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佩珍
摘要:在新課改的大背景之下,小學語文的教學方式有了突飛猛進的改變,從曾經的傳統教學模式,以教師為主的課堂已不復存在。在現今的教學方法當中,教師以創新的教學手段和教學方式,以學生為主體,發揮學生的個性特征,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呈現在教學課堂中。那么對于小學語文閱讀來講,群文閱讀理念,以創新化的教學手段,和多樣化教學方式相結合的體系,更高效的提升小學語文閱讀學習。
關鍵詞:基于群文閱讀理念;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要點探討
閱讀是語文學科的重要內容,而如何創新閱讀理念、設計閱讀方案,促使學生在閱讀中不斷成長則成為教育研究的重要課題。群文閱讀理念為新時期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改革提供了思路。相較于傳統的單篇閱讀,群文閱讀更加注重篇章之間的聯系,也更強調閱讀育人的作用,對學生的全面發展具有重要意義?;诖?,小學語文教師在群文閱讀理念的指導下,應反思突破傳統單篇閱讀的局限,并談及合理的教學指導策略。
一、整合文本內容,做好預習準備
在群文閱讀中,教師應合理選擇文本,對多個文本進行整合,根據學生主體設計閱讀目標,并圍繞主題設計閱讀順序,促使學生由淺入深地體會情感主旨,實現思想升華。例如,在五年級下冊的閱讀指導中,教師圍繞“鄉愁”這一主題選擇了教材中《祖父的園子》《月是故鄉明》《梅花魂》這三篇文章。學生經過一定的積累對借物抒情、借景抒情的表達手法有了一定的了解,且對家鄉形成了基本的認知。因此,教師要求學生通過多樣化的閱讀方法,掌握借物抒情、借景抒情的表達手法,并體會不同文本中相同的思鄉之情,最后由淺入深、循序漸進地深化文本情感。
二、設計問題,加強閱讀效果
在群文閱讀的過程中,如果可以加入問題,會幫助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逐漸形成一個邏輯的閱讀思維模式。例如,在講解《宇宙生命之謎》這一篇文章的時候,老師可以留給學生時間自己閱讀,并且在閱讀之前提出一個問題,在閱讀完之后找到答案。就比如這篇文章,宇宙之外是否有生命存在?科學家們根據生命存在的必要條件,探索宇宙中是否真的有其他生命體,而探究情況和結果又是怎樣的?讓學生帶著問題去閱讀,也可以讓學生之間相互討論,對于較難的問題,學生不太容易找到答案,老師可以適當地給出一些提示,引導他們自己找到問題的答案。
三、高效組合,豐富文本組合的區別與聯系
小學語文群文閱讀教學有效策略的實施要確保文本內容的高效組合,豐富文本組合的區別與聯系。首先,教師要在設計群文閱讀的過程中保證能夠豐富文本形式,帶領學生走進經典文學。教師設計的群文閱讀內容不應該局限在單元課文之中,應該適當進行文學內容的拓展。例如,六年級下冊第三單元的課文只有兩篇《匆匆》和《那個星期天》,為了豐富群文閱讀的文本內容,教師結合這兩篇文章的形式和主題,加入了《和時間賽跑》(林清玄)、《時間》(沈從文)、《歲月》(席慕蓉)三篇文章。這三篇文章都屬于名家名篇,與珍惜時間的主題都相關聯,有利于學生進行對比分析探索。其次,在群文閱讀組合設計的時候,教師要考慮到作品要文質兼美,最好能夠貫通中外古今。這樣中外古今的設計主要是要讓學生理解,同類的主旨內容在中外古今基本上都有著相類似的認同,這就是人類追求和平、美好的統一愿望。另外,教師要在選擇文本的時候考慮到選文之間最好能夠有對比功效,這樣能夠形成聯系,鼓勵學生進行文本對比。例如,上文提到的群文閱讀內容,設計的《歲月》這篇屬于現代詩,可以與其他的散文表現形式進行對比分析;《匆匆》和《和時間賽跑》的文章有很多類似之處,教師可以進行精讀對比分析指導,讓學生體會到兩位作者雖然有著類似的文筆主題方式,但是也存在著明顯的不同。經過分析就可以發現,原來朱自清的散文內容更多的是強調了時間、時空所帶來的真實感受,體驗的是那種匆匆所帶來的茫然與無措;林清玄的文章雖然是對《匆匆》散文的致敬之作,但是從自己真實的生活體驗出發,寫得更多的是自己對努力爭取、努力學習的感受與感知。最后,教師指導學生分析兩位作者所處的時代背景,自然就能夠對文本所表現出來的不同態度有所理解了,知人論世的文學學習方式在小學階段就對學生產生了一定影響,相信自然也會在后期對學生的進一步語文學習起到重要的指導作用。
四、自主閱讀,暢談自我的閱讀感悟
自主閱讀是群文閱讀的主要路徑。例如,在《人物描寫一組》《刷子李》這一組文章的教學中,教師便可以讓學生自主閱讀。這一組文章閱讀起來很容易,故事性很強,教師便可以引導學生學會通過人物的主要特征分析其性格,學會鑒賞,提升審美能力;而小學生對于人物性格也有了一定的判斷力,教師可以將感悟的機會留給學生自己。在閱讀的過程中,讓學生能夠將自己的感悟書寫出來,不僅如此,還可以讓學生在自主閱讀中一起交流探究,對文本內容進行適當的延伸。比如,讓學生聯想自己生活中那些有特點的人,一起交流、感悟,從而形成健康的審美觀。當然,教師要根據閱讀需要,引入和課題有關的課外閱讀作品,讓學生學會在課內群文閱讀中學習將掌握的閱讀技巧或者方法真正遷移到課外閱讀作品中。自主閱讀,便是學生與文本思想交流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要懂得尊重學生,懂得為學生成長助力,要積極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使其在人生的關鍵時期能夠更自主、更積極地閱讀,并在多篇文章閱讀中審視文本的思想。
結束語
總而言之,在教育改革的背景下,群文閱讀只會越來越深受老師和學生的追捧,群文閱讀講究的是培養學生的閱讀邏輯思維能力,建立健全深面的閱讀體系,培養學生自主閱讀習慣,需要老師和學生的共同努力,講究閱讀方式方法,明確群文閱讀的目標與主題,循序漸進地慢慢提高閱讀水平,提升閱讀能力。
參考文獻:
[1]劉曉菊.群文閱讀理念下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研究[J].當代家庭教育,2020(29):154-155.
[2]胡園園.群文閱讀理念下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研究[J].智力,2020(24):99-100.
[3]王宗秀.群文閱讀理念下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研究[J].當代教研論叢,2019(1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