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成波
(河南廣播電視大學 河南鄭州 450000)
羽毛球是球類運動中球速運行非常快的項目,需要訓練者能夠在快速的移動過程中做出擊球動作,因此對速度、靈敏、協調等身體素質的要求比較高。而在高校羽毛球選修課中,大多數學生于身體素質的練習是較為抵觸的,這就給教學帶來一定的困難。繩梯訓練是一種新穎、簡單、趣味性強的科學的訓練方式,對于訓練者速度及靈敏性等素質有良好提升作用,尤其是繩梯訓練動作種類較多,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激發學生的練習積極性。該文采用教學實驗的方法,將繩梯訓練引入高校羽毛球選修課教學中,探究繩梯訓練對于羽毛球選修課的積極性影響。
該文以河南廣播電視大學大二羽毛球選修課的兩個班級學生為教學對象,以兩個教學班學生在教學前后的身體素質、羽毛球技術掌握及學習感受的變化為主要研究對象。
該文主要采用文獻資料法、教學實驗法、量表測量法、數理統計法等研究方法,將繩梯訓練作為輔助性教學手段引入高校羽毛球選修課中,通過實踐教學來驗證繩梯訓練對羽毛球選修課的影響。
實驗假設繩梯訓練能夠促進學生羽毛球專項身體素質和羽毛球技術學習的提升,同時對學生的學習感受和學習興趣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羽毛球選修課分為準備部分、身體素質練習、技術學習、結束部分,兩組在實驗訓練內容上主要在準備部分和身體素質練習兩個方面有比較明顯的不同。實驗班采用繩梯訓練,主要有前進小碎步、橫向小滑步、前前后后、進進出出、兩進兩出、雙腳跳、開合跳、單腳跳、單腳結合雙腳跳等多種形式,主要是鍛煉腳步移動的速度、靈敏、協調性。對照班采用傳統體能訓練方法,主要有小步跑、高抬腿、折返跑、深蹲、展腹跳、六邊形跳、后蹬跑等訓練內容,主要是提升學生的速度、靈敏等身體素質。兩個班級在訓練過程中根據學生的狀態及時地做出相應的調整和變化。
身體素質測試方面,經過查找相關文獻及根據實際教學條件,在實驗中對學生進行了30m快速跑、立定跳遠、原地擲羽毛球、“5次左右摸邊+5次直線進返跑”4項基本素質的測試,主要是測試學生的速度、力量、靈敏性等素質。
羽毛球技術測試方面,根據學校羽毛球選修大綱的要求,主要從技能達標和學習感受兩個方面進行評判。技能達標方面進行正反手原地擊頭頂高遠球、正反手擊身后高遠球兩項內容,并在達標測試的過程中對學生的技術動作進行打分。
學生的學習感受方面,選取了張力為教授和毛志雄教授的《體育科學常用心理量表評定手冊》中的《鍛煉誘導情緒量表》,此量表可以較為準確地反映學生學習后的即時感受,可以有效地評判出學生的學習效果。
首先,通過選課系統及學生體質數據對實驗班和對照班進行了簡單的分組;其次,對學生的身體素質、羽毛球掌握情況等進行了測試,剔除了個別數據;最后,實驗班和對照班教師、教學內容、進度、練習強度等各個方面都保持基本一致,同時盡可能地排除其他干擾因素的影響。
教學初期和后期對學生的身體素質、羽毛球技術、學習感受進行了測試,經過數據的初步對比發現,實驗班和對照班在教學前后的各項測試結果上都出現了較為明顯的改變,因此在實驗統計與對比方面只對教學后的數據進行組間對比與分析。
良好的身體素質是學生提升羽毛球水平的關鍵所在,經過調查,本研究選取了30m快速跑、立定跳遠、原地擲羽毛球、“5次左右摸邊+5次直線進返跑”4項基本素質的測試,并對實驗后的數據進行了對比分析。
