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雪英

【摘? ? 要】新課程標準改革使德育受到高度重視,而語文作為構建知識體系的基礎,是滲透德育的科學途徑。小學教學階段是學生認識世界、發展性格、獲取知識的重要階段,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滲透德育有利于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滲透德育,需要教師在合適的時機、利用合適的內容,保證德育滲透的有效性。因此,本文主要分析德育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滲透策略,以期為優化小學生品德、提升小學生語文學習水平出一份力。
【關鍵詞】德育;小學語文;滲透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1? ? ? ?文獻標識碼:A? ? ? 文章編號:1006-7485(2021)17-0028-02
The Infiltration Strategy of Moral Education in Primary School Chinese Teaching
(Dongjie Primary School, Zhangjiachuan County, Tianshui City, Gansu Province,China)LI Xueying
【Abstract】The reform of the new curriculum standards has made moral education highly valued, and Chinese, as the basis of constructing a knowledge system, is a scientific way to penetrate moral education. The elementary school teaching stage is an important stage for students to understand the world, develop their personalities, and acquire knowledge. Infiltrating moral education in elementary school Chinese teaching is conducive to the physical and mental health of students. Infiltration of moral education in elementary school Chinese teaching requires teachers to use appropriate content at the right time to ensure the effectiveness of moral education infiltration. Therefore, this article mainly analyzes the infiltration strategy of moral education in elementary school Chinese teaching, hoping to contribute to the optimization of elementary school students' morality and the improvement of elementary school students' Chinese learning level.
【Keywords】 Moral education; Primary school Chinese; Infiltration strategy
德育對于小學階段學生的成長和發展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是促使學生形成健康品格的重要條件,是全面提升學生素養的關鍵因素,并且在新課改中也有著不可忽視的地位和作用。同時,德育的有效滲透能夠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增強學生之間的情感。可見,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滲透德育在很多方面都具有重要作用,滿足社會發展過程中對人才能力和素養的需求。
一、結合教材內容滲透德育
小學階段學生主要是通過教師的課堂授課獲取知識。課堂是教師傳授知識的主要場所,教材則是主要載體,教師利用教材設計教學活動、傳授教學內容。因此,教師在通過語文教學滲透德育的過程中,需要將德育內容與教材內容進行有效結合。在教學活動中,教師需要有針對性地提出問題,而后引導學生對其進行分析和解答。此外,教師也需要引導學生提出問題,并適當予以解答。這樣能在分析教材內容時加深學生對文章的感悟,升華學生對文章的情感。在教師分析文章表達技巧和語言的過程中,學生能夠感受到作者的情感;在這樣一系列的情感分析和知識傳授過程中滲透德育,有利于提高德育的滲透效果。對此,教師可以結合學生的年齡特點和知識水平開展德育,將其與教材內容結合起來進行分析講解,利用教材中優秀的人物、故事等展現的正能量和優秀品質,不斷激勵和引導學生,提升學生德育素養。
