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雅珺
摘 要:近年來,積極探索信息化在中小學音樂教育中的應用成為很多一線音樂教師的重要命題,需要采用全新教學理念實現小學音樂教學的全面均衡發展。小學音樂教育之中引入信息化技術,與人工智能、互聯網虛擬現實等技術相融合,能改變傳統的音樂教學模式和學習方式,使音樂教育更深入人心,也能使信息化真正成為音樂教育不斷凸顯其個性化以及創新發展的助推力。
關鍵詞:信息化;小學音樂教學;創新
作為學校美育的重要組成部分,音樂教育同樣也需要借助信息化技術來提升教學質量。通過將小學音樂教育與人工智能、互聯網虛擬現實等技術相融合,不僅能實現教育資源的共享,同時還能促進教育的公平,激發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培養藝術素養,促其健康快樂成長。
一、整合信息化技術
在小學音樂課堂教學中,教師需要具有一定的與信息化技術相整合的技術與水平,音樂教學過程中信息化貫穿始終,形成一個完整的結構。首先對信息化的整合需要教師擁有全新的信息化教學觀念,教師要意識到利用現代化的信息工具改進小學音樂教學的重要性,通過有機融合真正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同時還使學生的音樂素養得到培養和提升。比如,在教學“大鹿”這一課時,僅僅讓學生來聽歌,感受大鹿是如何勇敢地救了小白兔,但在這其中,大鹿究竟通過什么樣的方式救出了小白兔,學生卻不夠了解,為了加深學生對這一音樂作品中的歌詞理解,教師通過多媒體制作了音樂課件,把小兔逃向大鹿以及獵人追來大鹿與小兔子的對話等通過畫面展現出來,使得這一聽覺上比較抽象的認知真正成為具體形象的畫面,而學生能更好地理解音樂形象,創造他們的思維空間,在這一輕松愉悅的教學氛圍之中,學生進一步全面地了解音樂作品的內涵。
二、結合內容有效設計
在小學音樂課堂中,怎樣與信息化進行有機結合,也成為小學音樂課堂信息化教學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在教師對所教學的音樂作品進行精細研究的同時,借助網絡來對音樂內容進行設置,通過滲透信息化使所要展現的音樂作品更加生動形象,突破學生的思維空間,使得他們不斷地開闊自己的視野。比如,在教學《小雨沙沙》這一歌曲的時候,教師則是將信息化的多媒體教學功能融入課件的制作之中,在課件之中插入落雨的實景,小雨從空中飄落,落在屋頂,落在大地,滋潤干涸的土壤,同時還利用慢鏡頭的方式展示土壤中的種子拼命喝著雨水,讓學生看到當種子經過小雨的滋潤之后如何一點點成長,春風吹來,小草兒開始探出頭來,迎著風兒和陽光快樂成長。學生通過實景觀看,感受到《小雨沙沙》這一音樂作品真正所詮釋的意義,更為直觀地理解了這一音樂作品。
三、利用信息化手段整合教學環境
將信息化技術與小學音樂課堂教學進行整合能夠創造一個精彩紛呈、引人入勝的教學情境,在多方協同之下,真正實現了信息技術與課堂教學相互滲透、彼此助力,進一步提高了小學音樂課堂教學效果。教師創設教學情境,借助信息技術手段來不斷地使情境更為豐富,且吸引學生。在這樣的一種雙向作用之下,學生音樂興趣的激發和音樂素養的培養都得到了提高。比如,在《永遠住在童話里》這一音樂作品的教學之中,將《白雪公主》《小紅帽》《海的女兒》等這些動畫片的人物融合和組織在一起,通過多媒體來播放這些動畫人物片段,調動小學生的記憶。通過音樂與信息化技術的相互整合以及融合,教學內容更有深度和廣度,也讓學生體會到音樂作品所帶來的豐富的情感認知,真正深入作品之中去體驗作曲家的創作風格以及所要表達的意義。
總之,信息技術與小學音樂教學的有效整合是多種形式的,除了利用一些相關的視頻、音頻等,教師還可以借助音樂軟件來進一步與教學進行融合,拓寬學生的音樂視野,引領學生深入體驗和理解音樂作品,同時提高學習主動性和表現力,在音樂的熏陶之下提高音樂的表現力和創造力,讓學生真正進入音樂的世界暢游。
參考文獻:
陳詠梅.小學音樂教學與多媒體信息技術的有機整合[J].中小學電教(下半月),20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