從表1中的數據統計可以看出,經過一個學期的羽毛球學習,實驗班和對照班學生4項基本的身體素質都發生了較為明顯的改變,t檢驗發現P<0.05,說明教學前后實驗班和對照班在羽毛球專項身體素質方面具有顯著差異。
表1 教學后兩組人員羽毛球專項身體素質測試數據統計表
身體素質訓練是羽毛球選修課中的重要部分,教學后實驗班學生比對照班學生身體素質發生變化較大的主要原因是,繩梯訓練對身體素質的提升有著較為明顯的促進作用。實驗班采用繩梯訓練作為輔助手段進行身體素質訓練,相對于傳統體能訓練來說更加注重身體的整體性、協調性、流暢性的訓練,注重腳步靈活性和身體協調性的訓練,同時由于繩梯訓練內容形式較為豐富,可以有效地改善學生的抵觸情緒,因此在訓練后實驗班學生身體素質測試結果要好于對照班學生。
參考專家的意見,此次教學測試選擇了原地正、反手擊頭頂高遠球以及正、反手擊身后高遠球4項內容,原地擊球只需要稍加移動便可擊球,身后擊球則需要移動2~3步后擊球。每個項目擊球10次,擊球到指定區域得2分或者1分,教學實驗前測試數據基本一致,教學實驗后測試數據如表2所示。
從表2的數據可以看出,教學實驗后兩組人員在原地擊頭頂高遠球上并沒有明顯差距,經過t檢驗后發現P>0.05,說明不存在顯著性差異。而正、反手擊身后高遠球經過數據對比發生了較為明顯的變化,經過t檢驗后發現P<0.05,說明在統計上出現了顯著性差異,同時技術測評上也出現顯著性差異,說明實驗班學生經過繩梯訓練作為輔助訓練后,對高遠球技術的掌握情況要明顯好于對照班學生。
表2 教學后兩組人員高遠球測試數據統計表(單位:分)
原地擊頭頂高遠球只需要稍微調整步伐后運用正確的擊球動作和合適的力度角度便可以掌握,對于力量、靈敏、協調等身體素質尤其是腳步移動要求不是很嚴格,從測試結果來看,兩組人員基本都能夠掌握,因此教學實驗后測試數據基本一致。正、反手擊身后高遠球難度要遠大于原地擊球,要求學生在移動調整2~3步后進行擊球,對于力量、靈敏、協調等身體素質尤其是腳步移動要求較為嚴格。實驗班繩梯訓練相對于對照班傳統體能訓練來說更加注重對腳步移動的練習,訓練內容種類較多,對于腳步移動靈活性、協調、速度等有極大的改善作用,因此對于高遠球的掌握產生了一定的影響。
學生學習感受和課堂參與積極性是相互影響的。體育課學習感受能夠直接影響羽毛球選修課的上課效果,羽毛球選修課的上課效果也會直接影響著學生的學習感受。該文采用《鍛煉誘導情緒量表》對學生教學后期的學習感受進行了調查與分析,學生感受共分為活力激發、身心平靜、生理疲憊、積極投入4部分,測試數據如表3。
表3 教學后兩組人員學習感受高遠球測試數據統計表(單位:分)
從表3兩組學生,在活力激發、生理疲憊、積極投入3個方面都出現明顯的差距,經過t檢驗后發現P<0.05,說明實驗班和對照班學生在羽毛球選修課學習感受上出現了顯著差異,且實驗班的學習感受要明顯好于對照班。
學習感受出現顯著差異,其主要原因是實驗班采用繩梯訓練具有趣味性、挑戰性、多樣性,學生很容易融入到課堂中來,這就讓更多的同學能夠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增強靈活性、協調性和速度,從而為羽毛球基本技術的掌握提供支撐。學生的成功體驗會激發學生內心的愉悅,所以實驗班學生在活力激發、生理疲憊、積極投入等方面要好于對照班。
繩梯訓練是一種新穎、簡單、趣味性強的科學的訓練方式,對于訓練者的速度及靈敏性等素質有良好的提升作用,尤其是繩梯訓練動作種類較多,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激發學生的練習積極性。因此,將繩梯訓練融入羽毛球選修課及其他體育課中來,同時結合傳統的體能訓練,有利于更好地達到最佳訓練效果。