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曉路
【摘? 要】合唱教學工作是小學音樂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正確的小學合唱實踐,應注重古典合唱教學的實用性和普及性。因此,為了在小學音樂課堂內更好地開展合唱音樂教學,音樂教師必須根據學生的特點,運用有效的教學方法開展教學,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學生的音樂水平和音樂能力。
【關鍵詞】小學;音樂課堂;合唱;教學有效性
中圖分類號:G623.71? ? ? 文獻標識碼:A? ? ? 文章編號:0493-2099(2021)16-0127-02
On How to Improve the Effectiveness of Chorus Teaching in Primary School Music Class
(Second Experimental Primary School, Dongming County, Shandong Province,China) FAN Xiaolu
【Abstract】Chorus teaching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primary school music teaching. Correct primary school chorus practice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the practicability and popularization of classical chorus teaching. Therefore, in order to better carry out chorus music teaching in the primary school music classroom, music teachers must use effective teaching methods to carry out teaching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tudents, and improve the students' music level and music ability to a certain extent.
【Keywords】Primary school; Music class; Chorus; Teaching effectiveness
一、合唱教學在小學音樂教學中的意義
(一)陶冶情操,提升學生的審美情趣
合唱將人聲與和聲完美地融合在一起,以其豐富的和聲和柔和的音色引領人們進入更高的藝術境界。因此,小學音樂課通過對合唱作品的欣賞,使學生感受到美感的藝術性,讓學生在音樂的影響下形成自己的性格。此外,欣賞和分析合唱作品,可加深學生對作品的認識,感受音樂所表達的情感,從而提高學生的審美情趣。
(二)拓寬音樂視野,促進學生的智力提升
在小學音樂課堂的實際教學中,小學音樂教師可以發揮音樂活動的作用,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快速學習如節奏、合唱、節奏等的基本知識。在這個過程中,學生通過學習和掌握基本的音樂技能,可以更好地完成合唱,提高學習音樂的興趣,為拓寬音樂視野打下基礎。此外,音樂學習在合唱教學的培養教育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它不僅可以培養學生的記憶力和思維能力,而且可以激活學生的思維,進一步促進學生的智力發展。
(三)進行團隊合作實踐,提升團隊合作精神
目前,大多數小學生都是集體意識較差的獨生子女,而合唱教學則可以促進學生進行團隊合作實踐,充分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感。在進行團隊合作實踐的過程中,合唱團的每個成員必須互相合作。只有當個人服從集體,集體服從指揮,才能更好地完成合唱。可見,合唱教學可以培養學生的團隊精神,促使學生學會團隊合作。
二、合唱教學在小學音樂教學中的問題
(一)小學生對合唱的興趣不夠
在小學的音樂課堂實際教學過程中,小學生只是進行課堂合唱,但在這一過程中,學生之間的通力合作也是必不可少的。其中,對小學生來說最重要的就是興趣,大多數學生喜歡戶外運動,對合唱活動并不感興趣。學生在合唱過程中還存在著許多問題,加上實際的音樂課教學中存在一定的困難,如果教師在這一引導過程中無法激發學生的音樂興趣,就會使小學音樂課堂中的合唱教學無法順利開展。
(二)小學音樂教師的教學方法不正確
