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亞亞
摘 要:教師在教學中要重視漢語拼音教學,不斷豐富課堂教學方式,激發學生的語言思維,在教學中逐漸消除學生的方言障礙,為學生未來的閱讀和寫作打下基礎,同時提高他們的綜合素養。
關鍵詞:小學語文;拼音教學;分析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拼音教學是非常重要的內容,也是學生學習漢字邁出的第一步。但是就拼音學習來講,本身比較枯燥,難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基于此,就如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正確、高效率地學習漢語拼音展開探討。
一、漢語拼音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重要作用
1.幫助學生認識文字和學習普通話
漢字是音、形、義三者的結合,所以想要認識漢字,首先就要將字音讀準。除此之外,還要了解漢字的含義,認清漢字的構成,這其中拼音是最基礎、最重要的內容。剛剛入學的小學生,認識的漢字并不是很多,但是在長期的生活中已經慢慢積累了許多口頭語和常用詞匯,在家庭和其他渠道中已經擁有了一定的漢語儲備,雖然這些口頭語可以完成日常交流,但是學生并沒有形成整體性的語言結構基礎[1-2]。
2.為學生的閱讀和寫作打下良好的基礎
小學階段的學生由于天性好奇,對語文內容的閱讀欲望還是很強烈的,但是因為識字量較少,對純文字性的閱讀文物很難全部理解。學習拼音后,學生不僅可以正確閱讀拼音,對于一些不帶拼音的漢字也可以通過查字典等方式找到正確的讀音,積累自己的識字數量,從而更加流暢地閱讀自己感興趣的語文讀物,例如兒歌、寓言、童話等,進一步增強學生的閱讀興趣,積累學生的課外知識和見識,全方面促進學生智力和品格的發展。
二、小學語文課堂中進行漢語拼音教學的具體措施
1.打造故事情境,優化拼音教學
低年級學生天性活潑,喜歡游戲性內容,所以教師可以從這個方面入手,著力創設游戲化情境,營造教學氣氛,并且將所要教學的課本內容融入教學情境,能夠在潛移默化中完成教學。
例如,在進行讀拼音教學時,教師可以從課本內容中尋找素材,以此為基礎為學生創設教學情境,教師可以分配給每個不一樣的字母讓他們貼在身上,并且在音樂伴奏下進行舞蹈。每一個環節指定不同的漢字,鼓勵學生大膽思考,去嘗試尋找組成該漢字的正確拼音,并且和對應的學生組成一對,通過這種方式,教師不僅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還可以暗自掌握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幫助學生掌握鞏固曾經學過的漢字,不斷擴大學生的漢字積累。
2.借助兒歌等形式開展趣味教學
低年級的學生更加喜歡兒歌哼唱的學習形式,因此,在教學中,教師可以依照拼音創編兒歌,展開拼音教學。在進行兒歌拼音教學中,教師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首先,在兒歌創作中,其內容要盡量做到簡單和直白,不能超過低年級學生的認知理解范圍,否則過于晦澀和復雜的兒歌不僅無法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反而對學生的學習拼音熱情起到反作用。其次,兒歌要盡量簡潔、短小,由于學生年齡較小,知識基礎較差,很難記憶過長的兒歌內容,所以兒歌要盡量做到短小,有著較強的節奏感,從而方便學生記憶。
例如,教師在教授j、q、x與ü進行相拼的內容時,由于ü和u比較相近,學生難以分辨,就會導致學生出現拼讀錯誤,基于這種情況,教師可以創作相應內容的兒歌,引導學生對ü和u進行正確區分,“小ü小ü懂禮貌,遇見j、q、x就摘帽,小u小u,很淘氣,看見j,q,x就逃跑。” 通過“摘帽”“逃跑”兩個動詞巧妙地將ü和u的形象的進行擬人化處理,可以把ü上的兩個點當作一個小帽子,雖然兒歌內容通俗易懂,但是要考慮到學生的實際情況,教師也要對兒歌的內容進行講解,以此來幫助學生理解兒歌。另外,教師還可以借助多媒體設備,在學生進行兒歌教學的同時播放相關的動畫內容,將兒歌的動態性進行直觀展示,從而增強學生的印象,通過動態兒歌和畫面展示,能夠有效提高學生對相近拼音的辨別,提高學生的興趣。
綜上所述,拼音教學對于低年級學生的語文學習有著重要的基礎性作用,因此在教學中教師應多下功夫,豐富自己的教學手段,通過創設游戲化教學情境、游戲化環節、趣味活動等方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課堂的教學效率。其中尤其要注重學生好奇心的培養和自信心的養成,注重培養學生的全面發展,為未來的高年級語文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蒲田海.游戲教學法在小學拼音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 散文百家,2021(8):137-138.
[2]史曹敏.如何有效提升山區小學拼音教學實效性[J].百科論壇電子雜志,2020(14):6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