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蘭
◆摘? 要:英語學科是初中英語階段較為重要的學科之一,隨著素質教育和新課程改革地不斷滲透,初中英語教師需要一方面提升學生的英語成績,另一方面還需要培養學生形成良好的英語素養。另外,教師還需要學會在實際課堂教學中打好自己與學生之間的關系,既能展示教師的威嚴又能讓學生覺得自己和藹可親,通過營造輕松詼諧的課堂學習氛圍促使學生快速進入課堂學習狀態。教師不僅需要讓學生充分學習知識和技能,同時還需要強化學生在課堂學習時的情感體驗,進而促使學生成為高素質綜合型人才。結合情感教育和知識教學可以有效提升學生的社會情感價值觀,促使學生能夠將所學知識盡數應用在日常實際生活中。
◆關鍵詞:初中英語;情感教育;英語素養
新課程改革要求教師需要積極更新自身的教育理念,結合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以及個人身心發展特點,開展針對性課堂教學。同時,初中階段屬于學生身體和心理發展的初級階段,也就是所謂的“青春期”,學生的情感和價值觀都處于相對薄弱和敏感的階段,因此教師在實際課堂教學中需要注意學生的情緒變化。其次,教師需要與學生形成良好的溝通關系,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及時關注學生的狀態變化,讓學生逐漸放下低于課堂學習的戒備感和緊張感,進而促使學生能夠快速進入課堂學習狀態,從而提升課堂學習效率。最后,教師還需要制造一定的口語交際環境,促使學生能夠將所學知識運用于實際語言環境中,有效提升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實現“活學活用”的教學效果。
一、教師需要巧妙管理與學生的關系
在實際英語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若是想讓學生快速進入學習狀態,需要保證自身與學生之間的情感交流,通過及時了解學生的思想情感動態進而設置出針對性的教學設計。教師需要讓學生放下對于課堂學習的壓迫感,鼓勵學生自主積極地在課堂學習中發表自己的想法和問題,緊接著教師結合學生提出的問題和想法采取相應的解決方式,這樣一方面不僅可以使得師生之間的關系變得更加親密,同時強化學生對于英語學習的自信心,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師生之間的關系融洽還可以讓學生更加信任教師,減少不必要的思想磨合,提升學生的課堂學習效率。
例如,教師在講解初中英語課程《Do you like bananas?》的相關知識時,可以發現如果采用傳統教學中按部就班的“傳授法”教給學生相關的語法知識,將很難提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可以結合教材內容設置一些有趣的課堂互動,有效激發學生的探究欲望。例如,教師可以就課程標題進行變形:“Do you like bananas?”“Why?”“If you dont like bananas, what do you like to eat?”這樣趨近溝通交流的形式可以促使學生放下對課堂學習的戒備性,同時問題貼近生活,學生通過回答問題和與教師的交談中輕松融入課堂學習過程中。另外,這種學生通過回答教學問題可以有效鍛煉自身的口語能力,同時強化學生對于教材內容的理解和吸收。學生在這種輕松愉悅的學習氛圍中不斷提升自身的思維能力和口語交際能力,進而自身的英語綜合水平得到提升。
二、科學合理地將信息技術與聽力教學相互融合
聽力教學屬于初中英語階段較為重要的教學環節之一,傳統教學模式下教師通常只是單一地播放音頻讓學生進行單方面學習,并沒有太多的課堂交流時間和學生自主思考和消化學習的時間,這樣難以激發學生對于英語學習的興趣。因此,教師需要及時更新自身的教育理念,摒棄單一枯燥的教學方式,結合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有效將信息技術融入至實際聽力教學過程中,通過多方面的互動和多感官刺激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多媒體技術屬于信息技術中可以與課堂教學有效融合的教學手段之一,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播放相關的動畫、音頻和視頻,吸引學生注意力的同時還可以提供較為規范的聽力材料,幫助學生深入學習和理解聽力這一模塊的知識,學以致用的同時聽力水平直線提升。
例如,教師在進行初中英語課程《If you go to party, youll have a great time.》的相關聽力教學時,可以結合教材內容合理導入多媒體資源培養學生的聽力能力。針對教材內容中出現的各個生字詞,以及不同階段學生的英語水平,科學合理地設置具有層次性的聽力訓練,逐級提升學生的聽力水平。另外,教師還需要結合學生的聽力情況設置聽力重復次數,通過學生所反饋的聽力學習效果判斷學生的學習情況。最后,教師還可以結合教材內容相應地加入拓展資料,例如英文電視廣播內容、部分影視劇的經典對話,這樣不僅可以抓住學生的注意力,同時新穎的聽力材料可以使得學生在感興趣的同時,強化自身對于英語知識的掌握程度和使用程度。同時,通過這種貼近生活的英語聽力訓練,可以一改傳統教學模式中聽力訓練的枯燥性,同時還可以有效提升學生的聽力能力。
三、巧妙設置口語交際情境
初中英語的教學任務不僅在于引導學生學習知識,培養學生的英語素養,還需要引導學生能夠將所學知識盡數應用于實際的口語交際場景中,提升學生的綜合實踐能力。傳統教學模式中,教師只會傳授學生知識,卻毫不在意學生是否真正理解,是否能夠靈活應用。因此,教師需要在實際課堂教學中巧妙設置口語交際情境,促使學生能夠將所學知識盡數應用在實際口語交際的環境中。
例如,教師在講解初中英語課程《Dont eat in class》的相關知識時,可以結合教材內容設置一場小型的“辯論賽”,討論題目就設置為“Whether students are able to eat in the classroom?”辯論雙方各執一詞,展開激烈的辯論。這樣的教學形式,不僅能夠提升學生對于教材內容的理解和學習,同時辯論賽的形式有效提升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同時活躍課堂教學氛圍,使得學生更加積極地融入至課堂學習中,提升課堂學習效率。
四、結語
綜上所述,初中英語教師需要結合當下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科學合理地設置針對性教學,不僅提升學生的知識技能,同時培養學生形成良好的英語素養。同時,教師在實際課堂教學中還需要注意提升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而不是一味地只學習文字知識,還需要將所學知識盡數應用于現實中,成為綜合型人才。
參考文獻
[1]劉麗.探究如何巧用信息技術打造初中英語閱讀高效課堂[J].考試周刊,2021(04):93-94.
[2]陳培蕾.打破傳統教學? 實現初中英語高效教學探究[J].考試周刊,2021(01):93-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