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蓮蓮
摘 要:小學體育合作教學新模式,讓小學體育教學環境得到改善,更關注學生的個體成長,也更方便教師針對學生的個體差異開展分層輔導。
關鍵詞:小學體育;教學實踐;合作教學;分層輔導
合作教學作為一種以團隊為核心的方法,強調以團隊協作的方式來激活體育教育的本質, 解決當前小學體育教學實踐中面臨的現實問題,為小學體育教學的創新發展提供助力。
一、小學體育教學的現狀
從目前小學體育的教學情況出發,發現小學體育教學方面還存在一定的現實問題,具體表現在兩個方面:
一方面教師的“教”做得并不好。教師作為課堂教學的主導者,其自身對教學創新與改革的理解直接影響著體育教育的發展。以合作教學為例,作為一種以合作為前提的教學模式,教師在整個教學實踐中通常是以簡單的合作教學內容為主,如開展田徑接力賽的項目、球類運動等等,以團隊性的方式來達成合作教學,但顯然這種方式與合作教學的本質有所差異。固定的教學內容限制了團隊合作的價值,學生的體驗感并不好,對于教師而言也可以清楚地感受到教學過程中學生的參與積極性不足的情況。雖然教師的角色發生轉變,但只有思想層面和實踐創新發揮作用,才能讓合作教學以一種新的姿態在小學體育教學中得到推動,讓教師“教”的價值充分展現出來。
另一方面學生的“學”枯燥單一。學生在現代教育環境中的主體地位明顯提升,學習的過程對這一群體的影響是多方面的。但從實際情況出發,小學生在體育課堂獲得的體驗感并不理想,表現為枯燥單一的問題。從教學環境上看,學校環境中圍繞體育的相關內容偏少,如校園廣播宣傳、課外實踐等,學生僅能在課堂環境中來感受體育內容,教學環境受到局限;在學習體驗上,團隊性的內容并不具備突出特征,體驗感缺失,學生的成長空間被限制。
二、小學體育教學中合作教學剖析
結合現有的研究資料和調查結果發現,合作教學在小學體育教學中得到了實踐,但由于使用模式相對單一,可拓展性不強,被局限在團隊型的項目當中,學生缺乏對內容的深刻體驗,限制小學體育教學效果的發揮。為此,以合作教學為核心,嘗試對該方法在小學體育教學中的應用價值進行全面解析。
1.增強學生團隊精神
對于小學生而言,由于生活環境的優越性,大部分學生都是以“個人為中心”,缺乏集體榮譽感,從而造成在小學體育的教學實踐中團隊精神的培養陷入困境,學生的體驗感缺失。在這種情況下,迫切需要新方法來提供支撐,合作教學成為最優選。但這里提到的合作教學并不是傳統意義上的合作教學,而是通過新的形式和新的內容整合帶來的全新的教學內容。如嘗試將拓展訓練項目融入學校的體育課堂中來,帶來新穎的學習內容的同時, 由于拓展項目內容的團隊性,幫助學生搭建良好的學習空間,展現出團隊精神的重要性,讓學生在參與中獲得良好的學習體驗。
2.培養學生社會適應能力
小學生正處于成長關鍵期,該階段確保這一群體有良好的社會適應能力顯得至關重要。 但從實際情況出發,小學生普遍存在社會適應能力不足的情況,在與人交流和溝通的過程中出現障礙,并不利于這一群體的健康成長。針對這種情況,合作教學提供了廣闊的空間,目的是通過合作教學情境的搭建,構建一個有助于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的基礎環境,以團隊型的項目活動的支持,使得學生的適應能力得到進一步強化。在小學體育教學環境中創設團隊協作的空間環境,對小學生鍛煉社會適應能力有重要作用,要發揮出合作教學本身的優勢,開拓新空間。
三、利用合作教學,方便教師開展分層輔導
在傳統的小學體育課堂環境中,大部分教師由于對體育學科本身的重視度不足,從而造成在小學體育的教學實踐中多是按照教學任務采取“一刀切”的教學模式,學生的個體差異被忽略,學生的成長空間受到一定的消極影響。在這種情況下,迫切需要新方法來提供必要支持,合作教學成為新選擇。這里提到的合作教學并非是傳統意義上的團隊型項目的實踐過程,而是要以學生個體成長為核心開展的合作實踐。無論是活動項目、活動方法還是活動的評價過程,都是以學生作為核心。
可見,從小學體育教學的視角出發,明確小學體育教學的現狀,發現小學體育目前面臨挑戰,無論是教學內容還是教學方法都陷入發展困境。合作教學作為一種有效的教學方法,價值顯著。通過科學分組、合作教學方法優化以及教學評價,打造小學體育教學的合作教學新空間,讓學生在合作教學中獲得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