目前,部分小學音樂教師在音樂教學中存在著教學方法不科學的問題,導致自身的教學效果不佳。傳統的教學方法過于僵化,已經不適合在音樂課上推廣合唱教學,小學音樂課堂的實際教學無法達到預計效果。因此,小學音樂教師如果不能將音樂教學方案進行優化創新,就無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同時,由于教師在日常文化課中忽視了音樂教學的作用,導致合唱教學難以順利進行,甚至還出現被其他學科教師占課的現象,嚴重影響了小學音樂課堂的合唱教學效果。
(三)小學校園內的音樂教學資源短缺
學校是給學生帶來知識的地方,是學習新技能的地方,同時也是學生接受教育的地方。如果學校的學習環境足夠好,學生就能在校園內更好地進行音樂知識學習,拓寬自身的音樂視野。但目前大部分小學的校園內對音樂教學的重視程度較低,其音樂的教學資源也相對匱乏,進而無法提升小學音樂課程教學的有效性。
三、提高小學音樂課堂合唱教學有效性的策略
(一)深化新課程標準教育,重視合唱教學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化,以學生為主體的新教育理念也越來越受到重視,為了實現學生德、智、體的全面發展,小學音樂的課堂實際教學應充分深化新課程標準教學,提高對合唱教學的重視。因此,小學音樂教師要在培養學生素質方面深入了解合唱教學內容,充分認識合唱教學在小學音樂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并在這一過程中做好家長和學生的思想觀念的轉變工作,進一步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提高學生綜合素質。
(二)提高小學音樂教師的課堂實際教學能力
小學音樂教師作為學生的指導者和促進者,其教學能力和專業素質對有效學習有一定的影響。因此,應提高對小學音樂教師技能考核和培訓的重視,加強小學音樂教師的教學能力和專業素質的培養。現代教師不僅要具備基本的教學和材料技能,還應掌握更多的教學技能。例如,教師應充分利用網絡資源和多媒體技術促進教學的現代科技能力,運用多樣化的教學方法和先進的教學方法,充分激發學生的合唱學習興趣。
(三)創新音樂課堂合唱教學的方式
在傳統的小學音樂教學過程中,小學音樂教師受應試教育的影響,認為學生的發展應該聚焦于語數外這三科的文化教學中。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如果沒有對合唱教學形成正確的理解,往往會把學生培養成考試機器,這種教學方式不僅會降低學生參與課堂的積極性,而且會導致學生對音樂知識學習的倦怠。因此,小學音樂教師應豐富合唱教學形式,提高音樂教學的趣味性和科學性,充分提升學生在合唱教學中的積極性。例如,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音樂水平或發音特點,將學生分為“高聲部”和“低聲部” ,并在高部分增加“中聲部”,將合唱教學訓練活動融入主流課堂學習,對學生進行科學的聲樂和聲訓練。在這個過程中,可以讓音樂水平高的學生可以引導音樂水平低的學生,讓每個學生體驗合唱的快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創造自己精彩有趣的合唱,充分發揮學生的興趣和愛好,使學生更容易地發展自己的合唱能力。只有通過科學的課堂形式與教學形式的統一,才能使良好的課堂教學形式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四)合理使用現代科技,激發學生參與合唱的熱情
隨著時代的不斷發展,多媒體和網絡技術越來越多地應用于我們的生活中。因此,在合唱教學中,教師不僅要掌握一定的專業知識,而且要具備綜合性的教學能力,使合唱教學有趣味性。教師可以利用各種現代來提高學生合唱的趣味性,比如在學生合唱的過程中加入不同種類的樂器。教師可以讓學生反復體驗不同樂器,不同形式的演唱帶來的音樂魅力。
(五)增強合唱教學的創造性教學思維
在小學音樂課堂的合唱教學過程中,小學音樂教師應引導學生培養創造性思維,鼓勵學生嘗試和探索音樂節奏等方面,使學生在合唱音樂教學中共同欣賞音樂,還要鼓勵學生多多創作有意義的作品或鼓勵老作品的創新。比如在針對《在希望的田野上》這首歌的教學中,教師可以把整首曲子分成幾個小部分,并結合原歌的節奏,讓學生寫曲子,使每個學生都可以參與合唱教學,充分發揮合唱教學的教學效果,并有效地激發學生對音樂的興趣,為學生未來的學習生活和社會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總之,教師不僅要在實踐中提高自身的教學質量和水平,而且要能根據學生音樂素養的差異,因材施教,提高學生自身的音樂知識積累和音樂綜合素養。
參考文獻:
[1]孫志強.淺談如何提高小學音樂課堂合唱教學的有效性[J].新課程,2020(38).
(責任編輯? 王小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