“導”轉變,一視同仁,不放棄每一位學生,注重全面發展的同時還要尊重個體差異,堅持因材施教。
其次,在新課改背景下,小學數學教師還要加強信息技術學習,要具備操作電腦、制作課件的能力,這是實現數學教學與信息技術融合的關鍵,因此小學數學教師要養成刻苦學習的心態,在學習信息技術的同時還要做到學以致用,善于利用信息技術為當下的數學教學服務。
(三)保持先進的教學理念
新課改背景下,小學數學教師要轉變傳統的教學理念,以往教師單方面的知識灌輸并不會起到有效的教學效果,并且會大大降低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因此小學數學教師在促進信息技術與數學教學進行融合時還要轉變以往的思想,保持先進的教學理念,教學方式要與學生的實際情況相符合,要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和教學目標去制訂課堂計劃。另外,小學數學教師還要多了解社會,并根據教學大綱調整教學方式,進而使培養出的人才與社會接軌,也能促進學生的綜合發展,要善于利用信息技術去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善于借助多媒體來培養學生主動探究的能力,進而逐步提升小學生的數學思維和邏輯思維。
小學數學課程的理論性、抽象性、嚴謹性及實踐性說明了小學數學課程的特殊性,在新課改背景下,小學數學教師應該積極轉變傳統的教學理念,用發展性、創新性、學習性的眼光去看待當前的小學數學教學工作,并不斷加強自身的綜合素養,進而才能推動教學改革,才能使信息技術與數學教學更好地融合。
參考文獻:
[1]崔旭剛.新課標下信息技術與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融合[J].中華少年,2019(14):162-163.
[2]張紅紅.新課改下信息技術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的運用[J].青少年日記(教育教學研究),2019(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