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麗
◆摘? 要:近年來我國的中職院校得到迅猛發展,中職學生的德育工作越來越引起社會的重視,中職院校學生整體的思想道德修養還需要進一步提高。中職教師在開展人才培養工作的過程中,要積極踐行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有目的、有計劃地組織推進德育工作,對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和精神文化素養加以培養,力求將學生培養成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高職業技能型人才。基于此,本文將對中職學生的德育教育做出相關探討,以供參考。
◆關鍵詞:中職教育;德育;現狀;創新路徑
一、中職院校學生的德育教育現狀
(一)中職院校對學生德育不重視
現在的中職院校學生走向社會和工作崗位時,面對實際問題時經常迷茫、不知所措或者只是消極對待,甚至可能做出過激行為,這些問題的預防和解決都需要依靠中職院校加強德育。現在的職業院校的德育大都注重學生的理論知識和專業技能培養,部分學校還沒有意識到學生德育的重要性。有的中職院校德育課時安排嚴重不足,沒有按照教學大綱要求完成教學課時,文化課、專業課隨意占用德育課時。另外,德育課教師的職業素養不能適應教學需求。有的德育教師自身專業素養不足,道德素質不高,不重視對學生的德育。德育課可能由不具備專業知識的人員去上,上課時只是照本宣科,不注重學生德育的實際情況,教學中不考慮中職學生的心理特點,更無法探究中職學生的德育教學方法,德育教師專業素養的不足造成學生德育課程的無效。中職院校對學生課外的德育嚴重缺乏針對性、實踐性、社會性,學生沒有社會實踐的機會和經驗都非常不足,無法在社會實踐檢驗學生的德育效果。
(二)社會環境對學生德育的不良影響
信息時代的迅猛發展,中職院校學生時刻被社會環境影響著,社會上存在一些不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長的因素。社會環境中負面消息的傳播和對學生的不良影響,令中職院校、教師、家長都無能為力。網絡中充斥著一些負能量,嚴重影響對青少年學生思想道德修養的培養。現階段社會環境還面臨一些嚴峻的現實問題。例如,艾滋病人年輕化趨勢不斷增強;享樂之風日趨嚴重,造成學生沒有追求的價值目標;電子游戲、各種直播、小視頻等,傳播一些不健康的價值觀,對青少年的危害和不良影響很大。中職院校學生學習任務輕松,課外時間相對充足,但是自我控制能力差,生理、心理上還不成熟,社會經驗不足,容易被不健康的文化影響,進而做出錯誤行為。
二、中職院校學生德育模式的創新路徑
(一)加強在線輿論管理,營造健康德育氛圍
新媒體時代中職學生成長過程中,接觸復雜的網絡信息和社會信息,特別是在國外勢力不斷滲透西方價值觀、文化思想的情況下,中職學生思想意識受到巨大的沖擊,部分學生在錯誤輿論的引導下產生了錯誤的思想傾向,對學生的成長以及我國未來經濟建設、社會發展產生了不良影響。針對這一情況,中職教師在開展德育工作的過程中,要結合新媒體時代的影響,客觀審視在線輿論管理的重要性,能按照學生發展需求加強輿論管理,在學生管理實踐中營造健康德育氛圍,在潛移默化中對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加以培養。
(二)重視學生的學校和社會實踐活動
中職院校不僅要保證學生的專業技術技能和課堂的理論教學,還需要重視組織學生參加學校和社會實踐活動,提升學生的文化素養和適應社會的能力。在實踐中,點撥和引導學生養成正確的思想道德觀,促進學生文化和專業技能的提升,引導學生對社會熱點事件的正確判斷和道德思考,宣傳正確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養學生認識世界的能力,促使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中職院校的教材中有很多優秀的教學內容,利用教材引導學生積極組織學生參加學校的詩歌朗誦比賽等實踐活動,在祖國優秀的文化和優美的語言中感受民族文化的魅力,提高學生的德育水平,陶冶學生的愛國情操。學校可以組織春游、秋游社會實踐,讓學生走出校園,真實地去感受社會環境,欣賞祖國大好河山的美景。通過組織學校和社會的實踐活動,培養學生對優秀民族文化和祖國河山的熱愛之情,陶冶學生的愛國情操,升華學生的思想道德修養。
(三)充分利用信息技術資源,探索新的德育模式
中職院校的德育教師要充分利用現有發達的網絡資源,充分利用多媒體不斷進行教學模式的創新,拓展學生形式多樣的德育學習路徑,激發學生對德育的興趣。利用各種新媒體,構建趣味性的德育網絡課堂,拓展德育課堂教學內容,使學生積極主動地接受各種渠道的道德教育。首先,創造良好的德育網絡教學環境。充分利用中職院校的電子閱覽室、圖書館和多媒體教學等,為學生提供相關的課內外德育網絡資源和書籍,為學生提供可以自由選擇的德育學習路徑。通過構建德育網絡,學生可以訪問名校的網絡圖書館、BBS網站等優秀共享的教育資源,充實精神生活,提升思想道德的高度。其次,拓展德育課堂教學內容。現在的社會信息技術日新月異,多媒體的廣泛運用和各種新媒體給德育教學帶來了全新的機遇。網絡中海量的、多樣的教育資源在加深學生德育感性認識的同時,可以促進文化和技能的不斷進步。德育教學內容的不斷充實,推動了德育課堂教學模式的顯著優化和創新。中職院校的德育課堂教學模式就由照本宣科的文字講解轉變為全方位、立體式,充分激發、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從而得以實現中職院校德育的教學效果。
(四)充分提高德育教師的職業素養
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對中職院校的學生而言,德育教師有時候發揮的作用比班主任或專業課教師都明顯,中職院校德育教師要充分利用教育資源,挖掘課堂教學效果。中職院校通過定期組織德育教師的專業培訓,不斷提高德育教師的個人修養和職業素質。學校積極宣傳優秀教師事跡,鼓勵教師以身作則、言傳身教、潛移默化地教育學生,利用教師過硬的專業知識和高尚的師德為學生進行良好的榜樣教育,對學生進行德育滲透,使學生在學校和教師的積極引導中受到思想道德的熏陶,啟迪升華學生的綜合素養。
三、結語
總而言之,在中職院校學生的德育教學中,要注重德育教師職業素養的提高,發揮德育課堂的重要作用,德育教師需要在課堂教學中注重因材施教,以學生為本,根據新時期中職院校學生的心理特點,運用有針對性、創新性的德育模式,充分激發學生德育學習的積極性,要利用網絡資源和人性化的教育模式,潛移默化地提高學生的德育水平。
參考文獻
[1]張寧.優化中職學生德育教育的探索[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3(35):72-73.
[2]丁曉丹.加強中職學生德育教育的幾點思考[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3(10):206-206.
[3]陳庭照.淺談對中職學生德育教育的認識[J].今日南國:理論創新版,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