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玉珍
摘 要:通過資料查閱法、行動研究法、經驗總結法等方法探討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文本細讀的意義。文本細讀是一種重要的閱讀方法,相對于淺層閱讀而言,是一種充分、深入的閱讀形式,對拓寬閱讀深度、優化閱讀效益有積極作用。結合實踐結果簡要闡述閱讀教學文本細讀的意義:有利于加深學生的閱讀理解;有利于豐富學生的知識儲備;有利于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
關鍵詞: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文本細讀
語文是一門基礎但綜合性很強的學科,涵蓋多方面技能培養,閱讀是其中重要的組成部分,在提升學生文學素養、語言能力上發揮重要作用。文本細讀能夠促使學生細致、耐心地分析和推敲文本涵蓋以及蘊含的藝術價值,對加深學生閱讀理解、豐富學生的知識儲備以及提升學生語文素養和綜合素質有重要意義。基于此,文章通過對文本細讀內涵的解讀就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文本細讀的意義進行探討。
一、文本細讀的內涵
文本細讀最開始是作為一個專業術語被提出來的,用于文學批評,是指立足文本真切地分析、闡釋、感知作品的細節、結構和語言,它的本質就是“充分閱讀”,即充分挖掘文本中蘊含的豐富內涵。放在閱讀教學中,文本細讀有更豐富的內涵:南帆先生認為,文本細讀是指沉入詞語;呂叔湘先生認為,文本細讀是以語言為出發點同時以語言為落腳點;葉圣陶先生認為,文本細讀是語語悟其神,字字未宜忽。除了這些學者的闡述之外,對于文本細讀的內涵還有各種各樣的聲音,如它是“逐字逐句去思考、探究作者行文思路”,是“認真傾聽文本材料發出來的輕微聲響”,它“穿行在多重話語之間”。概而言之,文本細讀就是讀者在閱讀文本材料的過程中揣摩作者的匠心并領會,然后從寫作手法、情感意境、結構層次、詞語含義等多層面、多角度進行咀嚼的閱讀方法。
二、文本細讀的意義
(一)有利于加深學生的閱讀理解
閱讀一篇材料必須要了解這篇材料講述的主要內容以及它所表達的思想感情,只有掌握中心思想,才能與作者進行跨越時空的對話,更好地體會他們的情感。在傳統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部分教師將“文本閱讀”與“教師解讀”這兩者畫上等號,認為文本閱讀就是教師直接將教材上現成的知識灌輸給學生,這也意味著,學生對某句話、某個段落的理解實際上都是教師所賦予的,并不是他們自己真實的、個性化的想法,他們的閱讀和思考過程未得到保證,學生的主體性未得到彰顯。雖然這樣的授課方式讓閱讀教學過程得以簡化,但是效果并不明顯,學生的閱讀能力無法得到提高,也很難理解文本的中心思想。這種情況下,文本細讀的價值和優勢就凸顯出來。通過文本細讀,學生對整個文本內容有了清晰、明確的認識和深刻的理解。在教師的提示和輔助下,他們更加深刻、全面地理解文本材料的中心思想。因此,在閱讀教學中指導學生文本細讀,能夠拓寬他們的閱讀深度,扭轉傳統教學中學生因為主體性未得到體現而對文本缺乏全面認識的低效閱讀局面,他們能夠更好地理解并掌握文本材料的中心思想。
(二)有利于豐富學生的知識儲備
文本細讀從某個程度上來說就是讓學生充分閱讀,這就要求學生摒棄“走馬觀花”的閱讀方式,相反,需要逐字逐句閱讀。這樣的閱讀方法不僅讓學生深入體會作者當時的思想和情感,還能讓他們充分欣賞語言的魅力、文字的力量,理解并且記住運用了修辭手法的句子以及引經據典的段落等。有效的文本細讀不僅是一種學習活動,還是一種欣賞活動,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并掌握文本重難點,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豐富學生的知識儲備。
(三)有利于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
閱讀能力是語文綜合能力的重要構成,在閱讀教學中組織學生展開文本細讀活動,能夠顯著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如審美鑒賞能力、語言組織能力、信息獲取與整理能力、問題分析能力等。與此同時,學生還通過文本細讀掌握豐富的寫作技巧、文學常識等內容,這些均能提升學生的語文閱讀能力,如分析長難句的能力、邏輯推理能力等。這種閱讀方式改變了學生被動接受的局面,給他們參與閱讀活動搭建了平臺,通過親自參與知識建構,學生的閱讀能力在無形之中得到顯著提升,這也帶動他們綜合素質的提升。因此,在閱讀教學中采取文本細讀策略,對提升學生語文綜合學習能力有重要意義。
綜上所述,文本細讀是語文教師在閱讀教學中需要掌握的一項技能,也是學生需要掌握的閱讀方式,它可以實現學生與閱讀材料的“無障礙”溝通,促進他們對文本知識的吸收,使學生充分理解文本意蘊。
參考文獻:
[1]孫芳.真思考 真感悟 真閱讀:生本理念下的小學語文閱讀“文本細讀”的實現[J].華夏教師,2018(27):39-40.
[2]曹同萍.文本細讀:提升學生文本解讀的效度[J].語文教學通訊·D刊(學術刊),2018(7):2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