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海清
◆摘? 要:《新課程標準》中指出,“教師應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向學生提供充分從事數學活動的機會,幫助他們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過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與技能、數學思想和方法,獲得廣泛的數學活動經驗”。這就需要創造良好的學習氛圍。而我個人認為創建和諧平等、民主快樂;自主、合作、探究;“支持性”的數學學習氛圍是最有效數學課堂學習氛圍。
◆關鍵詞:小學數學;學習氛圍;營造策略
作為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的教師,本著符合以人為本的教育發展理念,旨在促進學生自主學習、發現、探究并解決問題,只有營造出一個良好有效的氛圍,才能把學生的主人作用體現出來,讓學生得以全面發展。現就多年的教學實踐略談一下個人對小學數學學習氛圍的看法與在實際教學中如何營造有效的數學學習氛圍。
一、營造和諧平等、民主快樂的數學學習氛圍
我們在數學教學的過程中,必須創設讓學生主動參與的和諧的教學情境,使學生獲得主動參與的樂趣;讓課堂能夠活起來;讓學生也能夠在和諧的氛圍中體驗到學習的樂趣。
1.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和諧的師生關系是構建寬松的學習環境的前提。“親其師,信其道”教師對學生強烈的愛、誠摯的友善、平等的尊重能引起學生的親近和尊敬,愉快的接受教育,樂意聆聽教師的講授,努力把教師的要求轉化為自己的行動。
2.尊重學生觀點、實施教學民主。實施教學民主是讓學生在民主的氣氛中學習,敢想、敢說、敢問,勇于大膽創新,樂于發表意見。課堂真正做到:面向全體、提問恰當、尊重學生的發言,允許學生說出自己的想法,即使出現偏差,也只是給予正確的引導,使學生建立起敢于發表意見的信心。
3.主動參與、團結競爭。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展開思維、相互啟發、相互激勵、團結合作、共同發展。造就一種好生幫差生、差生趕追好生的生動活潑的學習氛圍,使學習者能保持健康樂觀的情緒,積極奮進的意志,越學越高興。
二、營造自主、合作、探究的數學學習氛圍
根據小學生的學習特點,學生有一定的自主性與探索性,營造自主性與探索性的數學學習氛圍,有利于實現豐富學生感知、啟迪學生探究、引導學生聯想和想象、喚起學生生活經驗、加強學生的情感體驗等的課堂教學目標,在自主探索中獲得數學教育。讓教育教學成果高效而和諧。
1.師生共同創設問題情境。心理學研究表明,恰當的問題情境能喚醒學生的學習熱情,促使學生主動參與。教師要創設諸如生活情境、故事情境、游戲情境……把學生引入到情境中來,形成認知沖突,激起他們探求知識的欲望,主動開展探究,還要鼓勵學生大膽質疑,誘發學生感受問題、發現問題、提出問題。
2.探究性學習氛圍是“探究性學習”的核心。問題情境確定后,學習過程即進入探究階段。學生的探究精神、創新意識和充實的情感體驗、健全的人格也是在這個過程中受到熏陶、感染。怎樣創造有效的探究性學習氛圍呢?我在教學中主要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1)提供“動”的氛圍。在教學“7的分與合”時,我提問:“把7根小棒分成兩堆,一共有幾種分法?”學生通過擺一擺,分一分等操作活動,能很快得到6種不同的分法。這種做法容易在學生頭腦中形成鮮明的表象。讓學生動手實踐操作有助于培養學生的數學智慧。
(2)提供“說”的氛圍。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采用不同的說的形式。使每一個學生都有“說”的機會,都能表達自己的想法。進而達到相互啟發、共同提高的目的。
(3)提供“想”的氛圍。在教學過程中,教應該服務于學。因此,在課堂教學中,給學生多提供獨立思考的機會,保證學生有足夠的思考時間是很必要的。
(4)提供“看”的氛圍。在教學中多提供觀察的機會,教給學生一些觀察方法,讓他們通過觀察找出知識之間存在著的內在聯系以及規律性的東西,主動參與到知識的形成過程中去。
(5)提供“表現”的氛圍。在課堂教學中教師適當地創設一些讓學生表現自己才能的機會。如上臺演示、板演、當小老師、小小售貨員通過有趣的數學游戲活動,激起他們強烈的求知欲望,喚起學習的自信心,滿足學生心理上的成就感。
三、營造“支持性”的數學學習氛圍
根據小學生心理特點,他們對周圍充滿好奇,承受挫折能力又差,一些學困生在回答錯題后對自己失去信心,放棄了學習主動權,流離于課堂之外,這就需要營造一個“支持性”數學學習氛圍。
1.營造“支持性學習氣氛”的認知策略。老師要善于觀察學生,也要創造條件讓學生自己觀察自己,這是在課堂教學中營造“支持性學習氣氛”的前提條件。其次學生還應該了解自己在班里的地位和角色。只有心里能清楚看到別人和自己,才能給予別人和自己最真摯的支持。
2.營造“支持性學習氣氛”的情感策略。情感是課堂教學的靈魂,沒有情感就沒有交流,而愛,是一把心的鑰匙,它可以開啟師生雙方的智慧、情感,為形成“支持性學習氣氛”奠定了情感基礎。
3.營造“支持性學習氣氛”的意志策略。不管是改正缺點還是保持優點都是一個堅持的過程,需要學生的意志參與。一是讓學生自我對比,是前后對比后的自我調整。二是讓學生進行良性競爭。
4.營造“支持性學習氣氛”的行為策略。行為策略就是放手讓學生自主學習,不僅在精神、情感、心理上對學生進行支持,更是體現在行為操作層面上支持。其具體表現在:
(1)教師把學習時間還給學生,讓不同的人學不同的數學,給每個學生制造自主化的學習機會,讓他們在屬于自己的學習空間內得到提高。
(2)教師要下放對學習的主導權,讓學生找數學素材,讓學生歸納學習方法,讓學生提出數學問題,體驗創造體驗成功,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和主動意識。
(3)教師應把評價權教給學生,在課堂教學中可以采用同桌、小組互評、互查、互補、互學的方法,把評價的權利交給學生,改變學生不會評價批判、不會提出異議的狀況,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營造行之有效的數學學習氛圍,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鼓勵學生自主學習;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促進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從而得到全面發展,參與數學學習全過程,掌握所學的數學知識;讓學生在情感上互相信任、互相交流;心理上互相鼓勵、互相樹立自信;行動上互相支持、互相協作。有效改善學生學習數學的現狀,從真正意義上參與數學學習,而不是只當任務來完成,讓小學數學課堂氛圍變得多姿多彩、有聲有色,這樣才能“授之以漁”,全面推進新課程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