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立新
曾有人把老師比作“蠟燭”,我認為老師應該是一座動力加油站,讓學生在我們這里得到明確的前進方向,享受到人生的快樂。在學習了魏書生的《班主任工作漫談》之后,結合自己的班主任工作,談談我的具體做法。
魏書生曾經說過:“一位班主任積極樂觀,笑對人生,容易使學生受到感染,容易使學生性格開朗樂觀。”剛當老師的時候,我是出了名的嚴厲老師,我班在紀律方面總是最好的。但是,我發現,我上課的時候,有一部分學生總是沒有自信,不敢發言,似乎連思考都停頓了。我非常生氣,總是歸罪于他們的懶惰。一封學生的來信,讓我認識到自己的不足。他說,李老師,你這人不錯,就是性子躁。我喜歡上你的課,因為你知識非常豐富;又怕你,因為我回答錯了,就會挨你的訓。看了學生的來信,我沉思許久。我想起,當我帶領學生參加各種活動時,連平時看起來沉默寡言的學生,也有了久違的笑容,也能想出許多好主意。我一下子明白了其中的緣由。
從那以后,我總是面帶笑容地跟學生一起活動,上課時大家一起商量事情,過去害怕我的學生,也敢于和我爭論問題了。遇到學生犯了錯誤,我先讓他們在一旁靜思,認識自己的錯誤,然后我再批評他們。這樣,沒等我說話,學生已經知道自己該怎樣做了。不久,我發現,班級氣氛活躍多了。我只不過做了微小的改變,就給學生帶來如此巨大的變化。我常對學生說,如果你以積極的態度面對困難,微笑著做事,你就會覺得沒有什么困難可以難倒你。
魏書生每年大部分時間在外講學,作報告,而他所帶的班級卻總是在各項活動中名列前茅。原因何在?魏書生說,每個同學都是副班主任,都是老師的助手。這話說來容易,做起來就難了。大家都知道,現在的獨生子女自理能力很差,要想讓他們自我管理,非常困難。根據學生的情況,我采取了相應的措施。
開始,我給學生逐步滲透這種“主人”意識。誰的桌子壞了,我就說,桌子壞了,咱們怎么辦啊?有的同學說,到外面花錢找人修理,有的同學說,自己修。我笑笑,什么都沒有說。第二天,我一看,桌子修好了,看那砸釘子的手法,肯定是某個小家伙自己動手的。這樣幾次以后,一次班會上,我對學生說,我們大家能共同生活、學習在一起,多么難得。所以,同學們要珍惜我們的“家”,“家”里有了事,家庭成員都要出力,我們的“家”就會越來越好。這件事以后,我想了許多。這些不會做事情的“小皇帝們”需要信任,需要鼓勵,也需要鍛煉。班會后,我把班干部召集到一起,讓他們自己選擇承擔的任務。目標明確了,責任清楚了,班級里事事有人管,任務人人有。老師就可以騰出更多時間去備課,輔導后進生。
魏書生認為,“每個學生都至少有兩個自我在內心深處并存。盡管有的學生很氣人,似乎是鐵板一塊,似乎是頑石一塊,那也僅僅是似乎。實質上,沒有矛盾、沒有對立的頭腦是不存在的。當教師的一定要善于發現后進學生心靈深處藏著的那個先進的自我”。“發現了就把他請出來,研究他受壓抑的原因,幫助他成長起來,健壯起來……”,讓學生自我進行內心斗爭,是解決問題的最好方法。
每個班級都會有一些讓老師頭疼的學生,我們班也不例外。陳××,是一個做事拖拉,依賴性很強的學生。剛進入五年級的第一天,他就惹了好幾次禍。我仍然采用過去的老辦法,狠狠地批了他一頓,看著他哭著鼻子回教室,我覺得他一定會老實了。可是,并沒有像我想象的那樣……在一次家訪中,他媽媽激動地對我說了孩子的變化,開學的幾天,孩子回家都非常高興,說我們新班主任多么幽默,多么有趣……那一瞬間,我覺得自己非常慚愧,同時我也看到了教育陳××同學的契機。即使是后進生,也有進步愿望,是孩子給了我信心。從那以后,我每天都想辦法讓陳××有機會表現一下自己。剛開始的幾天,他的表現非常棒,可是,沒有過一個星期,他就故態復萌,甚至比四年級時還調皮任性。我準備放學后,把他叫來,狠狠地訓他一頓。下課后,我靜下心來,想:為什么他在進入新班級時那么高興?是因為他的內心深處也想變好,可是身上的壞毛病不是一時可以改掉的,咱得給人家個時間啊!還是不能發火!于是,當陳××小心翼翼地站在我面前時,我好像沒有發生什么大事一樣,先表揚了他,然后幫助他分析犯錯誤的原因,他越聽越專注,最后說,李老師,你怎么什么都知道啊!你才教我一個星期,就這么了解我,真神!我告訴他,其實,你犯錯誤時,也非常后悔,就是管不住自己,對吧!做錯了事,還提心吊膽,害怕老師知道。他又談了自己的一些想法,我讓他回去把自己犯錯誤時的心理活動寫一寫。第二天,他交來一份錯字連篇的分析,我一個字一個字地給他改,他站在那里,非常羞愧。我感覺有門兒,告訴他,分析得很好,就是錯別字多。從那以后,我經常幫助他分析錯誤。學期末,他的各門功課有了一些進步,最主要的是,他的學習態度有了很大變化。
魏書生說過:“不僅要引導學生在追求過程中期待快樂、幸福,還要在成功后,認真品嘗、咀嚼這快樂、幸福,使之成為下一次追求奮斗的動力,成為源泉。”
作文一向是學生頭疼的事。我在班級對作文的要求是,草稿要列提綱,無論草稿還是成文,字跡必須工整,必須經老師驗收合格;不合格,重寫。
有一次,我布置完作文,恰好學校布置了其他任務,我讓班干部管理班級,并且檢查作文完成情況。第二天,班干部向我報告:昨天,田××沒有檢查作文,把作文放在講桌上就跑了。田××是我們班一個比較調皮、任性的男生,如果采用懲罰的辦法,恐怕效果不好。然后,我把他叫來。他一副戰戰兢兢的樣子。我說,你是不是覺得作文很難?他說,是。我又告訴他,作文寫好了,以后受益無窮,咱們班的老規矩你怎么忘記了呢?他說,老師,昨天我家有事。我說,當天的任務當天完成,對不對?他沒有說話。那么,你的作文怎么辦?他說,我去改。一會兒,他把作文拿來了,說,老師,我改好了。我拿過來一看,字跡比平時要認真。我想,趁他能夠聽進去話,再磨煉一下他的承受力。我把作文的優點說給他聽,他很高興,我又說了他作文的不足。又說,現在你頭腦里有兩個小人,一個想老師趕緊讓我通過吧,作文嘛,差不離就行了;另一個小人說,我的作文還有不少缺點,得讓老師給我指出來,下次我就會寫了,對吧?他點點頭。我們怎么辦呢?他說,我再去改。半個小時過去了,一個小時過去了……當他滿頭大汗地站在我面前時,他臉上的表情非常輕松。我問他,現在感覺怎么樣?他說,幸福,終于按要求完成了任務。我說,你的快樂是怎么來的?這是你經過痛苦的磨煉,經過克服困難的艱辛,才會產生這樣的快樂,以后,你還愿意體會這樣的快樂嗎?他說,當然愿意了。
先痛而后快,從這樣的角度去體驗奮斗的過程,便會產生持久的內部動力。
作者簡介:山東省棗莊市薛城區實驗小學語文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