例如:在《司馬光》一課的教學中,教師在分析課文內容的過程中可以滲透司馬光聰明、勇敢、沉著冷靜的品質,對學生的性格進行培養,并且引導學生在突發事件時能夠冷靜地思考和解決問題。
二、發揮出語文教師示范作用
教師的言行舉止在學生中有著示范作用,教師不僅是知識的傳播者,還是學生在生活上的引導者。教師的行為對學生有著啟發作用,教師的一言一行都會對學生的成長產生一定影響。因此,教師需要樹立一個良好的形象,利用自身的優秀品質和行為對學生進行引導,發揮自身的示范作用。
三、寫作教學中滲透德育
寫作是小學語文教學中一個重要的環節,主要是培養學生運用語言文字的能力、邏輯思維能力等,也是滲透德育的有效途徑。教師在寫作教學中將學生的思想引向積極健康的一面,引導學生在寫作時表達自己的真情實感,有利于他們通過寫作學習美好的品質。教師想要在寫作教學中滲透德育,首先需要解決的就是寫作題目的設立問題。教師需要幫助學生對作文的題目作用進行分析,將教學過程與生活實際進行結合,使學生在將其與生活實際結合起來的過程中發揮想象力,并且將想象力體現在作文中。文如其人,通常一篇文章中表現出的情感、道德取向以及表達方式等都能反映出作者的性格、情感以及品質。因此,教師要在寫作教學中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將德育真正滲透到語文寫作教學中。這樣也可以促使學生認識到寫出高質量的文章不僅需要對文字進行雕琢和靈活運用寫作技巧,還需要將真實情感融入寫作中,提高寫作能力,深化文章內涵。在寫作教學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觀察身邊的事物、注意生活細節,利用實踐使學生感受生活的美。
四、利用生活化語文教學滲透德育
德育是一項“潤物無聲”的工作,只有將其與實際生活結合起來才能夠更好地突顯出德育的價值和意義。語文教師在講解和傳授知識的過程中需要與生活進行有效結合,將教學與社會緊密聯系在一起,從而更好地對學生開展德育工作,實現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滲透德育的目標。
例如:在講解與“團圓”有關的古詩詞時,教師可以借助中秋節、重陽節等節日活動進行教學。組織學生在中秋節、重陽節等節日制作手抄報、寫關于家庭團圓的感想作文,利用生活中的片段深化學生對“團圓”的感受,使學生意識到一家人在一起的重要性,學會感恩,提升學生的德育素養。由此可見,利用生活化語文教學滲透德育,教師可以采用多種形式組織教學活動,在深化學生對生活和知識感悟的同時,達到提升學生德育素養的教學目的。
五、閱讀教學中滲透德育
閱讀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不可缺少的環節,教師應合理開展閱讀教學,在其間滲透德育內容,有利于優化學生的德育品格。閱讀教學可以圍繞教材內容,也可以圍繞課外閱讀,教師應將德育內容以不同的形式呈現出來,并對學生進行教育。
例如:在《慈母情深》的教學中,為加深學生對母愛的理解和體會,學習母愛在不同作者筆下的表達方式,教師可以在完成本課的教學后向學生推薦相似的內容進行閱讀。又如教師想培養學生法律意識時,可以推薦學生閱讀法制雜志等。
六、利用課外實踐活動滲透德育
課外實踐活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占很大比例,因此教師在滲透德育時可以利用實踐活動對學生的品德進行全面培養,促使學生在完成活動的過程中了解德育的作用。這樣的教學方法不僅能夠提高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還能夠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學生的思維能力。語文的課外實踐活動具有多元性,故而教師選擇合適的課外實踐活動形式尤為重要。教師要盡量選擇能夠促使全體學生參與的、思想積極的活動,使學生在感受學習語文知識樂趣的同時,還能對他們的品格進行有效塑造。想要在實踐教學中有效滲透德育,教師可以組織課文朗讀和演講等活動,引導學生感悟生活。例如:在中國共產黨成立一百周年的日子來臨之際,教師可以組織演講活動,鼓勵學生表達自己對中國發展的感受,闡述祖國強大對自己的影響、自己未來的規劃等。教師可以通過實踐活動促進學生思想的正向發展,促使學生身心健康成長。
作為一名小學語文教師,在通過教學活動滲透德育的過程中,需要意識到榜樣的力量,以身作則,利用良好的思想道德、優雅的儀態以及文明的舉止等發揮榜樣作用。在教學實踐中,教師也需要不斷探索和創新滲透德育的方法,將語文教學與德育融為一體,提高德育滲透的有效性,全面提升學生的素質,為學生的身心健康成長和未來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馬天驕.語文教學滲透德育 巧妙落實“立德樹人”——小學語文教學德育的滲透策略[J].新課程,2020(43).
[2]駱慧英.德育教育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滲透與融合分析[J].文理導航(下旬),2020(10).
(責編? 張? 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