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高三復習中教師不僅要讓學生掌握好基礎知識,還要通過復習不斷提升數學水平,因此注重復習方法,講究復習策略至關重要。
◆關鍵詞:高三復習;策略;數學思想
一直以來,高中階段的數學教學都是按照高一高二以學習新知識為主,高三以舊知識的復習鞏固為主展開教學,那么高三復習的實施過程中,老師應該從哪些角度開展教學策略的構建,才能使學生完成數學學習目標,提升學生數學學習能力呢?
一、加強對教材、課程、考試說明的研究
教師課前要加強對教材、新課程標準、高考考試說明的學習、以便及時把握考試的性質、內容、形式要求、高考命題的范圍及要考的知識的深淺程度,分析并預測命題走向,正確把握復習方向。無論高考怎樣的改革,課本的重要價值是無可替代的。課本是數學活動的基礎,也是高考試題當中的主要來源,正所謂“高考源于課本而高于課本”,所以說作為一名高三數學教師,應當以教材為基礎,充分地發揮出教材的作用,并對教材當中的試題進行適當的變化和拓展,充分地發揮出數學教材的作用,不斷的夯實學生的基礎,有效地提升學生的解題能力。同時教師要注意教學目標要全面,要準確,要具體,不要提一些抽象或空泛的口號,教學目標不僅是向學生提出的,也是對教師提出的。復習課上教師應緊緊圍繞著目標組織教學,要做到有的放矢。
二、學生自主回憶
讓學生自主回憶就是要學生將學過的舊知識不斷提取而再現,一般只要求學生寫出或講出“是什么”,不追問“為什么”或“怎么樣”,教師不要過多的“插手”或“插嘴”,如果學生回憶不完整,也可以讓其他的學生或由教師補充,或者在知識梳理中完善。在此我建議將思維導圖的學習策略推薦給學生,鼓勵學生課前圍繞某一數學學習模塊進行思維導圖的設計,進行將碎片化的知識都融入到思維導圖這一數學體系之中。而一旦學生對某一數學概念出現認知模糊時,教師就可以鼓勵學生運用自己的思維導圖來尋找答案。一旦學生形成了較為系統的知識體系,一旦學生形成了較為清晰的解題思路,這一速度問題就可以迎刃而解。
三、梳理知識、注重解題方法
高三數學復習一般是采用課上進行知識點的羅列整理、例題講解、變式鞏固、歸納小結、課后訓練的復習模式。這種模式的優勢在于知識系統性強,可以幫助學生構建良好的知識體系能突出復習的重難點和便于操作,但也存在學生自主復習、主動探究不夠的問題,特別是對于那些數學基礎比較薄弱的學生。因此在知識梳理過程中,把握側重點,關注交匯點,還要加強“容易出錯和被忽略的問題”的講解,盡量想今后的學習中減少和避免類似的錯誤。我推薦以下“三步曲”復習模式:
第一步,教師有意設法讓學生在活動中展現易犯的錯案;第二步,讓學生自己評價判斷、發現問題;第三步,師生共同分析、糾正錯誤、解決問題。這種“三步曲”模式可以防止教師的“包辦”和“滿堂灌”,讓學生積極參與課堂,主動思考并解決問題,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真正體現“以生為主”。另外教師也要重視例題的教學,并不是說只是單純的針對例題展開教學,不對例題進行改變,要運用一題多解、多題一解等教學策略,以此有效地激發出學生的學習興趣,才不會是高中數學復習課課堂沉悶乏味,所以高中數學教師一定要針對例題進行靈活地處理。
四、重視數學思想方法
數學思想是分析、處理和解決數學問題的策略,是對數學規律的理性認識。數學的思想方法包括函數與方程的思想,數形結合的思想,分類與整合的思想、化歸與轉化的思想,特殊與一般的思想、有限與無限的思想、必然與或然的思想以及類比推理的思想。高中復習課上教師一定要重視對數學思想方法的滲透教學。
綜上所述,在新高考改革的背景之下,作為一名高三數學教師,一定要積極的轉變學生被動學習的角色,深入地研究教材、考綱、考試說明以及整體的高考方向,對學生進行針對性的高考復習訓練,才能在高考中立于不敗之地。
參考文獻
[1]王貴遠.對高三數學有效復習策略探究[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6(23):134.
[2]高三數學復習策略探討[J].高考,2016(12):131.
[3]黃志飄.提高高三數學復習有效性的“三多”策略[J].新課程,2013(02):148-149.
作者簡介
楊園(1983.09—),女,漢族,湖北省黃岡市人,理學學士,中級教師,研究方向:高中數學教育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